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北仑大队新碶中队组建于2004年6月,肩负着新碶城区明州路以北、骆霞线以南、富春江路以东、珠江路以西范围内,以及庐山东路两个社区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队目前有执法队员12名,协管员90名,配备各种车辆装备38台,具备较优良的执法、工作条件。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队在队伍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荣获浙江省“青年文明号”、浙江省“保护母亲河号”先进集体、宁波市行政执法“一星级文明中队”、北仑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宁波市城管系统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单位、北仑区学习型单位、北仑区示范基层工会集体、护绿养护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 注重中队基础建设,不断提高队伍形象素质。
1、突出素质建设,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新碶城管中队执法队伍素质整齐,领导关心队员,队伍团结一心,工作氛围轻松,队员们都能尽己所能,发挥潜力,除了常规教育学习之外,中队尤其注重提高队员实际应对的能力。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以处理解决的问题,中队举行疑难问题研讨会,群策群力研究方案,解决难题,以此来提高队员的办案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中队在各项工作业绩突出,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一致认可。
2、突出规范建设,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新碶中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包括中队例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城管队员工作职责、城管队员劳动纪律、城管队员考勤制度等等,确保队员人手一份,经常对照学习。在考核工作上,实行专人考核,考核与奖金挂钩,按月考核,公开通报。
3、突出作风建设,廉洁自律贯穿始终。中队定期举行廉政教育,每位队员签订廉政责任书,切实加强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在党员、干部中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全体队员牢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中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干部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教育全体队员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方法和水平,树立服务人民的良好形象,建立一支有水平有素质的城市管理队伍。
二、注重中队创新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1、成立“高塘社区和谐商户协会。新碶街道高塘社区原有村民3000多人,但租住其中的外来口超过5万多人,急剧增加的居住人口,繁荣了城郊商贸流通,也给周边的市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新碶城管中队联合社区、公安以及外口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召集高塘区域外来人口中的沿街商户,创新性地成立了“高塘社区和谐商户协会”,加入商会的经营户必须证照齐全,有正规的经营场所,城管部门借助“商会”的力量介入外来人口商户管理,探索了外来人口集聚区域市容管理的新模式,这在全省尚属首例。
2、进村入户恳谈。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三思三创”主题实践活动,更广泛的倾听百姓的诉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更贴近民意,更实干的工作举措来破解制约高塘区域城市管理工作的瓶颈与难题。新碶中队高塘城管会同社区、派出所及交警部门,主动走访辖区内的7个行政村,开展进村入户恳谈交流活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意见及建议,谋求区域内城市管理工作新思路。这种亲民的活动也得到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现场座谈会上气氛活跃、轻松,民众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与会的城管执法队员,将群众的意见或建议都详细记录,并与群众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并予以最快速度进行解决。进村入户恳谈活动是一项城市管理工作新举措,受到了各类报刊、电视台的高度关注。
3、移动电话簿。随着4月中旬市、区两级智慧城管中心的正式启动,城市管理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让工作在一线的执法队员的工作量骤增。为了方便高效的处理智慧城管案件,新碶中队在5月份开始,采用“移动电话薄”的方式,来破解“智慧城管”案件骤增难题。城管“移动电话薄”就是一本随车携带的电话薄,是一本以路名归类,门牌号做编,记录沿街店面和住户的通讯方式以及被通知次数和相关整改情况的特殊记录本。对首次发现的违法当事人,城管部门记录其相关信息,对发现有重复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城管部门电话通知其限期整改,随后对其巡逻监督管理。在“移动电话薄”的帮助下,中队执法效率提高一倍多。
三、注重群众日常诉求,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坚持横向结对共建,推进社会和谐。新碶中队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大力开展共建帮困活动。与中队建立共建关系的有4个社区、1所学校、两家企业以及两个自然村等9家单位。中队目前有6个帮困对象,其中1个为紫荆社区困难户,其余5个是白峰镇上阳村困难学生。中队定期开展城管义工等共建活动和帮困行动,并将知识宣传进到社区,得到了社区和相关村的一致好评,真正实现了城管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的目标。
2、坚持群众诉求第一,全心服务社会。信访投诉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碶中队重视群众的诉求,将做好信访投诉工作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当做自己的事情一样对待,认真、及时、合理的予以答复和处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今年来,中队处理各类投诉150多个,其中信访件3个,提案9个,区长信箱投诉30多个,处理率100%。
3、坚持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服务水平。新碶中队秉承着为民服务的宗旨,有理有节的开展方方面面的整治工作。在各项整治过程中,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文明执法”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1)、渣土百日整治。根据渣土百日整治行动要求,新碶中队积极响应,从5月份开始,配合街道和城管局开展整治行动8次,检查工地12个,检查各类渣土清运车辆100余辆,并做到每日一报。
(2)、落实街面保序工作。依据宁波市中心城区街面保序检查考核办法,新碶中队结合北仑区美好家园建设工作,全面落实辖区街面保序工作。第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向街面分发告知书100多份。第二步做好整治工作,对控制路段--嵩山路(辽河路—长江路)实施街面秩序整治。第三步,做好长效管理工作,在宣传和整治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全面落实街面保序工作。
(3)、做好美好家园建设。新碶中队在“美好家园”建设活动中,一是开展城区管理专项行动。全面拆除主要道路两侧的违章搭建,积极推进城中村和小街小巷改造,大力开展占道经营和无照经营专项整治。今年2月份至今,新碶中队重点拆除了主要道路两边违章建筑200多间,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25次,发放各类告知书1000余份,整治占道经营户300多家,清理违法占道的灯箱广告牌等物品60余件。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12次,暂扣各类无照经营物品80余件。二是开展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改善居民小区周边环境、校园周边环境,改善市容市貌。中队开展了乱吊挂、小耳朵、乱张贴、小型物流公司、洗车场、破烂王等各种专项整治共计30次,割除乱吊挂横幅600多条,割除小耳朵200多对,清除乱张贴牛皮癣1000多张,配合公管整治洗车场13家,整治破烂王50多户,取缔30余户,清理垃圾2000多吨。此外,中队配合村进行村容村貌整治9次,配合环卫处清理卫生死角7处,配合社区进行小区环境整治16次,配合其他部门查处黑网吧2次。
(4)、做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北仑”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的有效开展,根据仑综治【2012】4号文件精神,新碶中队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工作方案,时间为3月份至6月份,将迎宾路全线、横浦村周边的无证无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户以及主要道路两侧脏乱差现象作为整治重点。此次专项整治共有72人次参加,取缔了10户违章经营户,共清理垃圾14余吨,拆除违章搭建广告牌13处。
(5)、做好畜牧养殖业整治。新碶中队辖区地属老城区,城中村多,外来人口都,一些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辖区交界处、偏远农田、空置的场地等不易被发现的区域乱搭乱建,进行畜牧养殖,不规范的畜牧养殖的噪音、气味等不但给当地的居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影响,污水、排泄物等乱排乱放也影响了河道和周边的环境,而且乱搭乱建等严重违法了相关法律法规,破坏了城市形象。对此,新碶中队开展了辖区畜牧养殖业整治。自年初至今,共整治4次,拆除各类棚屋100多间,取缔非法畜牧养殖16户。
(6)、做好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根据北仑区燃气行业集中开展“打非治违”方案,结合中队实际情况,中队对辖区所属燃气行业,包括所有经营站点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对液化气短斤缺两、掺混二甲醚、无证经营、流动充气、倒灌等行为的整治,在人流住宅密集地、重大安全隐患多发地,尤其是村、城乡结合部、菜场周边等事故多发地域开展集中整治。自6月初,该行动开展以来,新碶中队突击检查了辖区所属13家燃气供应站点,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意见,取缔了星阳村、向家村无证液化气3家,共暂扣违章经营液化气钢瓶151只。
(7)、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加强食品安全,新碶城管中队根据城管局和街道的要求,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整治主要地段为东河塘路、老菜场、镇小路、福泉路、五台山路、横河路、嵩山路、新大路夜市、农贸市场周边、学校周边等,整治对象以无证流动摊贩为主,尤其注重节假日以及学生上学、放学时段。截止目前,中队共组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3次,出动人员500多人次,罚款25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