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服务人民的好楷模——北京市掏粪工人时传祥因其感人的事迹先后被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接见,这动人的故事一直被全国人民传为美谈。几十年后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发展浪潮中的港城宁波一个活着的时传祥就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一年365天都以“争改善民生之先,创服务人民之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踏踏实实努力工作,真真切切服务人民,他就是宁波市生化(粪便)处理厂厂长王光明。
王光明所在的厂区从事的是粪便处理,这是环卫工作中最苦、最累、最脏、最臭的一个工种,过去没人愿意干,也被人看不起。作为宁波环卫的窗口单位,厂里虽然只有5名职工,却每天要处理来自宁波老三区、鄞州区、高新区和周边乡镇200多万人口产生的粪便,日平均要处理200多吨粪便。多年来,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到环卫事业之中,一直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奋战在环卫工作的第一线,用火一样的热情和辛勤劳动服务着760万宁波人民,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连续多年他被评为处先进个人、优秀党员;2008年荣获宁波市“优秀城市美容师”;2009年荣获宁波市城管系统“优秀党员”;2011年荣获宁波市建设系统“金牌职工”;2012年又荣获“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职业道德标兵”和“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荣誉,他时刻提醒自己:环卫工作与市民息息相关,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服务好宁波人民。
有一种服务人民的勇气:爱岗敬业“掏粪厂长”
2007年,粪便处理厂进行扩建改造。2008年12月,改造工程建成并开始试运行。试运行中的设备难免经常会“发脾气”,而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立即查到原因并迅速解决,否则第二天200多吨粪便进厂将无法得到处理,因此当时的王光明每天都要从凌晨五点到厂,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家。
2009年1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晚上11点,累了一天的王光明刚刚躺下,这时厂里值班人员打来电话,反映污泥脱水进水管道堵塞,生产线处于半瘫痪。电话一挂上,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厂里,来不及换上工作服就直奔现场。经勘察确定因进场粪便中固体杂物太多而堵塞管道。由于管道都是密封的,无法利用高压水进行疏通,因此必须要拆开阀门,打开管道,然后再用人力清除杂物。因为值班人员要在中控室时刻监控生产线,王光明只能一个人,一颗螺丝一颗螺丝拧开,然后一勺一勺、一桶一桶地往上清运粪便和杂物,来回不知道多少趟。
当时的车间为了通风几乎和室外联通在一起,温度接近零下好几度,凛冽的寒风还不时吹进车间,发酵的粪便散发着难以忍受的恶臭,随时还有沼气的威胁,十分危险。但他并没有惧怕,而是不怕脏,不惧险,因管道狭窄,工具使用不便,他干脆就用手伸进管道内去掏挖,经过几个小时,终于把堵在管道内的砖头,粪便、塑料袋,卫生纸等杂物全掏了出来,这时,他的身上也沾满了粪便,但他没有丝毫的抱怨,直了直酸痛的腰,继续把螺丝一颗一颗地再装上,直到生产线全部正常运转,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三年多来,特别是厂区刚建成试运行期间,他都几乎没有周末,而像这种顶着恶臭、清理管道堵塞的事情每月最少一次,而每次他都是身先士卒,也得到了“掏粪厂长”的绰号。作为一厂之长,他时常强调厂区职工要以人为本、举止文明、着装端庄、待人礼貌,服务耐心、积极、主动,努力为宁波人民提供温馨、便捷、周到的服务,而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年来的工作深受市民的信赖和赞扬,在由中国宁波网和东方文明在线网推出“万人评行风”活动,我市环卫行业满意度位居第二。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本行业、单位的先进,2012年又荣获“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职业道德标兵”和“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有一种服务人民的精神:锲而不舍妙解难题
2009年6月,生化处理厂经过半年多试运行已经基本稳定。但是污泥脱水系统的絮凝效果一直不佳,絮凝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结块,而结块的部分就失效,造成了絮凝剂的浪费。如果不解决难题,光一天浪费的絮凝剂费用都要接近上千元。
为尽快解决难题,他经常独自一个人跑到车间,仔细观察加药装置到底哪里出现问题。经过多日的观察,细心的王光明发现了问题症结——搅拌机叶轮搅拌不充分。喜出望外的他马上进行了改装,将原有的搅拌机叶轮适当加长进行了多次试验,然而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搅拌效果还是不理想。这时,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劝他“别瞎折腾”了,新设备就是这样的效果。听到“专家”的诊断后,厂里职工也都认为没戏了,然而王光明却不以为然,他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又一次独自一人扑在粪便和污水中间反复试验、反复摸索。终于,他在适当加长叶轮的基础上调整搅拌角度,搅拌力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搅拌变得更加均匀。经过半个多月的连续运行,实践证明改装非常有效,使得絮凝剂使用节省量达到了10%以上,按一年的使用量来计算至少节省10万元。
2010年6月,他还想方设法利用厂周边的有利河道条件,直接使用河水来代替自来水完成大部分用水,并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生化厂运作的中水回用方案,用水处理成本由原来每月三万多元减少到万元以内,自来水的使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二,每年为国家年节约用水20多万元。2010年10月,他带头对厂区的电气柜进行改造,减少了臭气对设备的腐蚀。
像这样的小发明、小创新事例在王光明的身上举也举不完。他不仅能熟练掌握本职岗位业务技能,在本行业、单位达到一流水平,而且已经成为行业的排头兵。一般来说,像这么大的一个厂区,设备运行时间越长,维护费用将越多。而在他的精心维护下,这几年厂区设备的维护费用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年减少,故障率也越来越低。
有一种服务人民的胸怀:身先士卒勇当先锋
2011年1月21日,宁波突降大雪。为及时清除第二天路上的积雪,防止交通堵塞,全处发出紧急指令,要求第二天全处职工凌晨起床扫雪。其中,多功能除雪车要于凌晨四点开始作业,而这台德国进口的组装式多功能除雪车需要和车辆进行组装。因为设备是全进口的,处里没人懂设备的性能,而这时作为除雪应急中队副中队长的王光明主动站出来:我来试试!
从当天晚上7点多开始,他就在车间里不停地测试撒布机,为了尽量节省融雪剂的试验量,他经常忍受着发动机发出的刺鼻味来回试验。撒布机调试完毕后,他又要把重好几吨的设备“搬”到运输车上。在几个同事的帮助下,用过铁链、钢索,都一次次失败。而当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天一亮必须完成组装。一边是刺骨的寒风和鹅毛般的大雪,一边是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装载,很多同事这时都已经泄气。王光明这时扯着嗓子喊道:大家相信我,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凌晨2点,在他的鼓舞下,最终通过钢绳和钢索的组合将设备“搬到”了运输车上,而这时他来不及休息,又和同事们马上将30多吨融雪剂装上撒布机。
凌晨4点05分,除雪车顺利驶上了道路,先后在庆丰桥、外滩大桥、青林湾大桥等市区8座重要桥梁进行作业,铲除积雪,对结冰路面喷洒融雪剂20多吨,及时消除桥梁上市民行走和车辆行驶的安全隐患。
上午10点,全市主要道路和桥梁积雪基本清除完毕,而一天一夜未曾休息过一秒钟的王光明却趴在除雪车的方向盘上累得睡着了。
而这只是每年冬天的一个缩影。在宁波,只要天气预报说有大雪,他第一个带头装载融雪剂,群众的安危他始终放在心头。哪怕第二天没有大雪,他依然毫无怨言的再把融雪剂拆卸下来,无怨无语,年复一年。
有一种服务人民的情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多年来,王光明同志始终能带头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领导眼中他是个好职工,在单位同事眼中他是个好班长,在家人眼中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他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受到同事普遍好评。
虽然作为厂里的一把手,但是“手下”不多,更多的时候是亲力亲为,甚至是充当父母的角色。2010年,厂里新进年轻职工谢永健,王光明与他结成“师徒”。可是还没等教他知识,也许是因为刚毕业生直接从事粪便处理工作很不适应,新来的徒弟心里压力很大,总过不了面子关,工作状态也一直上不去。这时,作为共产党员的他,不仅以身作则,还及时与徒弟促膝谈心,了解徒弟的真实想法,慢慢地打开一把把心锁,帮助徒弟渡过心理关和面子关,手把手地教徒弟机械修理知识,一遍又一遍的纠正,一遍又一遍的示范,使徒弟很快胜任本岗工作,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榜样就是无声的命令,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厂职工个个都成了粪便处理的骨干。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没有忘记乐于助人。同事家里煤气或者电路坏了,一个电话他就赶到同事家里帮忙维修,年轻的同事买房缺少周转资金,他主动借款帮同事解燃眉之急,他总是在大家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赶到。
作为处里的基层单位,由于突出的工作业绩,厂区先后被评为“宁波市青年文明号”、“宁波市工人先锋号”、“宁波市安康杯优胜班组”等,这一个个荣誉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也同时让他赢得了历任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和赞赏,每年的民主评议和先进推选,他总是选票最高。
虽然是一厂之长,但是他永远在宁波环卫的最一线,整日和臭气熏天的粪便相伴;虽然是一厂之长,但是他永远抢先在职工的前面,无数次化粪池管道堵塞的清理中和致命的有毒气体相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实、做好。王光明同志就是这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在默默地奉献自己和服务人民的人生旅途中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和“新时代时传祥”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