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宁波网视频直播《对话》栏目,我是大家的主持人徐毕夷。今天是3月5号,那么也是我们雷锋同志逝世五十周年,而且还是我们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第四十九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当中,我们不得不和大家一同来聊一聊雷锋这个话题。
    有人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但是我希望雷锋一直活在我们每一个时代当中。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同邀请到了四位嘉宾,一同来聊一聊雷锋,聊一聊他们对于雷锋精神的认识。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他们。
    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的副教授朱美燕。
    宁波电力小草海曙服务队的负责人翁秉宇。
    浙江万里学院大二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hello90志愿服务队的队员王冰。
    镇明中心小学602中队小学生、“一元慈善家”崔涵。
    今天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的到来,四位嘉宾应该说是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雷锋精神。在这里我也想请教一下,在不同的时代当中,我们的雷锋精神到底有一些什么不一样?在现在看来,如今我们的雷锋精神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请教一下60后的教授朱老师,谈一谈您所认识的雷锋?
   
    朱美燕:我们是唱着雷锋的歌长大的,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开始,雷锋的精神就一直在传颂。其实我这么几十年来,我感觉到雷锋精神最核心的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第二个是服务,为人民服务,服务于他人。再一个就是艰苦奋斗,做一颗螺丝钉。这些我觉得都是雷锋精神的核心的东西。可能时代在变,但是这种精神,我认为它是永恒的。不管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之下,还是现在市场经济之下,我觉得一直是没有变化的这种精神的一种内涵。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是从书本当中了解到雷锋的,雷锋我想作为60后的朱老师,应该特别的了解,你认为雷锋是不是像明星这么高大,在你们那个时代?
   
    朱美燕:在我们很小的时候,雷锋的形象确实是非常非常高大,觉得要做一个雷锋式的人物,可能不是普通的人能够做成的。但是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雷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只要你用心去为他人为这个社会去付出去奉献,你就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雷锋。
   
    主持人:雷锋的精神是非常的伟岸和高大的,但是我们希望雷锋一直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平凡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雷锋。接下来我想请教一下80后代表,翁秉宇,您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下雷锋您是怎么看的?
   
    翁秉宇:首先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雷锋精神仅仅是跟做好事、做好人好事划等号,我觉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块。我觉得作为80后,现在应该也是社会上的,已经承担起了社会上许多任务,也是渐渐的走到,因为已经离开了学校,已经走上了社会的工作舞台。所以我觉得,雷锋精神应该更多的,应该首先体现在工作这一方面。
   
    主持人:在你工作身边有吗?
   
    翁秉宇:有,因为我们工作现在主要就是,电力,为民服务这一块,从本职工作上面,这一块就可以发挥雷锋精神,把本职工作做好,我觉得是最大的学雷锋。
   
    主持人:所以你觉得学雷锋离你也挺近的。
   
    翁秉宇:对。
   
    主持人:那雷锋的一些作用、精神,也是围绕在你身边的。有哪些,具体跟我们聊聊?
   
    翁秉宇:比如说,有一个用户,电话打过来了,或者他需要什么帮助,如果我们马上的迅速的上门为他服务好,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一种雷锋精神。不仅仅局限于说,他电话打过来,我慢慢的,等手里的事全部做好。相当于这一块,爱岗敬业。
   
    主持人:爱岗敬业,然后扎实肯干,肯吃苦,肯努力的为人民服务,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这也是活雷锋的一种表现。那么接下来我也想请教一下90后的代表,在你们90后当中,雷锋这个词你是怎么来理解的?雷锋精神又反映在哪些方面?
   
    王冰: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一些学生,就是说从最开始认识雷锋同志的话,是从小学书本上,就是会学到课文,讲到雷锋的一些事迹,会说到无私奉献之类的。然后在我们生活当中的话,可能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感觉就是学雷锋,并不是像大家说的,非要去做一些很大的事情,可能就是说,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可以体现出雷锋的一种精神。比如说去坐公交车,你去让座位,或者说看到一个老人提着重东西,你去帮他提一下,或者是说你看到盲人,给他指个路、扶他过马路,就是生活上的一些,举手之劳可以办到的事情,可能就能帮到别人。
    然后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可以收获快乐。其实就是说,这已经是体现了一种雷锋精神,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一些大家看上去很大的事情。
   
    主持人:并不是说特别伟大的事情。其实在我们90后的身边,就是觉得我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这就是一种雷锋,雷锋是一种快乐精神的传递,是吧?那么00后的崔涵呢?
   
    崔涵:我觉得做雷锋其实很简单,比如像身边的小事,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像,在校园里捡到一串钥匙交还失主,在月湖公园捡到钱包,或者手机,交还给失主,这些都是学习雷锋的事情。
   
    主持人:崔涵,我想请问一下,你知道雷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吗?在你们心目当中,有很多人会跟你说雷锋吗?在什么情况下会跟你说雷锋这个词?
   
    崔涵:就是比如说,在路边看到了一个乞讨的人,然后我妈妈就会说,雷锋叔叔经常帮助人,教导我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然后我经常遇到那些乞讨的人,我就会给他们一元钱,给予他们帮助。
   
    主持人:就是在你的心目当中,雷锋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是吗?特别有爱心的一个大叔叔,这种感觉?那好,我们接下来也想请教一下四位代表,你们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在雷锋精神过程当中,你们是怎么样去传承的。首先我也想在这边介绍一下我们这位80后的代表,翁秉宇,您也是我们宁波电力小草海曙服务队的一个负责人,我也想在这里请教一下,我们这个电力小草服务队,它成立的初衷是怎么样的?
   
    翁秉宇:电力小草服务队最早成立于宁波奉化供电局,它是最早名称是学雷锋小组,小草学雷锋小组。后来因为他们是二十年,1990年3月成立的,当时他们利用我们许多的志愿者的公休时间,上门主动为辖区内居民、幼儿园、敬老院等开始服务。
   
    主持人:就是为一些公益性的单位。
   
    翁秉宇:对,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因为我们电力这方面是比较专业的,不是专业人士可能,我们就是提供专业性的,内部线路检修、爱心志愿等等这一块服务。然后是,2010年的时候,我们宁波电业局党委就决定,弘扬小草精神、整合系统内的服务品牌,开始决定统一在宁波供电系统范围内,统一这个小草品牌,就是全部的,就成立了宁波电力小草服务队。
   
    主持人:当时为什么会叫小草这个名字?小草跟我们今天这个雷锋,有哪些特别的相近的地方?
   
    翁秉宇:小草首先第一个是比较平凡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一个个平凡的个体,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第二小草是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象征着我们青年志愿服务欣欣向荣,永远传承下去。当然小草还是非常坚韧的,只要有阳光有土壤有水的地方,它都能很好的生长,就象征了我们志愿服务事业生机勃勃。
   
    主持人:也觉得好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电力服务的人员都像小草一样是吧?也应该要有小草这样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精神。那其实我们在这边,在座的四位当中有三位都是属于慈善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之类的,那么我们再来看90后代表王冰,听说你也是我们hello90志愿服务队,是吧?
   
    王冰:对。
   
    主持人:一名队员。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这个hello90是怎么来定义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跟我们的学雷锋有关系吗?
   
    王冰:hello90就是说,当初定这个名字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到几方面原因,hello主要是一个向别人打招呼的意思,但是我们这里的hello可能有不一样,一个是主动的打招呼跟被动的打招呼。主动打招呼主要是说,我们向别人去打招呼,去问别人需不需要帮助,需不需要我们去帮他解决一些问题,是我们主动帮别人解决问题。然后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一个被动的hello,就是我们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打招呼,别人会向我们询问一些问题,我们来帮他们处理,就是一个被动的关系。
    90的话,主要是说,我们是年轻人,朝气蓬勃,在校的大学生,组成的一个hello90的一个意思。当时是因为,就是我们学校是以感恩为主要思想的,就是感恩社会,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所以当时跟江东区团委,有一个思想上达成一致,所以就想到构建这么一个hello90的一个志愿服务者品牌,是这样的。
   
    主持人:它也是你们志愿服务者的一种殊荣或者是品牌。
   
    王冰:一种品牌文化。
   
    主持人:它也是一种文化。这个初衷也是希望用这种文化展现在每一个年轻人的身上。我觉得在我们万里学院,我觉得在学雷锋这方面搞得特别好。我之前听说过万里的雷锋公司,这个跟你们有关系吗?
   
    王冰:雷锋公司是处在大一,就是我们有两个校区,大一校区是在邱隘,回龙(音译)校区,那边是雷锋公司,到了西区,就是钱湖校区的话就变了,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名字不一样。目的就是说,让当代大学生,一个青年的学生,去从开始就构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来回馈社会。
   
    主持人:为什么说浙江万里这样一个氛围特别好呢,是因为我也听说了王冰的一件事情,听说你是在春运的时候,今年春运的时候,三次改签了自己回家的车票,来义务的帮助我们在车站的一些朋友们,帮他们尽早尽快的回家,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王冰:有。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是不是万里的学生出来都让人觉得,好像在学雷锋这方面,特别有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王冰:其实也没有这样。
   
    主持人:能不能先说说春运这个事?
   
    王冰:行。也没有像主持人说的那样伟大,只不过就是说,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当时也没有像那些外来务工人员那么急于赶回家。因为像我们学生的话,就是说一个学期可能会有很多的假期,你可以回家看父母,回家过几天。但是对于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话,他们可能三四年只回家一次,那对于他们来说的话,可能这个回家机会会更重要一些。当时参加这个hello90的一个春运志愿者服务,当时没有想太多,只不过像平时做的志愿者服务一样,只是去帮助别人。
    当时去了以后,我们是第一天去熟悉,领导带我们去熟悉场地,交待我们一些事务。去了之后发现东站人特别多,不像平常那样,就是说可能有一些旅客,平常也比较多。当时就是说,人流把这个车站全部充斥着,很震惊,就感觉到春运任务的严峻性。
    当时就坚定的一个信念,就是说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主持人:当时是不是想,工作在我们一线岗位的同志们真的是太辛苦了。
   
    王冰:对,他们比我们辛苦,他们时间更长。然后我们是当时做了两天,然后就发现,我们的存在很有必要,可以真正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当时就是觉得很有意义,是一个以无偿劳动,无偿服务的一个性质,做一个志愿者服务。
   
    主持人:自己献出了爱心,也得到了快乐。
   
    王冰:对,主要不是功利化的东西去帮助别人,所以感觉很好。所以当时向组织申请,能不能多留几天,同时也把车票退了。之后在那边,属于那种无法自拔的类型,就是当时一次次退。
   
    主持人:越做越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
   
    王冰:对。因为人流,最后在车站,回去的旅客也特别多,就实在也不是太忙得过来,我就把车票退了,多做了几天,是这样子。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冰。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的00后代表,崔涵,你是我们宁波最具影响力的一元慈善家,能不能跟我们说说这个一元慈善家是怎么回事?
   
    崔涵:一元慈善家就是,利用一元钱的力量去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过上好日子,给他们按图书室。因为我们小学生的力量还不是很大,所以说,我们靠这一元钱去帮助他们,也算是尽我们的一点绵薄之力。
   
    主持人:当时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有了这个一元慈善家?
   
    崔涵:一元慈善家是宁波晚报联合百盛集团开展的一个暑期大型公益活动。因为2010年的时候,云南遭到百年一遇的旱灾,使当地的经济条件雪上加霜。小朋友们正处于成长的状态,而他们却忍受了饥饿。所以我们一元慈善家的任务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发动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爱心队伍中来,然后去帮助云南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让他们也能够像我们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主持人:我怎么听崔涵说的,就感觉特别有这个责任感。那我想请假一下崔涵,您当时去这个云南贫困地区的时候,你都看到了什么?到底是哪些事情让你触动了?你碰到了那边的小朋友了吗?那边的小朋友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崔涵:他们生活条件非常差,小朋友一日只吃两餐,吃的只是土豆、馒头,然后我们带去的方便面他们甚至没有看见过,也不知道怎么吃。他们的家里也非常的破旧,一盏灯泡就是他们全家唯一的电器,四个人挤一张小床,他们的学习条件也非常艰苦,用的桌椅都是爷爷辈们用过的。放着二十几本破旧书籍的书柜就是他们所谓的图书室。
   
    主持人:去了以后怎么想,看到这些以后?
   
    崔涵:我非常的触动,我觉得云南小朋友,因为我看到,虽然云南小朋友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可是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还是非常令我们感动,他们非常好学,有些小朋友每天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他们也非常勤劳,帮爸爸妈妈干活。有些放学后顺路拾点柴火背回家烧晚饭,有些割猪草背回家,想想我们城市里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主持人:可能我们城市里的孩子都不知道猪草是什么。
   
    崔涵:这也更坚定了我们帮助他们贫困山区小孩子们的决心。
   
    主持人:是的,我想不仅是我们的崔涵小朋友触动了,我想听到这样一个情况的话,就算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们各位网友,应该都触动了。在这里我也想请教一下朱老师,你是怎么来看目前这样的一个时代,和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我们学雷锋的意义?
   
    朱美燕:我们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交换,但是我们雷锋精神更多讲的是奉献,所以我觉得,雷锋精神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就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都来谈交换的话,这种精神上的东西,就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谁去帮助他?我们在奉献的时候是不求回报的。所以雷锋精神,他的这种奉献的精神,他的这种为别人服务的精神,他是建立在不图回报,没有私心的基础上的这样一种精神,我觉得这在今天的背景下需要大力的弘扬。
    第二个,今天我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时代,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价值观,很多的价值观在碰撞,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在价值观多元的背景下,哪一种价值观、哪一种精神应该成为今天这个时代主流的精神,我觉得值得我们在座的各位和网友大家一起来思考。雷锋精神几十年过来,伴随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人成长,实际上这种精神能够激励我们一代一代人都去为这个社会奉献,为他人奉献,为自己的工作岗位去奉献,也是为这个国家奉献。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永恒的主流的一种精神、一种价值。
    我是过来人,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几十年走过来,那么我觉得这种精神实际上,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当我们整个社会遇到了一些困难或者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者我们工作当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或者我们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靠什么东西来让我们挺过去?一定是一种精神。所以今天这种时代下,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那么这种精神,实际上我们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这样一种很朴实的精神。
    我觉得在今天这种背景下大力的弘扬和倡导雷锋精神,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因为我们整个社会,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你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你在跟他人交往的过程当中,可能就会有需要整个社会为你服务。那么我们通过我们为别人服务,实际上客观上也造成了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为我们解决。那么整个这样一个社会,就会更加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友善、更加友好。所以我觉得,在今天这种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是仍然需要的,需要大力的弘扬和提倡。
   
    主持人:我想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们朱教授讲的这样,都是只是考虑到无私奉献,并不是说一定要以交换为目的,或者以条件来这样做的话,我想我们碰到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存在一些道德上的斥责,也不会存在很多的一些困惑,也不会很多人会问,雷锋到底是什么,是明星吗?也不会有很多人说,雷锋我们到底要学什么,学雷锋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我们每个3月5号都不需要这样特别的去提倡了。就好像我在前不久也听说,北京有这么一条消息,说是从3月份开始,今年的3月份开始,我们每个礼拜六都是学雷锋日,定为。这就把雷锋日作为一种常规化的状态。我想我们一个最和谐的状态,应该也是把所有的雷锋精神,普及到每一个人身上。
    但是我想,学雷锋、做雷锋是不是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是不是这些难度,在困扰着大家去学雷锋?在座的也有三位雷锋代表,我想请教一下这三位雷锋代表,你们在帮助人的过程当中,有没有碰到过别人拒绝帮助?或者碰到过一些他人觉得,有一些误解的事情,有这种切身体验吗?
   
    翁秉宇:这种体验,首先我觉得可能会有一点。比如我们去困难家庭送爱心送温暖,他们会觉得,你们送东西给我,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说,把我的困难公之于众,给大家都知道了,内心上面有自尊心,感觉好像有点,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一样。
   
    主持人:就是你们在帮助人的时候,其实也碰到过很多状况,很多人接受帮助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媒体去曝光,也不需要太多的媒体去宣传。
   
    翁秉宇:对,可能他们觉得还是有些方面,还是默默无闻的,可能对他们的帮助更大。
   
    主持人:其实帮助的话,也要区别方式,并不是一种给予,也不是一种怜悯。
   
    翁秉宇:对。
   
    主持人:那我想请教一下王冰,你在春运当天的时候,今年春运的时候,你无私帮助了那么多人,那会不会受到大家的一些排挤,或者一些误解?
   
    王冰:会。
   
    主持人:有碰到这样的事情吗?
   
    王冰:有,特别多。因为在志愿者,志愿者在国内外,其实在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普及,他们没有一种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或者是无私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的概念。他们都会觉得是一个物质上的交换。
   
    主持人:有些人甚至会误解,你干嘛对我那么好?是不是对我别有所图?
   
    王冰:对,因为在车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一个地方,你很多东西说不清楚。我们平常的话就是帮他们去拿,他们都会死拽那个行李,不会让你碰,因为怕你拖到哪里去了。因为你拖到哪里去,找不到人,在那边那么多人,根本找不到。所以我们会跟他说,我们是大学生义务志愿者,是进行无偿劳动的,你们可以放心的交给我们,我们会帮你送到什么地方,是这样的。
   
    主持人:你们当初有没有亮出什么无偿劳动的,或者是志愿者的这种证件?
   
    王冰:我们没有证件,但是有标志。比如说我们的帽子上有hello90,后面有青年志愿者,还有我们的红马甲,就是跟环卫工人一样的红马甲,后面印的是江东志愿者。就跟他这么说,我们会通过我们的行动来跟他证明,因为我们口说无凭,我们会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真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为了什么。当然,也有一些有钱人,他们会在你帮他们之后,非要塞钱给你。当时我们都会,就是说笑笑就这么过去了。
   
    主持人: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对这件事情的看待和认知,其实都不是很一样。那崔涵呢?你有没有碰到过,你帮助同学,同学说我不需要你帮助,这样的情况,有吗?
   
    崔涵:这倒没有。但是我在卖报纸,为云南贫困山区小朋友集钱的时候遇到过这种事情。
   
    主持人:你也遇到过?我觉得小朋友应该比较容易赢得信任。
   
    崔涵:因为我们在卖报纸,然后我跟一位叔叔说,我们是为云南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钱,为他们建造图书室。请你买一份报纸,为他们尽一点绵薄之力。然后他就说,我家里订了宁波晚报,不需要宁波晚报了。
    然后我说,你们家里订了也好,没订也好,你买一份,就是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然后叔叔就上下打量我了一番,直接转过身走了,没理我。
   
    主持人:朱教授,你对于这样的情况怎么看?其实我觉得在我们很多学雷锋的概念当中,也许真的是我们小朋友的想法比较单纯一点。
   
    朱美燕: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诚信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主持人:大家会想,我要做的,是不是首先要别人,来博取别人对我的信任,我有口碑了才能作为雷锋代表,好像变成了这么一回事。
   
    朱美燕:所以我们讲,这些年有一种说法,可能道德有些滑坡,人与人之间基本的诚信反而不像以前这样的。60年代、70年代,你路上遇到了别人有困难,去帮他,别人是很坦然的,也会能够接受。今天的话,就是刚才几位志愿者谈到的,你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首先会长一个心眼,觉得你为什么来帮助我?他觉得在今天这样的交换,市场经济条件下,你还会愿意无私的来帮助我?他首先会打一个问号。
    其实这也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大力弘扬,要提倡,这个背景下我们更加需要建立这种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觉得我们现在,刚才谈到,他们可能在做志愿服务,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遇到了别人的不理解,甚至别人的不配合,我觉得这个都不怕,怕的就是大家,我们在做这种事情的人,我们一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放弃了。其实我们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只要内心,我们是强大的,我觉得没有自己的私心,我是通过奉献给别人,通过给这个社会做一些事情,其实大家都知道,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有一种快乐的,我们做志愿者,其实我们国内大型的活动的时候,是有很多人去参加志愿者,我们学校也有很多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有这样的活动,大量的人利用业余时间,他们为这个社会风险。
    他们在内心都有得到了一种回报,这种回报,就是通过我为这个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有一种责任,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在你的工作岗位上添砖加瓦,在你的业余时间当中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在我们平时的家庭活动当中也可以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所以我觉得,志愿者活动也好,学雷锋也好,我觉得必须常态化,才能真正体现这种雷锋的精神。如果我们仅仅是3月5号号召大家学雷锋,平时就忘记掉了,或者是我们倡导每个周末是学雷锋,那么就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对学雷锋的氛围还是不够。
    我们其实是希望这个社会要有一种氛围,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每天早上去上班,我一个人开一辆车子,其实这是太浪费了。有很多次我就想,每天上班的时候可以顺路带一些人,但是我不敢,为什么呢?第一个,法律的问题,万一发生车祸的问题,我可能要赔的,赔其他人,我为这个社会承担一些东西,但是最后我的利益受到损失,我不敢。
    第二,别人可能会觉得怀疑,你为什么要义务的免费的搭一些人?我觉得这个社会要倡导这样一种氛围,使得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基本的信任,这种时候我们再去做事情的时候,可能大家就可以更坦然的去面对。包括崔涵小朋友卖报纸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力量,我要献爱心,我即使家里订了这份报纸,我不要这份报纸,我给你一元钱,给你十元钱,甚至给你一百块钱给你一千块钱,都是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付出。他有这个能力,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氛围。
   
    主持人:说到这种社会氛围的时候,很多人就想了,难道雷锋当初那个时代,他的社会氛围就比我们现在好吗?在这里我们又要说到,四位嘉宾都是代表不同年代的人,朱教授,您是作为60年代的人,在这里能不能跟我说一下,在你们那个时代当中,接受一个,被赠与,或者说接受帮助的时候,是不是会比现在要容易多了?
   
    朱美燕:我那个年代就是很坦然的,就是很正常的。我们从小,小学读书,包括唱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日记,都学了。那时候就觉得,很纯朴,我们也觉得很单纯。国家号召我们学雷锋,大家都学雷锋都去做。那个时候学雷锋,做的事情相比较而言,也比较单纯,那个时候没有更多的志愿者这样的组织、这样的机构,我们讲的学雷锋就是帮助别人、做点好人好事,确实是有很多人是去帮助别人做好事。
    现在我觉得我们学雷锋,把这个意义放大,我们讲在自己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其实就是学雷锋,然后我们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也是一种学雷锋。包括我比较推崇的,现在很多的志愿者服务,我们宁波志愿者服务是做得很好,团市委做得很好,各个高校也做得很好。我觉得不同层面的人都可以来,我们其实都想做志愿者,我有很多朋友,他们都在做志愿者活动。他觉得我一年,应该去做一百个小时,或者是多少个小时的志愿者服务。现在如果说,能有这样的机构,能够来号召大家来做,就分门别类的,不同的人愿意提供这样的志愿服务,提供给有不同需求的人,那我觉得这种服务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大家来贡献他的才智、聪明和时间、精力,为这个社会的这样一种做法,也就是我们在业余时间去学雷锋的一种具体的体现,为这个社会的环境,也打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谐友好的环境,去做自己的一份工作。
   
    主持人:我们宁波自己也在打造四化城市,最后一化就是说,最重要的一化,就是说也要打造我们和谐城市这一块。其实说到雷锋的一个难题,刚才我们谈到,那这个雷锋难题,我想解决了,那我们应该也能够变成我们一个非常和谐的社会了。
    雷锋的难题,就是我想在雷锋那个年代,他本人应该也遇到过不少,其实雷锋在做好事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是雷锋我记得,当时我们老师跟我们说,雷锋他当时是这么回答的,我做好事,我就不用去计较别人说什么,我只要做的好事对人民群众有益,那就够了。所以我觉得每个人现在都能有这么一种坦然的心态的话,那我想我们这个社会还真就这么这么和谐了。
    在这里,我们想学雷锋这个日子,希望它不仅仅是我们3月5号,也希望它能够常规化。我想再次请教一下三位代表,三位雷锋,你们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还有没有一些学雷锋的举措?有没有下一步的计划?
   
    翁秉宇:有,今年的学雷锋时间,3月5号学雷锋活动日期间,我们首先一点就是说,继续延续以往的时时刻刻一直在做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肯定最基本的。当然,结合雷锋日期间,我们继续宁波电业局党委小草服务队,继续深入推广我们五进活动,就是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区、进农村活动,结合到深入到基层,开展我们的爱心志愿活动。还有一点,我们在这两天也相继的有几个小区,社区居委会展开了一个便民服务活动,进社区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就是说,与我们结对的爱心用户,上门开展送温暖、爱心走访以及帮他们检修家庭内部线路,这一块的活动。还有就是说,我们与结对的小雨点聋哑学校、敬老院,上门慰问这些聋哑小朋友、孤寡老人。
   
    主持人:特殊的一些群体。那好,王冰,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样的活动或者计划吗?
   
    王冰:我们学校每年在暑期都会有一些,以公益慈善为主题的团队社会实践,比如像去年,我们自己学院去了舟山,当时是一个医疗下乡、文艺下乡,还有义教,还有海洋文化为主题的一个公益活动。当时我们二十来个人,去了一个毛坯房,打地铺,在那边待了十来天,在那边自己赚钱自己开展活动。当时是以自己的一个劳动,赚取了一些钱,资助了当时,舟山当地的一个贫困大学生。
    另外在这个活动之后,一个星期,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一个品牌活动,就是领袖接班人,是一个创业活动。当时也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劳动,把起步资金变成了后来的收益。当时一个队伍,一共是赚取了一万多元,然后将这笔钱捐给了当时温州动车事故幸存下来的小依依,希望她能够以后快乐成长。
    在学校的层面,还有一个青协,是我们的一个做公益和志愿者活动的一个平台,它就是说,可能在一个学期里面会有陆陆续续的小活动,我们会征集大家去报名去参加。另外在hello90层面,我们在3月5号之后也会有各类的志愿者服务会开展。所以在今后的一些日子当中,志愿者服务还是很丰富的。
   
    主持人:请教一下刚才发言的两位代表,如果我们网友也想参加到这样一个服务活动过程当中来的话,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办法,或者报名办法?
   
    翁秉宇:我们是这样,我们供电企业的小草服务队主要是,志愿者主要组成是由我们电力系统的党员、团员以及职工。因为我们现在也在开展驿站服务就是说与社区、小区结成爱心服务驿站,这样的话就需要一部分社会志愿人士共同开展。如果居民朋友或者广大的爱心志愿人士想参与进来的话,可以与我们供电企业联系,当然也可以与各个社区联系,开展这一类的活动。
   
    主持人:渠道还是有很多的。
   
    王冰:像我们就是说,在青年志愿者当中,也有很多社会人士来问能不能参加。当时有一批社会人士,是经过现代金报,通过报名的形式来参加的。一般如果你自己主动来找我们的话,因为我们就是比较尴尬,因为你做好事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件事情,但是社会会比较复杂一些,我们去帮助人的话,特别像春运车站,帮助别人的话,就要保证每个志愿者的目的性要纯,要纯洁一些。所以我们当时,如果你是以金报介绍过来,或者是以一个,江东区团委,以这种性质介绍过来的话,我们会说,很乐意你加入,一起去帮忙。如果单纯是想过来,只是拿一件衣服或者拿一个帽子,有这种情况存在。
   
    主持人:说明你们经常有碰到这样的情况?
   
    王冰:有,每天都会有,就是过来说,能不能给我一顶帽子,给我一件衣服,然后我也去帮忙。说实话,你这样也说不好他的目的是什么。
   
    主持人:这又回到我们之前所说的,学雷锋不是一种交换,其实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请教一下无私奉献的崔涵小朋友,你自己以后会怎么学雷锋?有没有打算?雷锋叔叔这么好的一个榜样在你的心目当中,你平时能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
   
    崔涵:比如说看到乞讨的人,或者同学有困难,我会主动去帮助他们。比如说同学铅笔没带,借给他一下。学习问题上有困难,去帮助他们一下。反正只要是我自己能做到的,我就会尽力的去帮助他人。
   
    主持人:是的,其实雷锋叔叔以前也是这样子的,也是他身边的一些战友,有学习上的困难,包括家里有困难,都会无私的伸出这样的援手。在这里也想请教一下朱教授,您觉得我们目前,我们的雷锋精神如何让它常规化,这样可持续发展,有没有一个好的建议带给我们大家?
   
    朱美燕:我觉得在今天这样的背景下,学雷锋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也应该成为单位倡导的行为。比如说我们旁边,他们电力系统,他们单位倡导,一个服务队,几个服务队,甚至和社区联动,这就是很好的形式。
    比如我们学校,寒暑假的时候,可能火车站、汽车站,都会到学校来,方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购到票,这就是学雷锋的一种体现。最近几天,永安公交公司他们就到我们学校来,为学生提供公交充值卡的服务,到学校来进行这样的服务。
   
    主持人:这也是无偿的?
   
    朱美燕:也是无偿的。所以能够有单位,因为单位它的员工面非常广,并且单位的这些人,他们都是有能力去帮助外面整个社会也好,或者他的客户群体也好,或者是社会上其他人士也好,所以如果能够把单位调动起来,学雷锋活动可以做得更加深入更加持久。这个是我觉得是一个方面。
   
    主持人:首先常规化还是必须要有一个领军性的人物,然后带领我们大家。
   
    朱美燕:单位能够倡导,单位的领导人,单位部门的领导人,他能够有这个意识,能够组成这样的组织,可能是常规性的组织,类似于志愿者服务机构这样的组织,去做可以做得更好更持久,并且公信力更加强。这是一个。
    第二个,我们从每一个人的角度来讲,你把学雷锋变成一种常规化或者常态化的活动,你就从自己身边做起,就从自己做起。我是一个学生,我就读好书,然后我就不给旁边的人增添麻烦,不给社会增加任何的负担和压力。你是一个员工,你就做好你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好你应该去服务的对象。然后你有精力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别人帮助他人。
    比如说我作为一个教师,我的对象就是服务学生,学生有困难有需求的时候,我义不容辞的应该去帮助他,这就是我们从身边做起。
   
    主持人:也未必一定要点对点的,一定要帮助人。比如我是一个市民,我就文明过好斑马线,这么一件事情做好了,我也是学雷锋。
   
    朱美燕:比如有的时候我们在车子上,看到前面有车子,窗户摇下来,东西往外面扔,这是很难过的。但是这个时候我又没有办法停了车在马路中间去把它捡下来。所以有的时候我会喇叭按两下。其实我按喇叭也是违反我们宁波市的有关规定的,我们是不准鸣喇嘛的。但是我是想提醒一下前面,前面他的这个动作是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或者公益这些规范。我们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好,其实对整个社会的环境,良好的环境的形成,就起着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的垃圾随手一扔,增添了整个社会的环境的污染的压力,造成了别人工作的压力,那我把这些都做好了,垃圾不随地扔,我们整个环境也好,我们社会环境也好了。
    其实雷锋精神也好,雷锋活动也好,最终是形成整个社会有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大家都爱岗敬业,都爱国爱党,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颗螺丝钉,帮助别人,永远保持这种艰苦朴素的忠诚的这样一种风貌,然后把自己各方面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常态化,所需要考虑到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今天在节目当中我们也聊了很多,聊了很多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什么样的,比如说热爱祖国热爱党,比如说我们要艰苦朴素,比如我们要帮助他人等等,都是雷锋精神。我们也说了学习雷锋的一些困难,朱教授也跟我们说了一些如何来学习雷锋,如何来解决身边的一些困难。其实从身边的解决问题出发,是最良好的一种手段。
    其实在我们宁波,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学习雷锋的精神、发扬雷锋精神的个人和团体,今天我们到场也请到了三个团体,他们都默默的为我们这个社会在奉献,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我们也希望,不仅仅通过我们今天这样的一期节目,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我们永存的春天。
    那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收看我们今天的对话节目,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参加我们今天的节目,我们下期对话继续和大家不见不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