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尘):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你收看对话,我为宁波发展献一策——2011宁波博友沙龙。在之前很多网友已经看到我们的预告了,今天我们直播室搬到月湖盛园的盛世花厅,我们也通过摄像机镜头看到整体的情况,之所以选择这个场地,也是希望通过博主和更多网友的互动,一起来谈谈宁波的发展,该怎么样尽一份力,在这里广大网友如果说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你想到那些好的办法好策略,及时把你的话发给我们,和我们几位博主一起来交流沟通。 下面就把今天到场的几位嘉宾介绍一下,从左手边开始: 来自浙大理工学院的何镇飚教授! 市发改委经济规划研究院的副主任段亚男! 还有《未来作家报社》的何海波(夕阳的嘴角):! 中学教师邱智华! 还有知名斑竹王向阳(朴尔曼)! 还有知名律师汪永强(朱熹学者)! 还有来自宁波本地的王靖波! 还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来自安徽的新宁波人张俊! 首先问一下何教授,从你的提法中我最感兴趣的一点是建设地下文明,说到了整个轨道交通打造地铁文化,我很想知道,你当时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看法,或者说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何镇飚:我是一个地铁爱好者,到每一个地方都会买地铁票,各个地方都走一下,东京地铁非常的好,和北京上海比起来各有特色,宁波也即将有自己的地铁,我想宁波已经在建很好的文明城市,但是在地下我想可能需要市民去考虑。除了把地上文明转入到地下以外,我发现,地铁轨道交通这种地下文明建设,是完全不同的建设方法,所以我想宁波能不能有一些类似的建议。今天是为宁波发展献一策,首先对政府来讲,政府要努力倡导地上文明转入地下,宁波地上文化产业有很多政策出台,地下文化产业比如像书店,东京地下书店,还有他们的地下餐饮文化非常晚,地上餐饮都关门了,地下餐饮还在开业。还有很多公共设施,北京、上海都没有在地铁供乘客休息的空间,这是思维的关系,是希望大家尽快的通过地铁,而不是让你在这里休息。考虑到其他国家,包括宁波未来也可能面临的问题,能不能更人性化一些,有一个不大的空间,供人们坐。宁波夏天有很长时间,气侯是很高的,如果有这种休息的地方,这是政府在建设地下文明方面要考虑的。 主持人(王尘):你说政府层面要借鉴国外地铁文化对国内文化的融入,我想我们会接受,我也愿意接受,很多网民可能听到这个都觉得很好,以后坐地铁的时候,并不是快速到达另外一个目的地,而是把它当做一个文化另外一个站点。 何镇飚:可以多元化的选择,可以快一点走,也可以坐下来休息。 主持人(王尘):作为网友都很期待,我也很期待,让我们很新鲜的东西。对网民来说,2014年地铁我们马上要开通了,这个时候政府需要考虑很长远的,对网民来说,对市民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一点什么。 何镇飚: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对政府的建议我们可以预推,对市民的建议可能要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建议,我们也做过一些调研,宁波人对地铁是蛮欢迎的,但也取决于它的便利性,如果不是很方便,市民的出行会多元化一些,市民可以做哪些工作呢?能不能考虑一些地上的文化活动转入地下,东京有个地方,每季度,比如某一个村落,比如邱隘的咸菜这一类,地下每季度有一个咸菜的产品展示,就是这些内容。当然政府主导是一个部分,市民也要想出来。比如某一个街道几个居民把家庭文化展示一下,告诉乘客我们是什么样的文明情况,引起他们的兴趣,树立我们地方的文化品牌。 主持人(王尘):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有二十个站点,当路过镇海的时候,镇海的一些特色文化,甚至某几个村民一起搞的东西,可以在这一站展示、宣传,有些外地游客,因为他所展示的东西我很想下来看一看。 何镇飚:是。只有一个建议,宁波市民共同来发现宁波之美,共同发现身边,小街小巷的美丽,现在缺乏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放在中山东路比较困难。地铁也是一个展示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渠道,我理想中的一个平台。媒体的作用,媒体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一是地下DM杂志,免费给市民取阅,国外比较成功是当天的交通消息,就一天的,天天有,就一张纸,当然也是希望大家不要乱扔;或者当天的娱乐文化消息。还有日报、晚报有没有做好转入地下的准备,很多是媒体使用比较多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比较成功是手机报,地铁用的是上下班,手机是一日两报,他的阅读习惯有没有做好准备,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其实有很多微妙的不同。还有对媒体来说,还有广播电视,就像我们的车载电视一样,我想我们的车载电势能不能有一些变化,能和车厢中人们的需求,比如到了一个地方告诉你上面有什么景点、今天有什么活动,这样直接嫁接过来。到了2014年还有新媒体,比如阅读器之类的,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传媒是衔接政府和民众沟通很好的渠道。如果他们能够先走一步,把这些问题考虑到,商家的跟进、民众的支持会跟进。 主持人(王尘):你谈的这些我们非常的感兴趣,地下文化很快就会做到,我们为迎接这个地下文化能做一些什么,你已经说得非常到位了,如果各位网友有什么想法也请你告诉我们。 另外一个何老师,何教师说到地下文化,你说的是地上公交问题,从宁波公交系统来讲,应该说做得还不错,但还存在着种种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从公交方面里谈的话,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网上有一个群体,他专门关注每个城市的公交、巴士、地铁,网上都把这些人叫公交迷、巴士迷,他们每到一个城市就专门坐一下公交车,关注公交车,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公交发展、公交的运行、公交的配车,对老百姓出行的方便程度都非常的关注,每一条线路的调整、线路的优化都能对公交的主管部门提出一些非常详细的建议和意见。 主持人(王尘):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外地和宁波横向比较,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总体来说宁波公交还是比较发达,好几年前,公交方面要求以公交优先,07年的时候北京对票价方面支持力度非常大,降低票价,惠及于民。西安、绍兴、包括宁波现在也降低了票价,所以这方面来说,城市公交已经比较大的优惠了老百姓。但是就宁波来说,现在公交还有很大的缺陷,包括线路配置,07年宁波公交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但是公交改革以后,现在还存在着一些比较大的问题,比如各家公交公司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宁波有很多公交公司,现在大概有六七家,东方巴士、鄞州公交、北仑公交,除了梅山岛以外,还有一个绿岛巴士,还有大榭公交,这些公交各自都经营着各自的区域,稍微偏僻的老百姓出行只能靠中转,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才能到达目的地。 主持人(王尘):你刚才谈最主要是公交车的文化,从我的角度,从你的想法来中,我看到的,公交车外面的一些东西,比如苏州,它的公交车非常严格,地下划公交线路,这个线路就是公交车走的,别的车到了就有相应的处罚。宁波有,但是断的,一段有,一段没有,往往是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共同进公交车道,有时候公交车没办法,一个大甩头过来往往会造成车祸,或者对其他汽车运行产生一定的危险性。我关注的点和你关注的点可能不一样,你主要是在公交车辆方面。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上海、大连、西安这些公交专用道的建设现在每一条道路都有公交专用道,而且这些公交专用道只能由公交车开,其他车辆不能进入。就宁波来说,现在真正的公交专用道只有中兴路,并且已经建设了好几年,现在建成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前面公交车抛锚的情况下,后面的公交车无法开,无法在运行中快速起来,这是公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大的缺陷。 主持人(王尘):你觉得在短期内,从公交来讲,你所谈的这一块,政府和市民能不能共同把这件事情尽快的解决,或者通过什么办法把它解决了?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公交主管部门应该在公交专用道上建设,还有智慧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还有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建设,现在有的线路太长太绕必须要对一些线路调整、优化、拉直一些线路,有的线路间隔时间比较长,很多线路要等二三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这对老百姓的出行非常不利。现在有一些数据,整个宁波城市公交配车只有三千多辆,与宁波同级别的大连有七千多辆车,从这方面来说,宁波公交车辆配置还是非常少,一条线路有的只有六辆车,或者十几辆,并且运行时间非常长。公交主管部门要加大每条线路的配车,缩小间隔,这样老百姓出行就会逐渐的快速,并且选择公交出行。 主持人(王尘):有一个网民在网上留言说公交问题,把公交做好,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做好了,肯定能缓解目前交通拥堵的问题。有人说:私家车、汽车的长度,如果两辆私家车就有一辆公交车的长度,公交车能坐多少人,私家车能坐多少人?就这么简单的比方,如果能公交畅通的话,无论是从节约资源也好,节约口袋里的钱也好,大家肯定会愿意选择公交。这个说法很实在。 主持人(王尘):我也想问问王靖波,说到残障人士,我首先想到的是盲道和公用设施,不知道你在这方面是不是也考虑到对残障人士的出行,或者我们应该对残障人士应该做的事情。 王靖波:谢谢主持人的关注,这也是很多市民朋友们在关注的一件事情,这个关注我想会让很多残疾人朋友,特别是盲人朋友以及他的家属感到很温暖的动力所在。我作为一名宁波市政协委员和残疾人工作者,从职业的本能,我就特别关注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现状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全社会更加关注残疾人,给他们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刚才主持人讲到盲道、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出行专用的通道,我们看得到,因为在宁波日新月异发展过程中,宁波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了,很多方面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也越来越美丽,我们也看到城市大街小巷有很多盲道、无障碍通道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专门设施,可以说是宁波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扶残助残意识的增强,还有市民对残疾人的帮助和爱护,使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了家门,走入了社会,宁波城市非常的美丽,我们也希望宁波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也在日常生活中,没办法,我们的眼睛看得到,因为很多盲道和无障碍通道就没有真正的实现它的效用。特别是盲道,很多盲人反映,沿着他们的这个专用通道,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会危害到他们的安全,因为有些盲道是断头的,前面可能是一个电线杆或者是树,对他们正常的出行会造成危险,盲人朋友说盲道本来是一个维护他们生命安全的通道,现在变成“亡道”。对盲道的建设政府也投入了很大财力财力,可能我们的建设单位、设施单位没有考虑到残疾人实际的需求。我上下班在家附近,发现苍松路靠河边人行道无障碍通道路面上下高差过大,对下肢行动不便的朋友或者是盲人朋友,他上下高差过大会造成他们的摔跤。我们投入这么大建设一条专用通道,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它的效用。所以在宁波我们造好的一些专用通道,估计还有很多不太规范的地方,它是无障碍通道,但是不规范,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真正需求,无障碍通道就变成了二次障碍,这是非常心痛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们这座城市要争创文明城市三连冠,政府职能部门能不能把这一像工作,真正的建设好,改造好,修建好,让本来非常便民的一条通道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我们也可以在闹市区沿街,马路两边能不能造成一些便民的坐凳,也可以是一个水泥凳,方便很多残疾人朋友休息,也是为来甬的广大游客提供休憩的地方。 无障碍通道,其实无障碍通道涉及到方方面面,无障碍通道的确为很多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无障碍建设设施方面能不能做得更加完善一点,比如在政务大厅里面,银行服务窗口、医院收费、取药窗口,能不能增设一种低位服务台,因为轮椅车消费群体够不到这个服务台,很不方便,也就是说他们自己无法完成,对别人来说就是举手之劳,非常非常方便不存在的困难,但对他们来说就无法解决。很多超市里面设置了很多消费者结算通道,但是结算通道非常狭窄,轮椅车无法通过,因为轮椅车需要的宽度是1500毫米以上,但是一般超市、商场就没有达到这个宽度,轮椅车要独自去超市,有的超市无障碍通道是做得比较好,比如说欧尚、家乐福也配套了轮椅车,对这些残障人士带来非常的方便,但是他们在结算的时候就会被这些狭窄的通道挡住了。主持人(王尘):王靖波说的这些我都没有想到,比如说结算通道,它很窄,轮椅过不去。在接下来的时候里,我们也能出出主意,现在我们在治理断头路,我们能不能找找盲道的断头路。月湖公园从药行街向七塔寺走过来,他的盲道是一个水泥板,前面就是月湖,如果这个盲道没有指引的话,前面就是水泥板,下面就是月湖,如果不安排拐弯的话就直接掉水里了,相当危险。这种盲道很多,在生活中,作为正常人稍微留心一下,帮政府部门找一找,我们遇到这些对残障人士不是很好的一些通道、设施,能够有一个集中反馈的地方,告诉他,今天我们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要注意一些什么。有的在应该拐弯是没有设置拐弯,这些事情很多。 何镇飚:我回应一下这个问题,法国朋友说,关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你数一下街上有多少残疾人,为什么?全世界大中城市残疾人比例差不多都经历各种战争、交通事故,宁波很多残疾人包括农村残疾人只能在家里,因为他的出行很难,如果文明程度高了到处可以看到残疾人。我到国外的城市,公交车就是让残疾人先上车,前门很小,后门很大,所有人都等着,司机把后面那个坡放下来,让残疾人轮椅先上车,然后再固定住,然后其他人再从前门上车,但是没有人抱怨。我们在宁波有没有在公交车上看到轮椅,或者超市有多少残障人士,或者盲道上有没有盲人。我们是在完全不客气的扼杀他们的生存空间,就算他们想出来但是没办法出来,我们也让学生结对这些残疾人,甚至很年轻的残疾人,他们只能在农村,其实他们的社交生活慢慢被压抑了,这些被道路的不规范更加可怕,所以我想一个文明的城市应该是更多看到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的在生活,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主持人(王尘):我写过一篇文章:那一双不再灵动的双眼看到了什么。我们很多老的宁波人,也注意到在海曙区一家都是残疾人,他们出门都是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搭着肩膀出来,前面一个拿着拐杖,很小心很小心的走,我骑自行车过去的时候就帮他带过去,因为他走到拐弯的时候,他那个拐杖点来点去就找不到盲点。我停车下来带他过去以后,他非常的感谢!这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到的,他们的需求。就像何教授说到,在大街上看到多少残疾人,就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我们再来说说外来务工人员,张俊应该说曾经红极一时,到现在也是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你要献策的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我想听听。 张俊:我是外来务工人员,但现在我也把自己当做宁波人,从我自身的经验和感受,过去我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出来之前是一个很粗鲁的人,一根筋,在这个过程中在城市生活也遇到了障碍,我很幸运,遇到了帮助我的人,我的领导、同事、朋友们帮助了我,使我改变了很多陋习,使我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我就在想外来务工人员到底需要什么,是需要纯粹的赚钱还是什么,我们跟工友聊天也在谈,钱这个东西是赚不尽,最重要还是自身的知识,因为过去是不能接受更多的教育知识,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他出来打工可能是家庭经济原因或者是其它原因,从我自身来讲并不是我读书不好或者说学习很差,可能就是因为家庭很差,到了城市以后就很渴望,包括现在很多民工也是很渴望再接受教育,这确实是一个文明。 张俊:我从一个员工、组长、主管成长为部门经理,在这个过程中,我带我的团队,我也是实实在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要学习,要增长知识,要学会做人,最起码要懂得一些礼仪。过去我跟别人打招呼不会说你好、大家好。随着这种融入和学习也有进步,我的员工也都很好,因为现在很多企业是单纯的专业培训,比如他要组装一个什么东西或者织布,他就告诉培训你怎么样把布织好,或者是安全培训。 主持人(王尘):你刚才说的这些,是你能够主动的说我要去改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达人秀,有一个老人牙都掉了,他说我们现在不是生存,是生活,生存吃饱就可以了,生活就是怎么样生活的多姿多彩。你刚才说很想追求,你自己有这种渴望。但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可能还存在着,我只要能够生存得更好,怎么样把我的精神世界打造的让我感觉很舒服的境界还不会有。你是主动的。但是我们怎么样在被动的时候,把他引导到主动上来。 张俊: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帮助,以后这个意识他本来就不强,我就是为了赚钱,改善生活条件,没有想到很多。我就跟我的员工讲,你改变了自身以后,这个方面也是同步的,你也会有发展,素质提升了,文明素质提高了,城市更喜欢我了。我不把自己当做是什么,之间弄隔阂,这当中也需要政府主导一下,帮帮忙。我们了解到农民工很多,宁波也有230万,我们创造文明城市这一块也是不可缺少的,也包括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这方面提高了,我想整个文明也会提高很大一步。 主持人(王尘):你觉得政府可以做一些什么? 张俊:我们资源很好,比如说工会、社区、社会团体还有些机构,他们都愿意做,但是需要政府来主导。 主持人(王尘):比如有工会这样的部门来做这一些事,像你这样的人是不是能参加到这个工会中,以自身的例子告诉大家,你怎么样改变自身的素质,然后才可以得到社会和所有人的认可。 张俊:我刚才讲,我是很幸运的,我在工厂上班的时候,遇到了工会行政部的一个领导,他在培训我技能的时候,顺带讲了怎么样做一个文明的人,不要做粗鲁的人,做专业培训的时候他也讲到了怎么样穿衣、怎么样穿鞋,讲了以后我很感兴趣,不管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当然这方面我也很感兴趣,你讲一次以后其实都是很受启发。我就是这样受到启发的。 主持人(王尘):张俊这个问题一会我们再详细聊。跟张俊一样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还有汪律师。你刚才在节目之前谈到对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方面非常的关注,也听您介绍过,一年当中为外来务工人员所帮助的案例有二十多起。我想知道你所做的这些事情之后,你要为宁波献这一策,从你的角度怎么样给出更实在的策略。 汪永强(朱熹学者):我举几个例子,有一个员工为讨三千多块的工资,他是符合法律援助的资格,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符合资格,也不知道怎么样申请,他的老婆就去工厂闹事,然后被拘留了。然后他的老公就到了我们法律援助中心,其实他是符合条件的,只要提出申请。然后我就去帮他到拘留她的派出所去沟通,也得到了解决。 他提出申请,我们到工厂跟老板说了一下,老板其实并不是不想解决,只是缺乏沟通,我们就说这是员工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个事情他们工厂的工会主席请我到他们那里进行了一个法律援助的培训,这个效果也很好。他们今年上半年六月份还给我打电话,他说给他们培训以后他们的员工就非常的自觉,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也守法了。我们现在协作的这个公司慢慢形成了一套制度,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现在招工也很难,所以他们工厂现在工人是整批的过来,这个村,那个村,会形成一些小团体,但是通过我们的培训以后就让大家知道守法。 法律援助的宣传,全市的法律援助还是很大的,比如12348这个法律援助的电话,广告牌也有。但是外来务工的法律援助这块宣传很少,现在提供法律援助大部分是市里,但是外来务工人员来申请很少,其实律师事务所现在也是一个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点,但是到律师事务所来申请几乎一年到头看不到一个,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要扩大宣传。 主持人(王尘):你说到这里,我想几位老师也有感触,从我的角度来讲,确确实实,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真正在工人里做工的人,还有建筑工人,这些群体遇到一些法律问题的时候,他觉得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时候,他们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怎么样处理的得当,怎么样找到帮助我们的人,其实是有帮助我们的人,只是找不到。像你刚才说的这个电话我之前都不知道,12348。这个宣传是很有必要的。12348这个电话,我想凡是看我们节目的网友都记住一些,只要你的朋友遇到这些问题,打这个电话,可以通过一个正规的渠道来解决一些问题。一旦过激行为产生了,对你讨薪都会产生一些麻烦。从今天开始我已经记住了,以后遇到这个问题的话我会让他们打这个电话。 张俊:这个电话是24小时值班的。 主持人(王尘):遇到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先咨询一下该怎么样解决,有很多像汪律师一样的人在这里等待着帮你解决一些问题,并不是说宁波这一座城市没有帮你解决事情的人,是有,只是你没有找到。还有一位嘉宾是邱智华,是一名老师,你对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很多想法,比如子女就学问题。 邱智华:大家好,我是来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这次关注的是外地民工子女在宁波考高中的问题。我去年教了一个班有40个学生,主持人你猜猜里面有多少外地学生。 主持人(王尘):你是哪学校? 邱智华:实验中学。我们班有24个外地学生,所以说这个群体面是蛮大的。我再讲一个案例,我有一个外地学生,他比较优秀,总是在班级带头,扫地、学习,人也比较正气,我也比较喜欢这样的学生,让他做班干部。到了一年,他的组织能力很好,能带领大家走正气。但是第二年不对,他上课有点心不在焉,有时候也跟老师顶撞,他爸爸妈妈打电话来说在家里表现不好要上网。我对这个事情很担心,虽然他是外地学生,今年暑假到他家里家访了一次,找到问题所在。 主持人(王尘):问题出在哪? 邱智华:初二到了,初三不能考,高考不能考,父母就要把他送回去,在这里不能考高中,在这里就是做二等公民了,他就觉得不能考,在这里就是破罐子破摔。因为他父母工作问题,他父母也不能陪他回去,他到那边以后就变成了留守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很乖,父母让他回去他也没有反抗,他甚至都没有跟老师说,因为他觉得就算跟老师说了,老师也不会关注我们的,所以家长也放在心理不敢说,孩子也闷在心里不敢说。我关注的就是优秀外地学生是不是给一个机会让他考高中。 主持人(王尘):我们谈完以后,我们来以方阵的形式来谈一下。我们可以想对方的观点怎么样可以更加完善。我们从地铁文化谈到公交文化,谈到外来务工人员。接下来我们要问问王向阳(朴尔曼)了,就是物业的问题。 王向阳(朴尔曼):我也比较荣幸这两年受小区业委会的邀请参与他们的策划或者是会议,跟物业公司斗争。从这两年的参与总结了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把这两年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 可以这么说,业主跟物业公司的矛盾,从商品房诞生那一天起就有了,为什么业主维权比较难,因为业主老是在原地转,法律有的,但是没有部门帮你解决。还有基本上可以用的,甚至可以弄一部血泪史。其实也好解决,有物权法、有物业管理条例,小区有业委会,应该来说整个大范围都是有解决问题的条件,比如说房屋公共维修之类的,其实很好解决,但为什么不能解决呢?问题的根本,通过这两年的经历,业委会本身的身份问题一直得不到法律的认可,他是很尴尬的身份,用业委会本身的话来说是三不像,不是法人团体,也不是企业法人,也不是社会团体法人,也不是政府机构,只是根据国家物业管理条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一个执行机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跟物业公司交流没有对等身份,我不是法人,这么一个尴尬执行机构跟法人机构去交涉有很大劣势。根据习惯性的做法,按照法律规定要全体业主公开选举出来,可以说很多小区居民都有感觉,业委会成员都是内定、指定的,要么是离退休的干部,要么是在职干部,要么是有一定社会干部,这些人年纪大了,他们对一些新生事物不理解,相对来说理解的角度有一些偏差、慢一点,在职的人也没有时间精力搞这些东西,我们有一个大学老师,但是他有本职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一开始加入的话可能有一定积极性,但是碰壁三次以后,没有法律支持,得不到政府机构的帮助,这个业委会基本上就被架空了,最后变成一个牌子挂在那里,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我在网上搜寻很多案例,广州那边上次提出来了,政府主动提出解决这个问题,让业委会的身份合法化,无论是民政部门让他登记也好,或者工商部门登记,把法律条文翻开,《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居委会组织法、村委会组织法,有物业管理条例,按照这四部法律规定下来,业委会就完全具备法人资格,无论是在民政部门或者是工商部门登记,问题就是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每个城市都在观望,上海也提了向社会征求意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一个城市明确表态让业委会合法化。 主持人(王尘):你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跟几位说一下,我居住的小区业委会,我从来不把他当做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部门存在。 何镇飚:所以很多业主解决问题就是拉条幅。汪法律可以回应一下。 主持人(王尘):你可以援助一下。比如说业委会从外国来讲有类似的机构,还有工会,他真的能帮你解决问题。 王向阳(朴尔曼):为什么要业委会合法化呢?第一他合法化以后有独立的帐户,可以把物业费和一些收益划到自己的帐户,而不像现在被物业公司拿走了,这样拿走以后业委会无法过问这个问题。如果业委会合法以后能注册登记,能把一些物业费、停车费等等一些收益打到这个帐户,然后在合同范围内支付给物业公司一些费用,这样才可以把监督落到实处上。否则的话,钱到物业公司你说怎么花,业委会怎么知道呢?就像我们小区一样,搞了这么多年了,我05年进驻的,物业公司04年去了,你让他财务公开也做不到。 这些问题,政府部门,你是老娘舅很多你应该解决,成立业委会以后,我们可以自己挑选哪家物业公司,而不是一开始是哪一家然后就像铁饭碗一样不走了。政府部门面对业主提出的问题,都是单方面打业主的屁股,不会要求物业公司怎么样,搞一个公开的招标。宁波现在就是一例,去年的天水家园,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但是从这个案例以后,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虽然很多小区都提出这个要求,但是从街道也好,建委也好,房产管理部门都是单方面压制,其实这是合理合法的要求。政府应该协调,业委会身份达不到主张,只能是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比如堵车门,比如拒交物业费。宁波也是最早开放城市,五口通商的城市,这个能不能改变一下,广州、深圳、上海也有想法,要把业委会合法化,他给一个明确身份,宁波是不是能走在全国的前列呢? 主持人(王尘):你说这一点也是大家比较关注,你说的这个大家已经在开始议论这件事,这是一个很纠结的事。 主持人(王尘):刚才大家都说到了,就是段亚男,你是政府部门下面的研究机构。我们刚才说到的都是人和这座城市的关系问题,要不你能不能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方面,来谈一谈,宁波这几年所取得的成果,怎么样惠及到老百姓。你也听了大家的谈话,既然我们是献一策,肯定是从短板方面去谈,你能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这个看法。 段亚男:主持人好,在座的嘉宾和网友好,我来自发展规划研究院,这些部门是有政府背景,但是立足宁波的发展和为宁波发展提出一些相关建议的机构,大家讲的这些问题,平时我们也有不少的关注,我在想刚才大家聊,其实我也是一个新宁波人,我毕业后06年来到宁波,时间也不是很长,我亲眼看了宁波这几年的变化,我是东北人,我妈妈来了以后他说宁波挺好,比如说东北下岗的人很多,只要离开了单位,没有医保了,老保也很困难,但是在宁波有很多老年人可以领到一些钱,宁波外来的一些孩子,我看新闻,去年全大市或者是海曙,外来子女是只要有位置就可以进公立学校读书。 主持人(王尘):可以参加宁波的医保。 段亚男:从老百姓角度来看,这就是能看到,不要说我们港口经济、要达到什么水平,这些是我们跟其他城市比,或者说从对外开放的角度,对外看我们要有这样的品牌。从宁波自身说,宁波的发展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我们市里提出六个加快归根到底还是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从政府层面来看,如果城市是一个人的话,我们现在恰恰是一个青春期,我们是成人的思想,我们有很多想法,很多愿望,要达到什么标准,但是我们的身体骨骼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所以十二五提出很多目标,就是做骨骼的事情,把身体弄强壮了,才可以身心合一,让我们有实力达到这个目标。人要很好生活下去重要的是血液问题,这就回到人的问题了,我们讲人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高了,劳动力也好、人才也好,都跟上了,城市发展目标才有很好的支撑。这里面最重要的,政府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像张俊提的农民工事情,我想教育培训应该是一个终身全方位甚至是对所有人的培训,我也是一个母亲,小孩还没有读幼儿园,我很想让他接受一些学前教育,但问题是,我们想找到一个好品质的学校,或者是机构、项目,但目前来看好品质是跟高收费挂钩,但挂钩以后你也不确认他是否真的是好品质。包括我们平时在调查调研的时候,也跟教育部门的人士探讨,他们有很强的这种意愿,想要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早教,说起来孩子就是这个城市的未来,无论是外来的孩子,还是本地的孩子都应该接收到很好的教育基础培训,但是目前我们没有。一是因为我们公共财政,这可以理解,按照城市现在发展的水平,公共财政还没办法覆盖这么深,从全国来看,宁波的教育、培训都已经很好了,但是从更远来看这个目标还是高,这就需要我们城市更好的发展我们的产业,有一定经济实力做这个事。社会组织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一些社会组织可以提供这个平台,是不是有组织帮我们提供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早教、成人培训,成人培训有很多,除了跟职业挂钩的,比如国外有一些主妇或者是快退休的人上一些声乐、插花培训。这些都是对市民素质的提升,不单单是劳动技能,这也是一个建议,也是呼吁,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专门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部门,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牵线搭桥做一个投入。 主持人(王尘):你刚才在讲这些就像看到一个长的非常快的孩子,但是它缺钙,城市发展很快,但是跟不上宁波市民的素质,或者基础设施等等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步伐。 在这里我们也很希望在今天这个节目开始过程中,和之后,大家都能够建言献策,就像这八位博主一样。 在这里我们也很希望通过今天这挡节目能够呼吁更多的市民参与,不仅仅是今天说讲到的话题的建言献策活动中来,我们今天这个主题就是我为宁波发展献一策——2011宁波博友沙龙,通过前面的节目,大家对博主说的话,可能跟我一样有共鸣的地方,大家也看到了宁波网之前写的一些新闻报道,比如最近宁波市十一个县市区七个管委会40几个部门把老百姓关注206件破解难题,在宁波网有公示,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最后中国移动杯第四届宁波网络文化节系列之一就是今天的我为宁波发展献一策——2011宁波博友沙龙,想通过今天来征集宁波网友对于宁波发展的献计献策。 在这里还有很多网民通过我们的节目不断的发来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一位网民叫大唐天下说:社会管理命题不准确,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的表达应该是社会服务,老百姓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不满意就是各职能部门理念没有转变,职能部门的定位应该是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这种现象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得到反映,一有什么事实管理部门就说我们有没有什么责任,而是说我要负什么责任,怎样负才可以更好。还有一位网友说:前一些时候老何说和言论特别多,像老何这种做法应该在社区多多出现,是不是能够通过政府部门来设立这样一些民间的说和老娘舅,这样可以帮助邻里之间提高一些感情,化解矛盾,帮助政府部门来解决一些问题,也希望政府部门对这些事情多多宣传。 还有网民说:在今年政府启动住房保障信息管理体系廉租住房以来,延伸到老三区,以及外网市民查询功能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保障体系的完善,作为老百姓我希望类似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功能都能开通,以后政府会不会考虑。 还有网友说:现在生病不用去医院,医生通过网络就可以看病。还有硬井盖如果有问题或者是路灯有什么问题的话,在电话打不通的情况有没有特设的电话号码来处理这个问题。这是我对这个城市的期待,这样离智慧城市就不远了。 还有一个网民说到:现在我们开始做低碳环保路线,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健康,还有利于身边的人,比如张先生像平常一样骑自行车去轻轨站,当他来到地铁门口的时候就拧一个小小的折叠自行车上轻轨,然后下了地铁以后再骑自行车去上班。这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我还是想回到博主说的话题,其实我们所谈到的这些都是跟六个加快紧密相连的。从何教授讲的地下文化,我们其他几位博主对何教授的提法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 王靖波:地铁建设的时候,我们也跟有关部门提过这个建议,现在规定也出来了,在2012年以后新造的建筑物或者道路上都要同步设置规范好符合国家标准的无障碍通过,这些只是硬件设施。文化就包含很广的内涵,地铁里面的文明,在上海的时候,有一次出差到上海坐地铁当时就感觉很新颖,有一个感觉它的人流量刹那间非常的密集,而且速度非常的快,如果残疾人一个人出入这个地铁,在无障碍门口可能就是有障碍的,因为进出频率非常的快。我再想,像何教授说的,当我们在这个城市里看到残障人士的身影越来越多,遍布了大街小巷交角落落,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内涵就在不知不觉提升上去了。这也部分人,残疾人群,特别弱势的,特别困难的群体,许多全社会伸出友爱的手。 主持人(王尘):可能你没有想到,我替你说,如果我是残联工作人员,或者我是一个残疾人,我在心里想,地铁文化不谈,地面文化让我们正常在这个城市里穿行就很满足了。 王靖波:是的。对很多残疾人说这是一个理想,走出家门,参与到这个社会中来。比如说公共的体育健身设施上,很少就可以看到残疾人,基本上没有,因为这些公共体育设施方便广大百姓的生活。 主持人(王尘):不用残疾人,正常人去的时候都没办法,都是坏掉的。 王靖波:符合残疾人用的太少了。残疾人这个群体,很多方面,无障碍通道也好,整个社会文化内涵也好,能不能政府在大的范围、广的范围有一个支持,还有舆论的引导。 主持人(王尘):这是多方面的。我想回到另外一个问题,刚才邱老师说的,我对每个主题,每个话题有一点偏颇了。 何镇飚:不能升高中政策壁垒在哪里?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主要是高考的问题,受户籍的影响。外地人不能在这里考高考,最好让他回到自己的本地,安徽的回安徽,江西的回江西。 主持人(王尘):据说这些学生在每个地方读的书教材都不一样的,所以回去考可能会更糟糕。 何镇飚:问题的关键还是高考,高考不能异地考,这就跟高考录取线不同有关。 主持人(王尘):还有占了当地的名额。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江西一个教材,这里一个教材,基本的教材可以统一,让大家在全国考,全国一个分数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王尘):这样的话涉及面会不会很广。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这是教育部考虑的问题,我们就是想优秀的人才留在宁波,为宁波服务也是一件好事。 何镇飚:这个问题的解决空间就是高考政策和户籍政策有一个衔接的可能,比如他高考要回去高考,因为高考已经不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确在政策上会有一些灵活的空间了,比如说他在这里到一定程度了,当地部门同意他在宁波这里接受高中教育,宁波这里接受当地的教育委托。但还有一个问题,有没有公平的问题,就是对本地教育资源,我想可能本地人更多会想到这一点,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变成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点。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我观察自己的学生有两点:第一,外地好的学生能够带来本地的繁荣,比如只有16个人,把24个外地人都除掉,那16个就能优秀,如果放进一两个优秀能产生鲢鱼效益,产生一种博弈。 主持人(王尘):如果这些孩子,在上学过程中表现的很优秀,能给其他孩子带来一定影响,可是他考大学以后去哪不一定回到宁波。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其实既然宁波的学生考了大学也不一定回宁波,说一定他要出国。但是宁波给他一份关爱,人是有感情,他在这个城市里面生活,一百个学生里面留一个,那也不知道他是否是人才,但是他对这个城市有感情,他觉得我在这里享受到了资源,这个城市给了我爱,我要回报这个城市。 何镇飚:一个是外地学生在宁波读高中,一个是外地学生在这里读重点高中,这是两个概念,是不是有这个可能性,允许外地学生在宁波读高中,是否读重点高中,要么是公平大家统一考试录取,要么就是有倾斜,名额是多少。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在优秀的部分就是里面再区别对待普通和重点,您是这个意思吗? 何镇飚:优秀不是一个绝对概念,就是一个比例,宁波学生有多少比例可以考上。这样无形中就产生一种竞争,我倒没有偏向谁。只是在政策的制订上他可能会考虑得更多一。邱老师就是考虑到外来优秀学生对宁波有更多的认同感,不仅仅是重点和非重点。 主持人(王尘):这里面邱老师还谈到,最主要就是能不能有一些相应的政策,让那些表现非常好,学习很好的孩子能不能留在宁波,前提就是父母在这里工作多长时间,参加了社保,达到什么样一个标准,制订一个合理的标准,能够接纳他在这里参加高考。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我们可以先期让他在这里都高考,并不是高考,他愿意在这里上高中你为什么要把它逼走了。 主持人(王尘):因为父母也会考虑,因为教材不一样的,你愿意接纳我,我也不愿意在这里读。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浙江省范围内可以的,因为浙江省教材是一样的,我觉得可以让他们进个班,教材可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王尘):我们现在已经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了,时间很快。我特别关注的王靖波说到的,我刚才提的不一定准确,就是寻找盲道上的断头路,类似这些想法我们怎么样为残疾人做一些事情。刚才何教授说到,想到地铁文化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为残疾人想到一些,我们可以在宁波城市自由行走的时候,能不能为残疾人也想一想。如果地铁无障碍通道我想残疾人也会非常高兴得。 何镇飚:很多地铁座位是可以翻过来了,高峰期就翻起来是站着的,或者是轮椅的搭扣,这都是外国的经验。还有女性车辆,高峰期里面会遇到一些性骚扰,这可能也是有意或者是无意的,就是避免这种情况产生有女性车箱,这都是反映文明的程度。我觉得可以弄一个残疾人车箱。 有没有关注到农村残疾人,也是阳光没有达到的角落,还有宁波有些盲道指示是措施的,我想行政处罚是很好的,谁站了盲道谁处罚,是可以用处罚来解决,就是看政府有没有心来解决。比如公交车,我们可以让盲人先上,这样小孩子从小就有这种意识,培养这种公共文化,比简单出一个政策要好得多。 主持人(王尘):说到这么多问题,其实就是文明的症结所在。比如说老年人你上公交车,如果你不能跟大力量的人挤的话,你永远都上不去。我们现在没有太注意,普通的公交车残疾人是不是可以上去?我知道有几趟好象是可以的。 何镇飚:可以上。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有几个公交车是有的,就是有一个低踏板,上去以后专门有一个残疾人放轮椅的位置,在这方面我觉得应该推广起来。现在528车子换掉了,车型换掉了,主要是车型的问题。 何镇飚:我们呼吁过,在宁波举办一个针对残疾人用的产品设计大赛,现在找到体积很重的轮椅已经很难了,宁波有这么多企业,商机是一部分,社会责任感是更重要的,宁波搞一个全国性设计大赛,针对残疾人的产品设计,比如衣食住行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在他们看来就是很难的。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关于地铁方面,香港做得很好,地铁门口都有残疾人的通道,下地铁一层是大厅,地层是地铁候车室,下去有残疾人推车下去的通道。 主持人(王尘):您说的528,我记得很早的时候,曾经见到过唯一的一次,可能残疾人出行不方便,可能是家人推着残疾人轮椅上公交车,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费力,他当时是有踏板,不知道是不是528,它可以放下去,但是公交车离那个地方太远的,旁边有几个好心人一起抬过去,上去之后,往前拐,过道非常窄,就是要刷卡的位置,可能残疾人有一点宽,很挤很挤才能过去。 何海波(夕阳的嘴角):这涉及到内部公交车设计问题。 何镇飚:残疾人就是后门上,后门下,我建议残疾人是不是免费了,不要让他去前门刷卡了。 主持人(王尘):这个话题我们多说几句,刚才王靖波说到超市里面这个通道,可能我进去买东西的时候,但是结算的时候过道就很窄,轮椅推不进去。何教授说希望有一天在这个城市里能看到很多残疾人行走在我们这个城市里。还有一些快客这种小店,他是在一些街边的,他自己上不去,只能是通过家人或者其他人帮助去买。 还有月湖,有很多标识,残疾人可以通过无障碍通过,但是我在月湖很少看到残疾人。 何镇飚:太陡了。 王靖波:坡度太大,他们没办法上去。 主持人(王尘):他要下坡,平常我们走障碍人士过去真的是一下子就过去了,我想残疾人要走的话那真的是很陡,而且宽度也不宽。在这方面我们真的是要想很多很多。 主持人(王尘):再谈另外一个话题,就是物业。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些很纠结的问题,比如说小区的停车,还有老小区里经常会听到,当然不是宁波这边,因为一些设置不方便,导致了垃圾没地方扔,或者是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可能在九十年代初建的小区会有,它的垃圾箱有时候满了,他就扔在旁边,你扔我也扔,慢慢就堆起来了。不知道你们的小区是怎么样,老小区里面有一些老人说我不交物业费,我曾经遇到一个很老的小区,有一半以上都是老龄人,还有一部分是学区房,孩子上完学以后我就把房子卖掉了,这些小区物业肯定跟不上,一些年轻人我们交一点钱吧,叫物业公司来打扫一下。但是物业公司说,你们没有交物业费,因为很多老年业主不同意。 您在两年的工作中是什么情况,有哪些是比较集中的问题。 王向阳(朴尔曼):我们的小区很多,我们已经是二期了。我们去年召开组织业主大会,我们自发组织,有很多热心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自发的做一些事情,比如有的负责打印,有人服务打字,有的人负责起草,然后我们约到一个地方,然后一男一女搭配好去做调查,其实这个社会不缺人,就是怎么样改变思路。我们搞了那一次调查以后,政府不认可,说你的调查的不到官方的认可,认为只是民间的声音的表达,但是他可以拒绝接受。他认为我们是在私自搞一些小动作。我们当时贴了一个公告,要召开一个业主大会,我们前面贴,物业公司后面就把它撕掉了,物业公司很猖狂的。 主持人(王尘):这有没有办法呢? 汪永强(朱熹学者):物业公司在全国来说是强势群体跟业委会力量没办法平衡,他是强势,他的帐户不公开,你看着也就是生气。业委会这个层面在很多地方选举,形式上是公平,实质上是不公平的,就像刚才说的,这种选举都是形式化的东西,真正业委会的选举很难代表民意,就算选出来也很难代表业主。还有一些重大的项目,比如说诉讼、资金。 主持人(王尘):去年天水家园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北京有好几个小区业委会为了处理某一个事情要求更换物业公司,他们通过法律的途径更换掉了,原来是你指派哪个物业公司就是哪个。 汪永强(朱熹学者):法律层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也具备这个主体资格,达到三分之二的多数,业主大多数都同意更换,通过诉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法院也有创新的做法。 主持人(王尘):您都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从法律角度来说,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这种问题能很和谐的问题吗? 汪永强(朱熹学者):可以,就是两者怎么样平衡,就是关系的对等。 王向阳(朴尔曼):物业公司和业委会身份的平等,业委会是很尴尬的执行机构。 主持人(王尘):其实我们找到症结所在了,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站在一个角度上就能解决问题。怎么样让他们站在一个角度呢? 汪永强(朱熹学者):物业公司是站在利益的角度,这个利益很大。业委会是弱势的,表面是我是主人,你为我服务,但实际上钱在我这里。 何镇飚:收上来的物业费并不是直接交给物业公司。 王向阳(朴尔曼):业委会无法收这个钱,因为他没有法人资格,我们去民政部门登记的话,他说不行,我无法登记你是社会团体,民政部门如果发一个牌子给他,他就可以去银行开户,就可以以去收物业费,把这个钱放在业委会帐户里,这时候物业公司就不敢胡来了。谁来监督业委会,就是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监督机构,因为现在小区都很大,而且年轻人很多,他的法律意识很强,我们小区有专业、有专门搞审计、财务的,很多,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我觉得操作不难,关键是政府有没有这个决心去做这个事情。这是一个根,你有没有勇气把这个根破了,或者去吃螃蟹。宁波首先认可所有的小区业委会,只要通过业主选举同志的业委会。 邱智华:业主可以换物业公司吗?你不承认我的法人资格,那我自己成立一个物业公司,这就是自治。 王向阳(朴尔曼):这样的话,物业公司那一帮人就失业,包括财务交接、安全保卫,老的小区你没办法。 邱智华:你的症结就是业主委员会换物业这个地方就堵住了,不是成立法人的问题。 王向阳(朴尔曼):它首先不是法人。 邱智华:我可以换一个物业公司,不要这个物业公司,我相信这个物业公司是帐目是公开的。 主持人(王尘):不是不可能,在我们国家是有这种成功的案例。 王向阳(朴尔曼):法律上都支持,关键没有人按照法律执行。 主持人(王尘):理论和现实无法真正的结合。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话题或者是策略,在谈的过程中真的是希望有对应的部门来加入进来,直接把这些事情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比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比如我们说到地铁文化其实很好,解决起来不难,还有残障人士的问题,我真的是希望刘市长、王书记一起坐在这里,希望下次举办沙龙的时候,能够有相关部门参与到这个讨论中来,如果其他网友对我们城市发展有更好的建议或者说其他的建议的话,也能够主动联系我们,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对宁波的发展,好好的献献策,建建言。其实有很多外来人员真的是很不错,宁波也是适合人居的地方,能不能让宁波变得更好,这些智慧在所有网民和市民当中。 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不知不觉中快两个小时了,也恳请各位博主,在下次有时间的时候再聚一下,好好的为宁波发展献一策,今天的节目就结束了,感谢各位博主,也感谢各位在网络前的网民朋友们,我们下次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