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视频《对话》节目,我是主持人珊珊。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中高考的考生心理健康问题。在我们的节目过程当中,各位网友如果有什么问题想和我们现场的嘉宾交流的话,欢迎登录中国宁波网的天一论坛发帖留言,或者在直播页面下方直接留言。

  首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宁波天一职业学院心理学院副教授尹幼明。

  宁波中学心理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咨询师徐儿。

  宁波职业学院副校长,国家二级咨询师翁德仁。

  离高考只有几天的时间了,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考最后冲刺阶段。首先我想问一下尹教授,往年的考生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又怎样的心理表现?学生在这个时候应该怎样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

  尹幼明:一般考生的话,在考试高考或者中考的前期,他们都会出现一种紧张的情绪,或者说有的是焦虑的情绪。那么实际上,他从一种具体的表现来看,可能是食欲下降,还有睡眠差,还有就是有时候情绪比较低下。这实际上,对于考生来说,到了要考试的这么紧要的时候,有这种反应实际上是正常的。如果说一个人到了这种紧要的关头什么感觉都没有,这反而是没有进入状态。

  因此我觉得,考生在高考前几天,适当的做一些自己心理方面的调整,还是有必要的。首先就是说,要强化自信心。因为一个考生,他如果说,很多考生因为他的感觉不好,他老是以为自己是在孤军作战,老是感觉我怎么感觉不好,比如自己很疲劳的时候,书看不进去时候,想睡觉了,他就会想别人还在很用功的看书,自己会有一种犯罪感。

  还有他书看不进去,效率很差的时候,他会很担心,别人为什么这么好,我为什么这么差。实际上要让他多和外界接触,多和同学交流。让他有一个信息知道,实际上每个人在这个紧要关头都会有某些或多或少的一些心理反应,有一些紧张的情绪。

  再一个,他可以调整、分散、转移注意力。比如听听音乐,多做一些户外运动,饭后散步,洗澡的时候唱唱歌。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要像平时学习的时候,这样的一个作息时间,不要打乱这个作息时间。就像一个运动员,参加重要比赛的运动员,他第二天,一个赛程过程中,我们从医学上来说,是不能泡热水澡的。温度很舒适的热水澡一泡肌肉就松掉了,第二天比赛的时候肌肉就达不到正常的功能,出不了好成绩。高考也一样,学生要像平时一样,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不要再过分的复习、熬夜,也不要以为就这么几天了,我应该好好放松,把以前的作息时间破坏掉了。这对临考状态是不利的。

  主持人:徐老师,现在高考也就只有那么几天了,很多考生在临考之前生物钟会打乱,睡不着,饭也有点吃不下,而且时间也不多了。这样的状况他们应该怎么样调节自己的生物钟,或者将自己的睡眠质量达到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水平呢?

  徐儿:一般来讲的话,考前学生肯定会有紧张的,这种紧张,而且这种适度的紧张,将是有利于发挥的。但是如果说他的睡眠很大程度的受到了影响。比如我12点、1点、2点还是睡不着觉。那么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睡前的时候,适当让自己保持一些平静,不要听很激烈的音乐。然后上床的时候,可以听一些比较舒缓的,比较利于安眠的轻音乐。

  也有同学说,听音乐好像越听越兴奋。我以前有一个经验,我喜欢听高出我听力水平的英语听力带。就是我有点听得懂,但是我听不大懂,听着听着就稀里糊涂的睡着了,这是一个小方法,我自己在用。一般我们会建议学生听一些放松的音乐,做一些深呼吸,做一些冥想的放松,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很舒服的地方,在草地上、沙发上,用你的感官,鼻子、眼睛、耳朵,去感受那个场景里的味道、声音、皮肤的感觉。我个人比较喜欢在沙滩上的这种臆想。

  然后一边做深呼吸,一边给自己做指导语。我现在躺在沙滩上,感觉很舒服。感觉沙子和皮肤接触的感觉,柔柔的软软的,海风咸咸的味道,还有海水声音。也可以想象,比如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的感觉。一边做这样的想象,一般做深呼吸放松,让自己的呼吸尽量变得长、慢、舒缓。这个时候,身体,大脑可以收到这样的信息,就是我的身体在慢慢放松,大脑这一块很兴奋的区域慢慢变得抑制,这时候人慢慢会进入睡眠的状态。

  如果在高考这两天太兴奋了,睡不着,同学们也不要太紧张,因为人的机理的这种潜能是很大的,哪怕整个晚上没有睡觉,第二天也是照样可以去发挥的,可以去考试的,不要过于说,我一定要睡着,不然就越睡不着。这就是强迫和反强迫,就是你越想强迫自己做什么,身体反强迫的力量就会越强大。所以我们一般都会说,顺其自然,实在睡不着,顺其自然。如果能用想象放松,用冥想的方式睡着是最好的。

  主持人:这样反而有反面的效果。

  翁校长,您接触比较多的是中考的学生,那么中考的学生,他的考试会比高考学生稍微延后几天。我想问一下,在中学生中考之前,他们最后几天的复习,应该怎样更合理的复习,才能帮助他们在最后几天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翁德仁:其实中考考生和高考考生都有相同的地方,考前一段时间,学校都放假了,放三五天。这三五天多数是在家里复习。那作为考生,这三五天是很要紧的。关键是一个生物钟的调节,一个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按照中考的科目考试的时间做练习或者复习。比如早上8点半,第一天是考语文,这时候可以做一张试卷,进入学习语文的状态。下午有英语或者社会,按照这样的时间每天安排好,那么这样三五天下来,你形成了一种生活的节奏,我这样的时间到了,我是要进入学这门课的状态了,告诉大脑这样一个暗示,在时间上调节。

  那么总的来说,就是到了考试前几天,你过于纠结在学的知识里面,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该学的已经都学了,该讲的的讲了,你该掌握的也都掌握了。这三五天里面调节自己的心态显得特别重要,就是把整个一场考试当成自己平常的一场练习对待,难度也好,广度也好,基本上在以前复习、临考做的练习都体现出来了,该掌握的也已经掌握了。如果实在掌握不了,可能是你的知识盲点,这三五天也无济于事。

  这几天关键是心态调节好了,在考场上不要因为紧张、焦虑而干扰你的知识,干扰你临场的发挥,这一点做到了,就是正常发挥了,那就可以了。

  主持人:如果在考前一天,我们应该做一些怎样的准备,才能不影响第二天的考试?

  翁德仁:考前的准备,这几点要准备好的,一个是学习用具不要丢要,准考证要保管好,该带的东西要带上。另外要熟悉考场的线路,我们的考场可能不是在自己的学校,在别的学校去考。家长送的,或者自己坐公交车的,都有一个时间上的计算,尽量早一点。还要考虑到整个路程中堵车的情况,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再一个,进了考场尽量有一点宽裕的时间。就是整个要有一个统筹。

  第二个,如果自己统筹的内容太多,有些事情应该带上父母,叫父母来代做,中午吃饭时间,还有订旅社,中午要休息时间,跟考试无关的一些任务可以交给父母去打理。

  主持人:孩子已经做好考试准备的时候,其实最紧张的还是家长,家长看到孩子那么辛苦的复习,他恨不得自己替孩子上考场。现在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嘛。但是很多家长在紧张的时候,很难进行自我调节。想请问一下尹教授,家长怎样进行自我调节,才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家庭环境,而不会把自己很紧张的情绪带给自己的孩子?

  尹幼明:在高考前的这几天,实际上有的家庭,家长的紧张程度是比小孩要高。因为好像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培养一个孩子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现在要有一个结果了。家长实际上,小孩子已经是有很大的压力了,如果家长这时候不好好的掌控自己,会容易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给孩子等于说,再添加了压力。

  所以在这几天的时间,家长的言语,实际上是,我们说最好是像常态一样,但是难免有一些家长,这也是人之常情。比如我有一个学生家长,这是去年的事情,这个学生已经好几门都考了,最后一门了,实际上是他孩子的强项。他妈妈实在是,等到孩子出门之前实在是忍不住,就对他说,好好考,你多考几分可能会相差十万块钱。好了孩子去了,结果回来以后英语没有考好。事后他说了,妈妈这一句话反而使我感到有压力。前面考的时候都没有感到,后面英语就感到有压力了。

  所以家长的话,要有一种很强的自控能力,主要是做好后勤保障,在这个时候主要是做好后勤保障。然后是要给孩子有一个轻松的家庭的氛围。也不要好像两个人说话,有些孩子说话也不说了,打手势,做一些在他们看来好像有利于帮助孩子考试,实际上给孩子带来了压力。

  所以最好还是很平常的心态,就像刚才翁校长说的,知识该掌握的都掌握了,已经基本上定型了。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怎样更有效、更精确的把脑子里,把记忆库里的东西提取出来。所以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面,过分的去关注,过分的去给孩子施加压力的话,实在是适得其反。

  主持人:很多家长不仅是在精神上会给孩子压力,到高考、中考的时候,会给他们买一些滋补品,家里的饭菜变得特别好,他们觉得给孩子要补一补。徐老师,这样的方法到底对孩子的考试是有利还是有弊?还是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如果想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饮食,家长应该怎么做?

  徐儿:你提到的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基本上每个家庭在临近考试,或者是马上要考试,家长就会调节一些饮食什么。我倒觉得调节饮食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也是有必要的。就是稍微孩子增加一些营养,因为尤其是像蛋白质的收入,对大脑的注意力、记忆力也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一些滋补品来讲,我倒觉得不是特别大的有必要,再加上现在有些滋补品可能也是效果不是很好,那就是食物方面,我觉得食补是要的,但是对孩子来讲,不要给他吃一些他平时就不太爱吃的,但是家长认为很有营养的东西。

  比如平时孩子不爱吃牛奶或者豆奶,家长说牛奶很有营养,你要吃。他可能肠胃不适应,这样的话就会影响考试。一个原则就是大体跟平时的饮食比较接近,适当的提高一些蛋白质含量、营养,孩子能接受就可以了。也不需要特别的,大鱼大肉有时候可能太油腻了,不好。

  主持人:其实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每年一到高考或者中考的时候,就是在考点外,无论天气多炎热,成群结队的家长就会在外面等待孩子。

  这样会不会让孩子觉得更紧张?有一次我看一个论坛,看到有个学生说,爸爸平时其实都不怎么在家,去外面闯荡了。突然高考的时候,他爸爸送他考试。父亲离去的背影,他看了感觉特别落寞。本来可以考好的,可他受影响了。这样的话,反而会给孩子增加一些压力。

  我想问一下翁校长,你对家长送孩子去考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

  翁德仁:我想是这样,我们都是为了考生的需要,家长是不是要去送,是不是要在考场陪着孩子,这个要和孩子沟通。孩子需要不需要家长陪同,家长在整个考试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需要有一个现场。孩子提出来要带着就带着,孩子提出还是要自己去,更轻松一点,那就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不要参与了。就是一切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不是从家长的需要出发。也不要随大流,人家在考场门口等着,你也要去等着,没有这个必要。

  主持人: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更轻松的环境,随意他,这样比较好一点。

  翁德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

  主持人:这其实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

  那在孩子进入考场以后,其实中间还有一些等待的时间,这个等待的时间其实几分钟的时间,对每个考生感觉很漫长。那么是不是可以进行一些自我暗示,心理暗示这样的方法,来达到比较好的心理状态,来迎接考试,尹教授,能不能给考生一些建议,等待考试的时间可以做一些什么?

  尹幼明:进入考场,十几分钟或者多少时间的等待,这个时间的话,实际上也是对有一些考生来说,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一般来说,在等待的十几分钟里面,第一我觉得就是不提倡在等待的这十几分钟里面,考生再去和其他的同学谈论考试题,再问我昨天的题目没解出,或者再谈论一些和考试有关的问题。这样弄不好会对考生的自信心带来伤害。

  所以这段时间里面,我觉得自己要做平静心里的调节,比如说要想象一下,耳朵里面可以自己想象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做一些慢慢的轻轻的深呼吸,平静的。理一理一些考试的思路,我的准考证号,我的座位什么东西。反正就想一些比较与考试有关的程序性的东西,又使自己进入到这个状态里面,但是又不会有一种过分的压力,对自己带来不利的心理影响。

  还是要放松,那么如果考生在等待的十几分钟里面,感到很紧张的话,那么就可以用一种呼吸的放松,就是用一种腹式的呼吸,深呼吸,吸进去,然后慢慢吐出来。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肌肉、心理得到放松。

  如果一下突然,有的同学在等待过程中,突然会感到很紧张。还有一种方法,在医学上,就是用手指压眼眶,压一压,这样也能起到有效的放松的作用。

  主持人:就是用肢体,按穴位来放松。

  尹幼明:一个是心理,一个是通过呼吸,或者是通过压眼眶的方式。突然感觉很紧张的同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主持人:徐老师,在考试过程中,考生除了心理压力大,他们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比如题目如果做不出来或者怎么样,他们应该怎么样调节?

  徐儿:一般来讲,学生坐到座位上就开始进入考试的状态了。首先他要把最重要的信息先填好,比如姓名、准考证号,填好以后再去做题。做题的时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学生有一种习惯,就是会把后面先看一下,或者先做后面的题目,遇到难题就会想惨了,做不出来了。所以一般我们会建议学生做考试的话,是从易到难,从前面往后面做。当然也有一些老师会建议学生整张试卷先浏览一下,这要看学生个人的习惯。作为我个人的话我是不喜欢先浏览,因为我看到后面的题目会紧张,我会一题一题做,这样每次做题的时候提取知识就会很顺畅,做到难就是难,做到易就是易,很循序渐进的做。

  如果碰到前面易的部分也碰到难题怎么办?这时候可以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这个题还很少出现,我难人家也难,就不要太紧张。但是如果整个做下来觉得都挺容易的,就要想想我容易别人也容易,不要太大意,就是这样一种自我暗示。

  做完以后还要把试卷整个看一下,有没有漏题,有没有做完。还有像英语考试要填涂卡的,这个要注意,我们每年监考,都会发现有一两个学生填涂卡没有填,最后是很紧张的在那里填。所以一般我们会建议学生,做一个题或者做一个类型的题,把这个填涂卡填上,这样。

  然后做好以后,考试试卷交上以后,建议同学尽量的不要逗留在考场和人群当中,早点离开,也不要讨论题目。也可以和家长协商,在考试期间你回来以后不要问我跟考试有关的题目,家长做一些协助。要事先说好,因为有些家长习惯了这样,他控制不了,做一些协商也是蛮要紧的。

  有些同学住的地方边上有宾馆或者有很近的地方,尽量回去以后先洗一下脸,喝水,然后吃食物,然后再调整一下心态,把上午的考试全部忘掉,再做下面的简单的复习、准备工作,整体的复习,这样。这是整个考试流程,我们会这样建议。

  主持人:翁校长,可能你跟学生接触面会更多一点,不只是在心理辅导方面。那么想问一下,对于考试技巧,有没有什么可以和广大考生分享的?让他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正常发挥,或者是超常发挥?

  翁德仁:谢谢主持人。我想在考试的时候,除了刚才两位专家说到心态调整,我想如果拿到一张试卷,它本身还是有一些小技巧。一个认知上,你不要抱着要把它做得绝对满分的心态,就是整张试卷考下来,错是正常的,问题是不应该由于你粗心而错,能做到这一点我想就已经正常发挥了。该做的都会做了,实在做不出了那也只好举手投降吧,也应该要放弃一部分。

  如果成绩好的,这样的题目少一点,成绩如果差的,基础不扎实的,那会更多一点。关键是考出来跟你平常的水平相符合,那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第二个就是一题一题做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分配。一题做不出的时候,不要总是纠结在里面。做不出的题目放一放,要跳过去。但是整张试卷做好了,再去做那些第二次做有把握做对的,这是做整个试卷的奖励,那就是一种超常发挥了,调节自己的心态,反而会更有效。

  每门课考好以后,刚才徐老师说得很好,就是应该忘掉,一出考场不要跟同学校对,也不要谈论刚才考过的课。自己要全身心的投入下一门的考试,这样比较好一点。

  主持人:谢谢翁校长。

  当学生走出考场的时候也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对题。这个现象,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它其实不利于学生后面的考试。但是很多学生其实都会情不自禁,一堆同学在一起没有什么话题聊,考完之后觉得题目一定要问一下才安心。其实这样子不是很好,我们有什么方法代替对题的现象,然后能够不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考试?

  尹幼明:这个就是说,实际上很多的考生,他都是有这种准备的,就是考完之后不想影响下一门的考试,不去对题。一般的话,自控能力好的学生,他可能自己来考试,自己独立的学生,考完之后就自己回家。有的是家长在学校门口接,一般来说,我看过这个高考的状况的话,考完之后,好像在对题的学生,实际上也不是很多的,都是有点来去匆匆的。

  主持人:太紧张过度了,没有时间。

  尹幼明:他还要想到下一门的考试。

  主持人:已经有这样的习惯了,而且高考那么紧张的环境在那里。

  尹幼明:不像平常的考试。

  主持人:平常这样的对题会多一点。

  我发现,已经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还有学生,其实更关注的是考生考后的心理状况的调节。考前很重要,考后也是非常重要的调节。有些学生考试考不好,他就会自我堕落或者怎么样,那我们应该怎样去调节考后的心情呢?考前的调节和考后的调节有没有什么差别?

  徐儿:考后的调节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调节,一方面是家长。家长我觉得,如果学生没考好,他本身自己已经很难受了,家长这个时候就尽量不要再说孩子,比如你怎么没有考好,之前我叫你学你又不好好学等等。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他最好的支持者,那家长如果说能够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的话,孩子的难受程度就会在家长的爱里面消耗掉一些。

  另外一方面,孩子自己、学生自己,如果说觉得自己发挥得不是很好,那尽量也不要一直关在房间里一个人,因为时间关得长,他会想东想西,想得更多。不妨把考试放一下,成绩也没有出来,到外面玩一玩,放松一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有同学考试之后班级里面聚会,这时候尽量也去参加,不要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这样可以比较快的渡过这段等待期。等待期过了,成绩出来了,这时候可以和家长面对现实,商讨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才是有效的行为。

  主持人:其实在考试结束以后,学生都出去玩了,倒是家长的压力更大了。考后心理压力,家长的比学生大得多,他们要开始担心填报志愿、录取情况,他们会比学生更多担心一点。那考后,家长应该怎么调整自己比较焦虑的状态?

  翁德仁:我想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就是不管孩子有怎样的结果,都要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去尊重孩子。不应该有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抱着这样的心态。因为考好了,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客观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至于你怎样去面对,这个是你自己需要调节的。

  考得好的家长肯定是开心的,这不用说。关键是考得不理想的,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效果的。这个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家长期望值比较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孩子也是正常发挥了,也很乖,考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家长认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显得比较焦虑。这种焦虑无形中也会加在孩子的身上,产生了孩子和家庭之间、大人之间的矛盾。

  第二个就是本身孩子是考得还可以的,但是没有发挥好,没有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没有达到家长觉得平时一贯的水平,这也要注意。要接受孩子的失败,孩子考砸了本身很难受,作为大人要做的就是如何开导他。我们始终是无条件接受,不管考得如何,我们都是很开心的接受最后的结果。只要你在考试的时候是尽力了,我们一起这样参与过了。我们要把过去的考试忘记,如果考得不好的话,要面对新的,以后有一个新的学业,进入高中、大学,为这些事情做准备。

  主持人:为明天新的生活而奋斗。

  尹教授,很多学生,一旦他考不好,就会有一种复读的心理。他其实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消极的心理,他觉得反正考不好就复读,也不会怎么样。这类学生,他的心理应该怎样调节?

  尹幼明:实际上复读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就是说,意味着他比其他的正常的学生的人生,又要多付出一年的读书的时间。所以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复读。我因为在高校里面,我已经是搞招生工作搞了七八年了,所以有许多孩子,他是大人的意志强加给他,要去复读,他自己实际上是不愿意复读。所以他可能复读一年结果,分数比高三的时候还要低几分。

  所以对复读的考生来说,他如果是有这个愿望的,也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觉得这次失手考砸了,这样的学生有一种雄心,有一种东山再起的雄心在,这样复读对这些学生是有利的,心理上也不需要做什么调试,他自己是愿意的。反而有一些自己对复读没有兴趣的考生,如果家长一定坚持要他复读的话,那这个家长和孩子之间要进行很好的亲子沟通。这样的话,至少要让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好意,父母亲是为了孩子的前途,但是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兴趣,他自己心里有自己的认识、定位。我觉得,自己不愿意复读,但是父母要让孩子复读,这些孩子要做好亲子沟通,要做好心理上的调试。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徐老师,节目开始之前我们有聊到,每年的4、5月份,学生考试复习,是一个比较低谷的时期。这个时期其实很多学生都已经走过来了,现在已经是在一个高度的备考状态。如果学生现在还没有都出这种低谷期的学生,他应该怎么样调节?毕竟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

  徐儿:一般来讲的话,这个高原反应是有规律的,就是每年的4月份左右,这一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有一个学习的高原反应。不管怎么努力,成绩也进步不了,人也到了一模、二模,考试非常的疲惫,很想放弃的感觉。但是这就是一个心理规律,过了这一两个月,就慢慢的回到以前的状态,有些甚至比以前的状态还要好。就像跑长跑,到了那个想要放弃的点上是很关键的,你一旦熬过去以后,人就又不太累了,其实是一样的。

  现在一般来讲,很少有学生到现在还有高原期,几乎是看不到的。

  主持人:也还是一个规律现象,学生家长不需要太担心。

  徐儿:我们可以在高原期做一些积极的调整,比如学习方法的适当改变,自我心理的调试、锻炼,可以比较快的走出高原期,不需要持续很长时间。不然一两个月都是这样的状态,那可能就会比较麻烦。

  主持人:节目最后我还想问一下翁校长,你对于无论是中考学生还是高考学生,最后你还想说一点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翁德仁:我想关键就是要树立一个信心,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次挑战,关键就是你要尽自己的所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来接受这样的挑战,不要退缩。

  主持人:要努力去接受挑战,是的。因为尹教授可能做高考心理咨询有很多年了,你在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中,还有没有遇到什么比较大的问题、困难,可以和我们的考生分享一下?

  尹幼明:考生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他这个学校里面,就是他已经是这几天都在家里了,最主要的实际上还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这个很重要。

  有的孩子因为,比如说一次考试,第一门课考回来以后,家长可能在这方面不太注意的话,问了,或者讲了一些不该讲的话,小孩子有时候赌气,就影响他下一步考试的成绩。所以在咨询过程当中,也有这样的,就是说在考试前几天,小孩子就是说,大人的话很反感,有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家,跑的亲戚家去了。这一段时间,还是父母亲的功课要做好。因为小孩子已经全身心都押进去了,关键是这几天要有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小孩子感到温暖,感到父母始终在关心他,那就可以了,不必要再给他什么压力。

  主持人:徐老师还有什么想对我们的广大即将踏入考场的考生说点什么?

  徐儿:我想对所有的中考、高考的同学说,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你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次挑战,相信自己,面对它,你可以把高考把握得很好,加油。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也给我们的考生和家长提供了这么多考试的心理咨询。相信今天的节目对我们今年的考生和家长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希望我们的考生在今年的考试当中,能够沉着应对考试,最后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