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宁波网的视频《对话》节目,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问诊出行难,共谋堵城突围。很多网友已经在直播页面下方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了,很多的网民都非常关注我们这期节目,尤其是非常具体的一些小问题,也都在直播页面下方以及天一论坛发帖留言了。在今天节目过程当中,如果您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天一论坛和我们中国宁波网今天《对话》的直播页面下方留言发帖,直接和我们的嘉宾进行互动。同时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87100000。

  下面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世伟。

  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副督察长、市公安局“三思三创”办公室副主任唐国平。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杨国胜。

  宁波工程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 教授 杨仁法。

  欢迎四位嘉宾的到来。在我们今天节目一开始,我先问徐局一个问题。现在当我们谈到宁波市的交通的时候,或者是说到我们整个交通建设当中的交通问题的时候,很多网民都给予了很大的理解。可能你们也有这样的一些感觉,宁波的市民对于整个的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还是相当理解的,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疑问,也表示一些不理解或者不支持。那么在这儿我想问一下,就是说作为我们整个公安系统,尤其是在我们整个宁波市大的交通环境当中,我们现在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是不是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或者说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或者是一些合理的安排?

  徐世伟:好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因为关系到民生,关系老百姓每天的出行,所以大家都很关注。虽然各大城市都有拥堵,但如何治理好,如何能够让市民顺畅通行,作为公安机关我们思考了很多。现在无论路况,还是规划,包括汽车的保有量,都变化很快。现在的汽车数量与五年之前相比较,翻了一倍还多。比方说2005年的时候,全大市的汽车保有量是32万辆,到2010年底已经到了88万辆,这还不包括摩托车。其中,市三区汽车保有量从12万辆增加到23万辆。2010年,市三区汽车保有量净增3.7万辆、增幅达21%,今年1、2月份,市三区汽车净增近6000辆,日均上牌860辆。这样的增长速度,外加又有轻轨在建造,还有五路四桥、街景整治,老百姓每天上班、下班、出行,确实比较难。

  这种情况,我们公安机关理所应当作为主力军来整治。我们公安局的局长也非常关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将市委市政府的精神贯彻好,关系到民生的问题解决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及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整治办法。

  比如说近期的,去年底已经开始了,到今年1月份、2月份,我们实施了两规范、两提高,就是说规范行车秩序,你开车的应该按照法规要求来开,要规范。规范停车秩序,不能乱停,该停哪里就停那里。两个提高,一个要提高民警的见警率,路上要看到警察,路堵了警察看不到怎么办?要看到。警察上了路要提高管事率,有警察不管事也不行。

  3月份,我们局里研究以后,觉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我们选择了四个区,老三区加上鄞州区,8条马路,再加上8个片区,叫八路八片区,作为先行的整治区域。这8条马路,我们是全方位的来整治,包括人、车、路、场、科技,人应该如何走,车应该按照秩序行。科技方面,我们交通的设施、交通的信号灯都要智能化。场站,一些停车场等,都要按照规范来,包括交通隔离栏。

  第二个我们在这八条路八个片区还要实施勤务制度的改革,最大限度的把警力用到路上去。比如说像原来各个基层大队,要管很多的事情,事故要处理,车辆要管理,另外还要宣传等等。有限的警力分散了,真正上路的警力就不多了。所以我们进行勤务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的把警察调剂出来,上路去管。

  通过管理,目的就是要先把这八条路和八个区块整齐划一,通过整治,使行停有序、疏紧规范。我们原来计划到这个月底要初步见到一点成效,使老百姓能够得到基本满意。这是一个初步的。在开展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考虑,疏堵保畅工作除了公安机关应该坚持不懈的抓、管以外,也需要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对此,我们已经形成了报告,向市委市政府要提出一些建议、建设性的意见,包括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建议,都已经报上去了,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

  主持人:那么可能在整个疏堵的过程中,要各个部门整体协调,还要加强市民的大力协助,才能做好这件大事。说到整个交通,尤其是公安系统在这方面做的工作的时,问一下唐书记,现在很多市民谈到三思三创的时候,我看有网友还提到了,从公安系统来讲,作为公安民警来讲,我们整个的自身管理方面,从前几年到现在来看,应该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更应该对公安民警的自身的管理,从这方面是不是也能够给我们广大网民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唐国平:好的,在三思三创活动当中,我们在全局开展了为发展护航的主题活动。通过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想,我们的民警强化警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夯实广大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着力激发我们队伍的活力,真正实现服从主题强调的,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么一个要求。努力为宁波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最良好的安定环境。

  同时第二个方面,我们正在开展的,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我们通过开门评警的大走访活动,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对我们公安建设以及队伍建设的一些意见、建议,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查找一些根源,改进我们的工作,实现党委政府满意和人民满意的这么一个目标。

  第三个方面,我们现在正在加强机关的作风建设,近期市公安局出台了五个引进八个不准,而且要求民警,每个人都要签订责任状、承诺书。签订这个责任状、承诺书以后,来解决机关的慵懒散和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

  第四个我们正在加强的,就是加强对民警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比活动。我们最近在全局开展了一个对外的服务窗框的五优评比竞赛的活动,通过这个五优,解决我们公安机关,尤其是服务行业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做到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事立即办,老大难的问题主动办,普通的事情要上门办。同时我们还注意从民警的一些细小的事情,来开展明查暗访。最近我们已经搞了三次明查暗访,就是特别是对公安机关在办事方面,在服务窗口方面进行明查暗访。而且要把督查的结果纳入到民警的绩效考核,也作为奖惩的依据,这样促进作风大转变、思想大解放、面貌大变化。

  第五,要加强民警的执法规范行为,因为我们公安机关主要是一种执法行为。首先我们强化了对应警场所的改造,该在哪个区域,按照办公区域分好。同时加强软件建设,制定了民警执法的细则和具体的操作标准,并且完善了执法的监督机制,加强了对民警执法过程的监督和执法环节的监督。这样真正的做到了严格、公正、文明、平和的执法环境,营造这么一个环境。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注意加强制度建设。在我们市公安局来说,最近对照四个一流的目标和要求,市公安局制定了机关的制度汇编,并且还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干部的问责暂行办法,对这些情况发生的一些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

  主持人: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说实话,我们公安系统不管是民警也好交警也好,其他的公安战线上的所有的同志,在很多人眼里看他们都很不容易。在他们日常工作当中,应该说有很大一部分都做得很好的。可是您说的这么多条例,在民警自身的工作上的一些约束或者是管理之外,我觉得是不是能够从思想上更深刻的去渗透它?因为有的时候,我们民警按照这个要求,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说交警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还要有一些东西,他只是按照规章,有没有能够让他主动的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主动的把工作更加的完善?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思想上的转变才能做得更好的一点。

  唐国平:是的,所以前面讲的,就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通过民警宣誓,通过民警教育,来调动民内在的积极因素。

  主持人:在这里我想刚才两位领导在谈到整个公安系统的一些工作的时候,杨支,您可能,尤其是这两年来,接到的、听到的,或者是每天接触到的问题是最多的一个。尤其是在整个交通大建设、大交通建设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的时候,可能我们需要去借鉴一些别的城市中的好的经验,然后来破解我们的城市中交通存在的问题。可是当我们真正实施起来,可能并非我们想象的,或者想借鉴就能借鉴得了的。所以我想请问一下,目前我们城市当中究竟存在哪些非常难的问题?这些难题,或者说你所看到的这些难题,真正亲历的一些难题,有没有不好解决的,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杨国胜:我觉得从事交通管理来说,特别是近期,我们对交通拥堵问题是非常关注的。从我们全国目前来看,几个大的城市都是相对来说交通流量大量增加,拥堵的城市也不断涌现。北京采取了限制车号上牌,上海拍卖车号上牌。我对宁波目前的拥堵评价,是时段性、区域性,还有一个气候性的拥堵情况。主要还是集中在上下班的高峰或者一定的区域上,像目前的联丰区域,包括市中心的北大路,轨道建设附近的区域,还有气候也是集中在气候的变化中出现早晚高峰的压力。

  其实对交通拥堵的问题,刚才讲去年我们市三区机动车上牌是3.7万辆,我昨天算了一下,每个车辆长大约5米,那从头排到脚要180公里。从环城西路到世纪大道,总长还不到10公里,那三个车道要填满。这还不包括外来的车辆进入宁波市区的。

  所以要解决宁波交通拥堵,压力各方面都很大。要缓解,我们公安交管部门也在努力,按照我们的职责去严格执法,去规范停车行车的秩序,这是我们要做到的。我们目前缓解交通方面,对其他城市也有借鉴。比如原来出台的错时上下班,校车班车等等措施。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并不只是出行难、停车难,还有行人的出行难。所以我们这八条路整治当中,首先行人要走的,我们要保护起来,把人行道的停车都让出来,让给行人走。

  现在停车难问题比较突出,我们23万机动车,停车位我们排查了才十几万,还有十多万的车辆意味着就要停到支路上马路上,所以停车难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

  主持人:这个停车难的问题,真正的归属到我们交警部门管吗?还是要多个部门才能解决的问题?

  杨国胜:是这样,作为交警部门首先要规范停车,哪些地方能够停车的,规范起来,哪些地方不能停车的我们要严格执法。现在政府也很重视,比如大力建设公共停车场,还有开发利用一些闲置的停车场,像海曙,我们片区的那个地方,原来闲置土地有的,平整一下又解决一些停车位。解决这个问题要政府各个部门去联动,去想办法,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包括公共停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其实停车场是这样,应当以单位配建、公共建设为主,道路停车是次要的,因为毕竟是有限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不知道交通部门是不是能够解决?比如现在某些单位的停车场,白天的使用是非常高的,而到晚上里面就空了。但是在这样的一些单位旁边附近有很多的小区,他们没地方停,可能就要停在马路边上,是不是能够社区和我们附近的这些单位的一些停车场能够进行一些沟通,比如说晚上我停在你们车库里,可以交一些费用或者怎么样,白天就开走了。因为我看到北京采取这样的办法,小区旁边的物业大厦,白天是满的,晚上就开走了,小区的车可以停在这里。

  比如工商联原来这幢楼,在光大银行后面的停车库,还有新兴大酒店下面也有一个停车库,就是非本单位用车不能入内。这个地方的停车位是非常难找的,但是他这里面是空的。还有几个,大概是劳动大厦这里面,很小一个停车库。别看小,有时候也是空的。是不是能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比如经过我们某一个单位去协商,这样停车难会有一点点的缓解,可能不会很大。

  还有一些物业的地下停车库,使用率可能还不到百分之六十、七十,因为有些人买了车库没有车,停车的地方就闲置下来。能不能把这些可以停车的地方利用起来?

  杨国胜:这个方法北京,特别杭州,我们也学习过的。其实我们也一直在酝酿。因为有个前提,要企业是自愿的。

  主持人:最好有一个部门去沟通一下。

  杨国胜:我们辖区的大队也尝试去沟通过,这也是一个方向,是缓解停车难的好方法,但是这项工作的推进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顺利。

  主持人:徐局,这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去努力?

  徐世伟:是的,因为关系到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和小区。刚才主持人讲的,这确实是事实,空的地方空在那里,停不下的地方停不下,造成资源浪费。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安全问题,单位的利益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这个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但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我想今后还是要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

  主持人: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因为空着也是空着。

  徐世伟:我们会积极主动的向有关部门,向政府建议。

  主持人:唐书记,您也是三思三创工作小组当中的,能不能通过这个活动把这个问题反映到政府层面,通过政府层面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

  唐国平:是的,停车难、出行难是群众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就像徐局长和杨支讲的,有些单位在实施过程中,他们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安全问题,我们公安已经跟有些单位联系过了,他们就提出一个安全问题。就是老百姓,这些车子都停在我的大院,我大院的安全怎么办?负责这个大院管理的部门,他们有压力。

  主持人:看来这个可能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个很合理的一个方案,然后提交到我们政府部门,然后进行实施才可能。我想问一下杨教授,您在这方面,整个交通的疏堵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我们怎么借鉴别的城市的好方法,您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能不能谈谈您的想法?尤其是停车难、疏堵这方面的情况。

  杨仁法:非常感谢主持人给我这样的机会,我来自于宁波工程学院,这几年来我们交通研究所也承担了像轨道交通、南站枢纽改造、东站、街景整治等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等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我们每个季度还会对整个中心城区的一些主要道路、卡口的交通流量状况进行监测,定期的发布相应的监测报告。所以对宁波的整个交通问题,我们学校里面也非常的重视,也是将这个交通的学科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在进行建设,包括一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等等。

  那么关于刚才几位嘉宾讲到了宁波整个交通拥堵的问题,确实,尤其是这两年随着宁波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开始轨道交通全面建设以来,有很多重大的交通工程项目同期在开展,对本身宁波的整个道路交通,本身压力就比较大,更加的增加了压力。老百姓也深切体会到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

  那么我个人认为,停车难、交通难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我们宁波的问题,实际上它是整个全世界城市的通病,尤其是大城市。也可以说,从我们学术界来讲,是一个难以根本解决的一个城市病。

  主持人:但是我们很多的人在谈到交通拥堵的时候,很多人会拿我们宁波跟香港比。

  杨仁法:对,是这样的,尤其是国内,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而且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处于我们的整个的,私人机动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导致我们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像我们宁波、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实际上目前来看,包括我们宁波的有些,像余姚、慈溪,一些县级城市,整个交通拥堵问题也已经非常的严重。

  我们也经过分析,我个人认为,导致交通越来越严重的根本性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三个高。一个是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超速的发展,就是非常的快,太快了。像刚才徐局、杨支也讲了,老三区一到3月份就净增加上牌的数量,9千辆,平均每天860辆。刚才算过了,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的话,整个路网的供给、停车设施的供给,不可能跟得上这个速度。像宁波是这样,北京更加是这样,所以北京就是强制性的出台了限制上牌的政策。据前两天报道,就是28:1,申请的人员跟实际拿到牌的人,是28个人申请才有一个人能拿到牌。

  还有一个高是使用强度高,一般的私家车平均每一年的行驶里程是1万5到1万8的里程,这比国外很多发达城市是高得多。

  第三个是这些车子都集中在很小的范围里,单位面积上的交通流量压力比国外的很多大城市高得多,密度大。

  导致这三个高,其实有四个低。第一个低就是私家车、机动车的入门门槛低,购置成本、前置条件,这个跟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也有关系,鼓励我们汽车消费的政策也有关系。一些小排量的汽车,只要4万块钱、3万块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前汽车的消费是作为奢侈品,但是现在就变成很多的老百姓都可以消费得起的,而且很多家庭不只一辆、两辆,甚至三辆车。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使用成本低。尽管我们现在的油价在不断上升,但是我们停车的收费等等的费用加在一起,使用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市民,整个绿色出行、环保出行的意识比较低。因为我们中国人原先是穷人出来的,现在我有车子了,我怎么都要去开,而且有极端的例子,可能一百米、两百米,我家里出门打个酱油,可能也是开着车子出去了。所以就没有这种意识。

  另外一方面,我们替代的,我们现在要鼓励你买车,但是鼓励你少开车,鼓励你车子不要开到市中心去,开到郊区去。但是我的上班、上学、出行必须要有交通工具去解决,我们替代交通的方式,服务水平很低。我们的公交,要等的时间很长,乘坐的舒适度很差,便捷的程度也很低。所以老百姓没有很方便的使用,导致形成这样的情况。

  所以城市交通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我们去年,我在去年向政协提案上,我也提到了,实际上要解决城市交通,包括宁波,不能仅靠某一个方面。今天我们在座的都是交警部门,因为交警部门是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就像徐局长讲的,管理部门是我怎么样能够利用最高效的手段和一些技术的手段,能够发挥它的整个的运行的效率,维护比较良好的交通秩序。但是本身这个城市的发展、道路的规划建设、公共交通的发展,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交警部门的管理,就是说我交通秩序管理部门能够做得到的。

  主持人:没错。您说到这个问题就像徐局说到的,有些网友说我们老三区就像一个大工地一样,那交警部门就是维护工地运行的公安人员。您说到三高,原来一说三高就是人身上的三高,没想到城市也有三高。这三高其实就是您说的四低造成的,不知道今后,徐局,有没有可能宁波早一点实行从四低方面入手?比如准入门槛逐渐的提高,比如说上牌,因为现在,北京和上海这方法我觉得已经晚了,早做就不会这样。宁波是不是可以提前预见性的,从私家车的购买,或者是整个通行方面,开始早一点做现在北京和上海做的这种办法?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说限牌,现在错时上下班已经开始了,单双号,现在北京据说又开始恢复了,原来就是单双号出行,现在这样好象不太合适。那能不能实行其他的方法,比如上牌?

  徐世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个打算。至少作为我们公安机关还没有考虑。参照大城市的做法,北京、上海,包括杭州也没有开始。摇号产生号码,对我们这个城市来说,可能我们的市民们一下子也接受不了。

  主持人:慢慢来。

  徐世伟:早些时候,本来想出台一个停车的管理办法,一个条例里面讲到了如何来控制,实际上意图是想控制车辆的增加。就是你去上牌的时候要提供停车位的证明。这个征求群众意见,征求各方面意见以后,就否定掉了,因为承受不了。我想就目前来说,这方面的考虑还没有。

  主持人:还有,这里网民问到几个问题,在之前我们做这一期节目的时候做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题目就是您最关心哪方面的交通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违章停车的问题,还有公私车罚款待遇不一,还有红绿灯不按车流量设置时间的长短。在这里特别强调的就是有些地段,比如向北的方向车流量非常大,但是同样也跟向南的方向是一样的时间长短,往往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市中心的一些行车特别高峰的这些路线上。还有就是标志线不清楚,再有道路出口太多,影响车速。另外老百姓特别关心的几个问题,还是道路出口太多、红绿灯不按车流量设置时间长短,这两个问题是受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我知道红绿灯时间长短的设置确实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不知道各位领导是不是有发现过?杨所长,您有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再有标志线不清楚,现在道路规划时候,发现有些路,比如原来是直行的,可能突然画了一个转弯,又可以直行又可以左转或者右转,看不大清楚。或者原来又可以直行又可以右转,但是取消了,却又存在一些印迹,不是很清楚,这个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过?

  杨国胜:信号灯的问题我们一直是使用澳大利亚的系统,全电脑自动控制的,根据流量自动调节,整个系统设置好。近几年可能遇到一些工程施工,流量测算是靠下面的红外线感应的,一施工感应系统就断掉了。这个感应是在地面的。

  杨仁法:有些调节功能就没有的。

  杨国胜:我们也发现了,科技处每天在指挥中心,把整个区域的信号灯,现在很多都是人为设置。比如白天流量大,设的时间长,晚上6点半到7点就减下来,电脑里面输进去。包括礼拜六、礼拜天。这个我们已经整个城区在排摸。但是不是全自动控制,可能会造成信号灯有一点不太科学。不过整个高峰的时候,我们民警如果在的话,会根据实际流量变化情况通过指挥中心加以临时调整。

  标志标线是这样,原来有的标志标线可能五六年了,现在道路变化,包括施工改道都很多。现在发现几个问题,一个是原有的地面标线很难清除掉,因为上线用的是热漆,除去很难。这点我们也看到了,如果确实因为这个原因发生违法,我们会给予警告教育。

  我们目前设置的八条路,所有的标志都清理清楚。所以我们现在是八条路先做好,有些是陈旧的,有些是树叶遮挡的,都把旧的清理,弄清楚。现在我们在国标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人性化的诱导内容,比如会指示哪个方向有停车场,这样的诱导标志我们会大量增加。

  目前正处在一个调整的过程,相信过一段时间整个区域会慢慢改善。

  主持人:在整治的过程当中,说老实话,可能有些市民挺冤的,明明看到标志线可以直行,前面又出现一个转弯。以前是可以右转的,现在不能右转了往往就这样违章了。这种情况可能不太能被我们的老百姓接受。但是同时反过来想,刚才您不说红绿灯设置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刚才说感应的东西是在路面上。

  杨仁法:每个路口都有感应器。

  徐世伟:红绿灯时间的问题,为什么车子少也是那么长时间,车子繁忙也是那么长时间,应该快的地方短,慢的地方长。确实,红绿灯的设置应该是分秒必争,一秒钟很多车子就过去了。这是一个科学性、精细化的问题。

  主持人:确实,这个问题不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应该早说。很多人都质疑交警在干什么?红绿灯设置明明不合理。原来还有这样的原因。

  刚才说到标志线的时候,有网友的留言,我觉得代表了很多网民和市民的看法。他叫“有车开不动”,我们很理解交警很辛苦,有很多无力的地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能理解,但是有些我们实在不能理解,比如现在很多条路段本来是双向两车道的,偏偏一侧弄了一排咪表,来往的车辆只能不得已违反交通规则,同在一侧行驶。这种情况你们应该是知道的,否则你们有愧于交警。另外路牌的问题是不是归你们管?如果归你们管,请各位领导亲自开车走一走,乱七八糟的指示牌,或者路段上很迷惑,哪里能转不能转,真的搞不清楚。本来可以转弯的地方突然不能转了,让人不得不违章。最后说到了,赞宁波大交通建设,叹宁波交通建设不人性。

  还有网友说,交通灯设置得太滑稽,把整个的红绿灯的现象拍下来了,这个路段我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单凭打印出来这个照片,我看不大明白怎么回事。是不是请哪位嘉宾回答一下?

  杨国胜:一个交通组织的问题,根据我们现在,刚才你说的像香港,香港很多的单行线就在支路上,我们现在宁波在主干线搞单行线很难组织,像中山路、药行街不能组织。支路现在比较窄,要打通,而且秩序比较乱。当时我们就想到了,包括今后一段时间,去年我们在海曙几个路段搞了单行线,目的一个是为了道路的畅通,两辆车交会都困难,我们就搞单行线。另外是安全,学校、居民出来,单一的方向,比较安全。还有就是解决老小区周边支路的停车问题,一个方向搞了,另一边可以解决一些停车问题。

  但是总的把握,两个双向交会的,我们肯定没有双向设置停车位。

  主持人:他也是说的一侧。

  杨国胜:我们的标准是这样,尽量单行线设置停车位,另外道路宽于10米的,我们可能会考虑两侧停车。因为停车位两米一个,剩下还有六米,留下四米的机动车,两米的非机动车,这个应该也可以解决。当然这个停车问题如果是非常突出的地方,我们尽量设置两边的停车位。总的我们今年一个设想,一个是支路上的单行线,微循环打通,在支路设置停车位尽量不影响正常交通,因为国家规定9米以上就可以两侧设停车了。

  主持人:是整个的宽度还是一侧的宽度?

  杨国胜:总的宽度10米,而且保证是在单行线,单个方向走的才能两边设停车位,两个方面走的绝对不会设。

  主持人:那么乐购前面这条路,是属于两边都可以设咪表的吗?

  杨国胜:这边我们只会设一个侧面。

  主持人:是两边设的。这个地方经常拥堵,堵得非常严重。

  杨国胜:所以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在整改,接下去这个地方也可能是单边的咪表。

  主持人:这个几乎是,每次只要有我们交警部门的人来我都要呼吁一遍,每次做节目我都要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存在很久了,很多网民都提到。还有一个地方请问一下,在医院后面,县学街,这个是单向行驶的,我知道的。单向行驶还存在,有网民说,既然单向行驶,那原来是不用单向行驶的,最早的时候,中间还有一个实线在中间。有人说,如果是单行线的话,干脆中间就不要画线。另外在县学街这条路本来就很窄,第一医院在改建,后面的围墙外面停了一排车辆,这个地方一没有咪表,二从来没有人管理过。所以这个地方是经常拥堵,就是那么一小段,经常堵在这里,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经常的。

  还有我们报社旁边这个水产大世界,后面这条路不是主干道也不是支线,经常堵得一塌糊涂。

  还有一个地方,在电业局对着的这条路,往天一广场走,在开明街对着的这条路,叫什么路一下子想不起来了,那里有一个往天一广场走的路,它不是主干道。

  杨仁法:单行线,跟轨道配合的单行线。现在不能进,只能从西到东。

  主持人:比如从鼓楼出来,开明街一直往前走,往中山路这个地方走。那么到了这个路口,我要弯进去,现在不能弯吗?

  杨仁法:对前面一段可以弯,因为前面有一个小区,所以前面的道路也比较宽,所以是双向的。到了那个小区门口以后一直往西都是单行线。

  主持人:这个就是金领汇,往天一广场那里走,这里不是单行线,但是我不会看,这个路宽到底多宽,这里有咪表。

  杨国胜:现在已经取消了。

  主持人:这个是到天一广场地下停车库的地方,后边这条路上,我自己在这里开车过去的时候,发现它不是单行线的,但是在右侧是有咪表的,有咪表的时候,我如果从这个方向过去的,肯定是在反方向行驶的,或者说一半的车在这边走过去。所以说,我是个人觉得,这条路是肯定不合理。

  杨国胜:金领汇这个停车上右边的咪表已经取消了。但是南北走向的这条到中山路这条,到国购面前这条还设着。

  主持人:这个大概有一个来月的时间。

  杨国胜:县学街这个地方也是考虑到第一医院,大量的病人,要不停就停到小区里面,居民也有意见。这个我们也是不处罚他,但是要劝导他,我们要加强一些管理。

  主持人:还有去年原来毛市长来做节目的时候,大概有四五个网民同时联名发了一个帖子,就是县学街后面陶家巷,这里是老区,整个小区里面的老人,找了很多的物业的,没办法,他说很多的车都停在家门口,下了楼就像停车场一样,后面是收费的停车场,前面不是停车场也是收费的,整个小区里面就像一个收费的停车场,一些老人,一些推自行车的,根本就进不去。呼吁了很久,我知道这个还没有解决。我也想把这个问题提给各位嘉宾。我也知道大家对交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解决,有些小的事情还是要解决的。

  还有一个问题,徐局也好,唐书记、杨支都提到的,刚才我们说到的一个,八个路段的整治,这个八路八片区到底是指哪一块?刚才说得不是很详细,具体怎么在做?只是中心的八个路段吗?还是哪八个片区在整治?

  徐世伟:八个路段、八个片区,海曙是和义大道跟解放路,片区是孝文和市政府。江北是大闸路和槐树路,片区是大剧院跟老外滩。江东是彩虹路和中兴路,片区是华侨城跟贺丞片区。还有一个鄞州有两条路,一个是天童路,一个是钱湖路,两个片区一个是南苑环球片区,一个是在鄞州第二医院片区。

  四个区八条路八个片区,报纸上都登过。

  主持人:我们是不是能够在我们网上,比如说到时候,可能现在三思三创办在做这个事情,断头路整治的情况都会公布出来,到时候这个八路八片区是不是也可以在网上公布,让网民有一个期待性的看着,现在差不多了,以后再到鄞州区上班的时候就不用那么久了。

  徐世伟: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这样。这八条路八个片区从3月底开始调研,到4月初开始动手,我们局长就带着我们,包括城管和其他部门,就是走,我记得我跟在后面,有一天下午整整走了三个小时,就步行走,就看这个地方应该拦起来,这边人行道走不过去,都停着车子,应该怎么隔离,车子应该怎么停,红绿灯怎么调整,标志标线怎么调整让人家看得清楚。有好多,提了八项要求,包括设施的建设,包括科技的应用,包括道路的管控,还有停车的管理,还有勤务的配置、事故处理、公共管理,还有宣传引导等等。目标要达到什么呢,有六个具体的标准。第一个,路面见警率要提高,在路上可以随时随地看得到。

  第二个,畅通度要提高,比原来要通畅得多,比如本来要等三四个灯次才能通过,现在等两个灯次就可以通过。

  第三个,不管这个路上、这个片区的车也好人也好,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法规明显提高,规范了。

  第四个,设施要完善,不要让老百姓看不清楚,该怎么指示就怎么指示,要一目了然,要清楚。

  第五个,我们的智能化水平,我们的灯控为什么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作用很明显,或者已经在用,但是我们更加进一步的使它智能化,达到最大的限度。

  最后一个,老百姓的满意度要提高。

  主持人:您说到这些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要问您一下,不知道问您合不合适。现在整个大交通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我们交警的执法,我觉得确实带来很大的压力。可是有一点网民也提到了,我们现在本来宁波的交通建设就面临着很大的阵痛期,那么在这个阵痛期的时候,我们街景整治是不是能够跟整个交通建设,能够错时一下?比如说您刚才说的老三区就像一个大工地,我们交通建设是一个大工地,还有尤其是这一段时间,很多网民我发现提问题,说得可能是比较偏激一点,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们说得非常对,单从我们报社出去的时候,就在我们对面,手机大卖场这个地方,已经拆了很久了,一直在建设。当有些树叶飘下来的时候,就感觉一个城市很颓废。

  再有很多路,现在整个地皮刮起来重做,延街的绿化带也在整治,正好和轨道交通建设撞在一起,你们的压力大,老百姓的意见不可能下来。所以这样的问题存在的时候,我们有办法解决吗?或者和哪个部门说,还是一定要通过政府层面才能把这个事情协调得好?因为这个确确实实,我前两天听一个朋友说,他很久没到宁波来,他说这次来宁波怎么觉得这么脏?灰尘特别大。我们自己也有感觉,这个问题可能提给各位领导不合适,但是我觉得,唐书记,您现在在三思三创办工作,这个问题能不能说一下?

  徐世伟:主持人提到这个问题确实是现在网民比较关心的,我在网上也在看,对交通管理也好,对城市建设也好,什么反响最大。我看了以后,应该说网民对街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都是赞同的,问题是有几个工程,刚才主持人讲了,交合在一起了。轨道交通是解决出行难的问题,缓解交通的问题,造成后是很伟大的工作。街景整治好以后,肯定是使宁波美丽的,都是好事。但是好事前面也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市委市政府定下来要整治的。

  作为我们公安机关,会在他们建设的时候,花最大的力气把交通组织好。本来拥堵的,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有效组织,能够让它更灵活一点,更完善一点,使老百姓感觉交通更畅通一点。

  主持人:这个问题确实,可能我今天提出来不是很合适,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谈到交通的时候,说到某一处的交通,大家跟贴的人都会跟在后面说,说着说着就说到这样的情况。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几位领导和嘉宾能帮忙把这个问题反映一下。

  还有唐书记,作为公安队伍来讲,现在整个素质都有所提高,而且是不小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希望在某一个层面上能够让我们公安队伍建设得更加完善。从我们广大的老百姓方面,应该如何更好的监督公安队伍的建设?

  唐国平:应该说加强对公安队伍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公安来说,这支队伍比较庞大,人数比较多。刚才主持人也讲了,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大家也是比较辛苦。但是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也可能有一些瑕疵,有一些问题。那么在这个工作来说,我想加强对公安队伍的监督,首先我们在前面这段时间,前几年我们都有的,我们市局聘请了24个特邀监督员。我们交警支队也聘请了25名警风监督员。在去年我们又进行了98名的两代表一委员的中层干部的结对联系。通过这些方式这些形式来加强对公安队伍的建设,通过他们定期的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来了解社会各界和群众对公安的反映。

  同时加强对公安队伍的监督方面,我们监督的渠道也比较多。通过110也可以加强监督,有什么情况通过110跟我们反映。同时我们在政府的公安网上有一个局长信箱,在交通管理网上有支队长的信箱,在富民网上有交警的微博。另外我们还有信访,这些部门都可以反映对民警的管理,或者执法过程当中的一些情况。

  主持人:我为什么问您这个问题呢,就是说我们市民如何来监督我们的公安干警的工作。有一位网民提到的问题我也想在这里跟您说一下,对于这样的事情能不能告诉我一下该怎么处理。比如有网友提到,今天我上班,开车沿通途路由西向东准备上庆丰桥行驶是靠右侧的机动车道。这时候看到一辆车没有上牌,从非机动车到上驶来,硬要加塞,没有得逞。我看到开车的是警察同志,我想问如何可以这样开车?这位警察同志下车未做道歉,却大爆粗口,我没有理由示弱,于是拨打了交警电话。由于是上班早高峰,为了不影响交通秩序,我在空旷处停下,他也一并停下。这时候他已经脱下了警服,又说了很多粗口。这些公职人员的交通违法行为就是需要我们这些吃饱了撑着了的人管一管,而且越多越好。当时我还说了让他等交警来,警察同志似乎预感到不利的后果,想溜之大吉,我又索要身份证号警号,他当然不给,把警服翻了翻,盖住了警号。这个事情我也向先后到达的交警和派出所民警进行了反映,正在等待结果。作为最能够体现公职人员形象的警察,当然是需要我们社会公众去监督的。

  像这样的情况,应该是我们公众监督的。我们已经监督到了,这种情况的话,警号也报出来的话,我们会处理吗?会怎么处理?

  唐国平:首先这个民警的这种行为,从这个网民反映的情况,他不是开的警车,是私家车。作为我们公安机关来说,公安部有警车使用管理规定。民警在没有紧急情况下是不能有这些行为的。民警的这些行为其实是违反了交通安全法第75条第1款第3款,应该处100元罚款。

  这里我要说的,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出现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应该。而且我们公安民警应该模范的遵守交通规则,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带头人,作和谐文明的先行者。而我们民警这个行为与他的身份,与我们宁波文明城市建设以及我们公安民警的要求,都是不相符合的。对于这个网民反映的这个情况,我们要做详细的调查、核实,核实以后,首先要对这个民警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同时还要责成所在的单位对这个民警进行教育和严肃处理,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主持人:相信刚才唐书记说的这个结果,一定会严格执行的,我们也期待让这个网民得到满意的答复。

  在这里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想问各位嘉宾,我们现在在网上,在节目进行过程当中也看到了很多的网友在不断的提问,问到了整个关于交通建设,还有整个交警、路段改造以及给我们出主意的这样一些帖子和留言,在这里因为时间已经超出了十多分钟了,我们今天的节目暂时先到这里,问题我们再回去梳理。

  徐世伟:我再说两句。我非常感谢宁波网给我们公安机关这样一次机会,能够面对面的跟网民朋友做沟通、交流,这样面对面的听取广大网民朋友的建议和意见,非常好。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刚才讲到的,这位网民提的意见,对我们民警的监督,我感到由衷的感谢。如果广大的网民朋友以及广大的市民都能够站出来,敢于同违法的驾驶员,不管他是民警也好老百姓也好,都能够大胆的指出来,大家都这样去做,不难想象,宁波的交通状况肯定会好的。要敢于管。

  反过来,我们这位民警,不管他出于何种目的,有关单位核实情况以后一定要严肃处理,给一个交待。

  也希望广大网民继续关注交警管理工作,让我们大家为宁波的疏堵保畅做出努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今天这档节目也非常感谢四位嘉宾,虽然说很多问题没有回复,但是节目之后我们把这些问题整理完了之后交给几位领导,有些问题该怎么样解决,相信我们的网民一定能看得到这些问题已经在处理或者马上或者即将要处理的。在这里我也代表所有的网民感谢四位嘉宾的到来。

  在这里也欢迎各位网友在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看中国宁波网的《对话》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