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尘):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宁波网2011两会系列之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在这里,各位网友有什么样的问题想咨询了解的话,欢迎您登录中国宁波网的天一论坛发帖留言,也可以在直播页面下方的留言区把您的问题留给我们。我们今天请到三位嘉宾,也会及时在节目中与您互动。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天的三位嘉宾:宁波市政协委员周海宁、宁波市政协委员池逊、宁波市政协委员许跃军。

  今天三位来到我们直播室,在谈到今天这个主题的时候,各位网友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想要咨询、了解,我也看到一些网友提到非常具体的问题。在过去我们也曾经谈到过类似的一些话题,说得都差不多。有些网友更关注的是我们这座城市中一些很细小的信息化城市的建设,还有一些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如果您在方面有什么问题,在节目中没有及时回答的话,也可以把问题留给我们,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转达给各位委员,希望通过他们把这些我们想说的,或者说想把这些问题提到两会的都一一传达过来。

  节目一开始,问一下许主任,对于整个智慧城市,对于这个词大家都听了很多了,先问您个人一个问题,您个人心目中,智慧城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许跃军: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是一个比较新的发展的概念。现在应该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或者业界认可的这么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这么一个说法。

  一般来说,就包含了三部分的内容:互联网、物联网和有智慧的人,组成的这么一个有机体。最近我看到一个比较好的权威的说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智慧城市是在全球信息通讯技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实施信息与知识的有效应用,志在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这个定义是我至今看到比较全、比较好的一种全面的说法。

  主持人(王尘):智慧城市的建设,池处长是不是介绍一下?

  池逊:智慧城市的提出是去年下半年,从世博会的论坛在宁波召开以后,我们一百多位专家齐聚宁波,共同探讨宁波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在这么一些专家的建议、研讨过程当中,大家思想上迸发出火花,就是对于宁波将来,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这么一个新的概念。

  这个概念提出以后,我们局里也是反复研究,也倾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想法和建议,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制定十二五期间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规划。在这个里面,我想主要的工作任务,因为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多,我想把主要的四个工作任务,这里给网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我们要推进智慧城市的应用体系建设。这个主要是关系到我们政府的一些管理,还有我们服务人民群众的一些品质,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依靠什么样的管理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等等。这个方面就是我们选择了十个应用体系的建设,作为这次工程的一个示范。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示范,带动其他领域朝这个方向发展,这是第一个工作任务。

  第二个工作任务,智慧产业基地的建设。我们确定了六个方面的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其中有网络产业基地、软件研发基地、智慧装备、智慧服务业等等,总共是六个体系。因为智慧产业,我们的理解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我们本身的智慧产业,就是新一代信息产业,这个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我们通过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这个产业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想依靠信息技术来提升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把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这个方面主要是产业这一方面。

  第三个是基础设施,就是说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老百姓能够用上什么样的网络,能够有什么样的设施来支撑我们这些体系,这个就是说,现在提出一个比较好的概念,就是要随时、随地、随需,构建这么一个泛在的网络,让大家更方便快捷地使用网络。

  第四是提高居民应用信息化的能力。这个也非常重要,因为有再好的体系、再好的措施,最后落脚下来,都是希望我们的居民能够用上它,最后才能见到实际的效果。

  主持人(王尘):刚才说到智慧城市的时候,网民在节目开始后又有问题发来。这里有这样一段话,说到智慧城市的时候,有网友说未来是信息的世界、高科技的世界,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的利用都是硬性指标。周主任,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着力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周海宁:我想刚才说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从专业角度来讲,应该首先打牢智慧的基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作用的,是无法持续发展的。目前来看我们信息化的基础,首先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这是一个基础的工作要做的,还有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的标准体系。这些基础工作不做好,信息共享无法实现,智慧城市也无法建设。

  第二是应用新技术,现在物联网、云计算这些新技术非常多。如何不被技术牵着鼻子走,而是切实把信息化应用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作用,而不是说由技术来引领,而是由应用来引领智慧城市的发展。

  第三,实现智慧城市要因地制宜。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现在很多是政府主导的,由上而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发达国家很多是自下而上,市场技术进步而引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宁波来看,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政府起引导作用,企业、民众在智慧城市建设也要积极参与其中。

  第四,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现在也是信息化2.0时代,也是新的十年,信息化大发展的时期。实际上我们在讲智慧城市建设,也就是现在智慧城市建设,讲系统的比较多。但是实际上更大的智慧是怎么样实现机制体制的转换,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主持人(王尘):刚才三位都谈到了对智慧诚实的理解和相关的信息。说到智慧城市,很多人都认为,一个智慧城市的产生需要有智慧的人,智慧的人为城市创造什么样的智慧,这个城市体现出的智慧才能够衡量这个城市是什么样的。

  有位网友之前有留言说到,智慧城市我个人有一个想法,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些ipad和3G网络推出之前,手机从大哥大到现在越来越做越小,现在又越做越大了,因为网络的一些功能,让电脑被手机替代。以后是不是一机在手万事不愁了呢?

  池委员,我们之前也谈过类似的问题,追溯到十来年前,大哥大很大的,现在手机越来越小。从这样一种变化,像这位网友提到的问题,会不会真的有一天,一个手机在手里,什么事都做得到?

  池逊:我个人认为,现在手机的发展方向,是向越来越大发展。因为它集成了很多的功能,把所有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集成在一个手机里面。而且现在可能简单的应用手机,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但是在未来,特别是3G网络普及以后,手机可以做工作,甚至带着手机出差,可以在手机上批阅文件,也可以在手机上处理信息,也可以在手机上,比如说一出门就查询信息,比如我查询要到哪里去应该怎么走,等等。

  还有包括交通情况是怎么样的,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路最方便等等。

  所以我有时候也在想,有时候我们也被手机所奴役着。有时候我想,有一天手机没有了我该怎么办。

  主持人(王尘):不用说有一天,就现在手机没带的话,会觉得真的很纠结,想办法回家把手机带着,真的成了比吃饭还重要的事情,好像没有手机就无法工作和生活了。你说的很好,我们已经被它奴役了。

  许主任,我也想问您一个问题,在生活当中,我们看到的一些智慧城市当中所体现出来一种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的理解,比如说小区里的摄像头,还有市民卡、公交卡,还有银行ATM机使用的卡,等等,是不是都可以说成是智慧城市中的细小体现,还是它是智慧城市以外的东西?

  许跃军:应该说智慧城市的内容包含很广很广,你刚刚说的是几个具体的例子。我前一段时间看到说,有些小区在试行电瓶车防盗。

  主持人(王尘):怎么个防盗?没听过。

  许跃军:方法就在点评撤离植入一个芯片,在你的钥匙里也植入一个芯片。当这两个芯片同时通过一个门的话,当然这个门是比较特殊的,有信号感知的功能。同时通过一个门就不会报警,可以顺利通过。一旦车和钥匙分离了,被人偷了,这个就出不去了,一出门马上叫起来了。这是很实际的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当然里面还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比如说车子如果速度很快的话能不能感知出来,技术还有一些问题。但是这总是一个方向,就是要解决电瓶车防盗,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动了非常多的脑筋,我记得前一段时间,在车上把招牌喷得大一点,说车是什么小区的。现在方法想了很多,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我想如果用智能化的方法,用物联网技术去做的话,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主持人(王尘):还有摄像头,它不仅仅能帮警方抓住嫌疑人,还可以震慑想偷东西的人。不知道三位更了解这个信息,在宁波市安装摄像头的普及率究竟怎么样?

  许跃军:我去年曾经提过一个提案,关于加强视频图象信息系统的管理,这么一个内容。也就是说,据我了解,宁波大概现在装了有10万个摄像头,直接公安部门掌管的大概有2万个,其他大部分是企事业单位自己安装和小区自己安装的,没有纳入公安的实时监控。这些摄像头安装以后好处是很明显的,比如现在公交车上安装了,但是数据好象不是太完整。

  因为这个事情就是说,全国很多的地方都已经立法了,就是对于视频图象管理信息系统都进行了立法,一般都是政府规章的形式或者政府令的方式发布的。这一块,我们还没有。我今年还想继续就这个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这个现象有所改善。

  主持人(王尘):确实是这样,很多其他城市也有这样的现象,而且是很普及的现象。就是在一些工厂和小区里都安装了摄像头,但是有些是虚摆的,真正去看的话,没电的,停了很长时间的。前面我看到宁波一个工厂里面,发生盗窃的时候,公安局相关的人员去调这个系统,有监控,去看看,说我们整个系统坏了很久没用了。这时候才意识到有多重要。

  有时候,就像防贼一样,不是贼天天来,万一来的时候怎么去抓他,怎么去防范他。

  谈到智慧城市,之前和周主任也说到,智慧城市,字面上说起来好象是一个虚的东西,从一个市民的角度理解,智慧城市如何体现在普通市民的生活中?

  周海宁:比如现在居家养老的问题,大家非常关心,智慧社区建设可能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家庭对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因为社会老龄化非常快,宁波也是进入老龄社会这样的情况。怎么样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建立以社区、家庭、社会三者结合的智能社区呢?现在智慧社区的建设可以通过一种专业型的移动呼叫终端,通过很简单的按键操作,可以24小时和110、119、社区人工关怀中心或者医院,甚至老人的子女、邻居,24小时可以实时的,很简单的,通过移动终端的建设,可以对独居的老人实施24小时的人工服务。

  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连接物业公司、煤气、社区助老员,这样可以把整个社会资源一起为老人服务。宁波目前应该有数万的这样目标老人,可以惠及十几万的家庭。我觉得,像这样的建设,智能社区、智慧社区的建设,可以实实在在的惠及宁波的老百姓、宁波的家庭,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另外还有像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方面,比如我们下班了,通过办公室的电脑,远程把家里的电饭煲打开了、空调也打开了,一个指令,回到家的时候温度也很适宜,饭也煮得差不多了,这个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

  池逊:记得比尔·盖茨装修他的房子的时候,他有一个概念,比尔·盖茨比如邀请你到他家去,你一按门铃走进他房门,这时候会响起你最喜欢的音乐,随着你走近,会调换空间展示的东西,也是你最喜欢看到的色彩、你最喜欢看到的图片,你走到厨房的时候,菜单上会显示你最喜欢吃的菜,机器人会根据你的口味把菜烹调好。这个未来的话,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这当然是一个比较远期的目标,就是能够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

  主持人(王尘):刚才周委员说的这个问题,已经很多年前就有人设想过。而且据我所知,这样的设想已经很多方面都实现了。几年前有一个生产玻璃窗的企业,他们这个窗就很智能,自己可以调控温度,而且刮风、下雨,你可以在你办公的地点设定它关窗、开窗。现在有些东西是实现了,比如到家了饭做好了,温度也调节差不多了,其实有些空调、电饭锅,都可以定时的,预约好,洗衣机预约早上七点钟自己洗了。这都是一些智慧化的东西,可是怎么让我们在这个城市中体会到,一个智慧城市中的信息化进程,让我们感觉到优越感?

  就拿市民卡来讲,是杭州还是上海,市民卡功能比较多。在杭州,拿着市民卡,有租车的,刷这个卡就可以随时把这个车租走,在上海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目前市民卡,不知道三位知不知道,现在市民卡有些功能没有通畅,是怎么回事?现在市民卡还要多一段时间才能让我们随心所欲的,比如打车也可以用得到,或者拿它坐公交车、买电影票,或者进了市内的旅游景点旅游买门票等等,这个今后是不是都可以连通?

  池逊:这个是这样,我们市里的市民卡工程,相对上海、杭州来讲,起步稍微晚一些。在启动到现在来讲,应该说我们的市民卡的功能正在逐步的完善。但是在完善的过程当中,可能有部分的功能还存在,可能跟我们群众的需求相比的话,还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我倒是觉得,如果我们市民觉得什么样的功能最应该开通,或者最应该排在我们时间表的最前面,不妨也可以通过我们政协委员向相关的部门进行反映,然后我们共同来推进这项工作。

  主持人(王尘):据我所知,好像前两年就有委员和代表提过市民卡的问题,希望更加通畅。不知道今年三位或者其他委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提这方面的建议?因为市民卡,我觉得确实是方便普通市民在城市中最前端的,能够现实我们智慧化城市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之一。能不能预测一下,三位,从你们个人的角度来讲,如果真正实现,去做这个事情的话,需要很长时间吗?

  许跃军:市民卡其实很重要一个,比如说支付这方面,市民卡当然也能支付,但是现在支付的模式还有很多。比如银行卡也有。所以刚刚有网友说,支付倒是无所谓,我看到有网友说。所以选择很多的话,要整合起来,其实另一方面就说明难度也很大。不是专一的,专一的东西我们市民卡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说,一个是直接服务的功能,小额支付,比如现在我们坐公交车可以用,在医院里挂号可以用,在商店里买一些小东西可以,但是额度比较小,可能是一千块以下。还有一种是社会的功能,管理的功能,比如说以后替代医保卡,曾经好象有这么一个设想,要替代医保卡。那么这个可能做起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因为一个是都有条条,上面管理都有条条的,不是说这些数据,可能几个部门之间协调的工作量非常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因为我们这里更多的在这里讨论技术的问题,可能难度会大一些。

  但是我相信随着老百姓的呼声日益强烈,我相信这个问题总有一天,或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主持人(王尘):确实,我们在今天节目开始之前预告出去之后,我发现网民非常关注的就是这一块,市民卡。因为当时在市民卡向广大市民推广的时候,其中就说到它可以连通,坐公交车、用其他用途都可以。但似乎我们期待了很长实现这样的功能都没有实现。这个都做不到的话,何谈智慧城市?有人说市民卡是作为智慧城市最初级的体验,在这里我也很希望,三位委员今天来到我们直播室,能够把这样一个信息通过这次两会,再次呼吁一下,让市民卡真正让老百姓受惠。

  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许主任,之前有网民提到一个通俗版的智慧城市,这个我不太了解,通俗版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智慧城市,还有通俗版和烦琐版吗?

  许跃军:这是我们把智慧城市一般技术术语,用气象方面的术语描述出来,一个是云,一个是雾,还有一个海,一个河,一个地,这是指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云,这是智慧城市里的云计算。

  主持人(王尘):我知道云查杀,不知道云计算。

  许跃军:云计算,讲的是一些应用方面的,应用平台体系的建设。雾,其实这是一个象形字,其实是物联网的物,不是雾的雾。

  主持人(王尘):是不是信息化,云里雾里的。

  许跃军:这个是指物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相结合。

  海,指的是海量,海量的数据,专业术语是数据海。

  河又是音译,整合的合。就是讲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是这些东西。

  地,我们说基地,也就是刚刚池处讲的智慧产业基地。

  这五个字把智慧城市一些技术方面的特性体现出来了,就是云、雾、海、河、地这么五个方面。

  主持人(王尘):我今天是第一次听到您说,这五个字,云我想到云查杀,说到雾,云里雾里的感觉,海,海量是这五个字里一下就能想到的东西。

  所以说理解智慧城市的时候,有人说它是一个很务虚的,但是真正落实到我们生活中又特别实际。周主任,在您的工作中,有人提到智慧城市和信息化的时候,您是信息中心,从您所理解、工作中所触及的,您认为我们这座城市中最能体现智慧的,是哪方面的东西?

  周海宁:其实智慧的东西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也不能单纯的从某一个方面是智慧的,来说智慧城市就达到了。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刚才说多了智能社区、智能医疗、智能交通,包括有很多方面。其他方面,比如智慧应用方面还有智慧物流、智慧制造等等。

  从我们的概念里面,因为我们是搞专业的,可能我的最深的感觉就是说,如果我们所有的信息可以很顺畅地流通,互相交换和共享都能够实现的话,应该说这是智慧城市最基础的东西。我觉得如果说我们现在还是一个一个信息孤岛,包括你刚才提到的市民卡的问题,如果很多这样的,市民卡是应用最基础最前沿,或者说最简单的体现,都不能很好地实现的话,那么应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实际上我觉得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我们应该说,作为代表委员,还是应该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智慧城市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具体的基础的工作要做。不能只看到前景很美好,基础发展很快,但是要解决智慧城市的建设问题,真的在很多方面要体现我们更多的智慧,包括资源共享和交换方面,怎么样能够解决。比如说市民卡原来有很多功能,为什么只实现了一个两个三个,很多功能不能实现,这就体现人怎么智慧解决这个问题,原来是分割的怎么样实现共享,实现互联互通。所以这是很基础的东西,老百姓可能看到的只是一个表层的应用,但是实际上内在的是信息资源的共享。

  主持人(王尘):今年两会之前我们说到加快这个词的时候,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做某一件事情,可能会设想,有些运作起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步伐总是很慢,或许是顾虑到这个顾虑到那个,或者某方面的原因限制住了,所以我们只看到美好的情景,慢慢的脚步就停下来了。

  不知道三位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事情,我记得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上班做了一件非常雷人的事情,拿银行卡刷公交卡刷了半天刷不出来。我记得有一次我拿的是银行卡,在我们单位打卡的时候,打了半天也不出来,我说是不是坏了,因为颜色是差不多的。仔细一看才知道不对。

  每个人说到这样的事情,可能会说同感,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有人拿出包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说他最多的时候,包里随身必须带的20多个卡,一大堆,银行卡、公交卡,包括商场打折卡,都在一起。我前年的时候把所有的银行的卡都理了一遍,其他的都不要。

  我不知道三位能不能谈谈你们个人的感想,就是作为有卡一族来讲,我觉得凡是在社会中生存的人都是有卡一族,包里都是七八张以上的卡。你们认为,许主任,你认为这些卡怎么智能化到最简单的,不管是公交卡、银行卡还是病历卡,能不能最简单的,最好留两三张卡就够了?

  许跃军:这个技术上说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风险是蛮大的。比如说可以把所有的卡全部集中到一张银行卡,比如支付,就实现到一张卡里。但是万一这张卡有什么事情,就风险很大。所以现在很多人比较经济,比如付水电费,专门搞一张卡,不存很多的钱,就存个几百块,每个月付付就够了,为了减少风险。理论上说,全部集中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就开一张,把所有的卡全部集中在身份证上。身份证因为每个人是唯一的,把个人应该用到的信息全部集中到身份证上。但是现在身份证,这里面信息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家用的时候就用这一个号,这个磁卡里面的芯片有多少信息?好象不可能给你共享,这就是一个管理制度的问题,就是说如果共享了,技术层面又没有做到,那么如果修改了,信息的保密怎么解决?

  所以现在多可能是发展的需要,以后的少可能也是发展的需要,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对待方式,不应该单纯的说多好还是少好。

  主持人(王尘):两位怎么认为?

  周海宁:发展的趋势,肯定集中是一个趋势。最近我看到,好像是河南,推出一个手机的芯片卡有很多功能了,因为手机实名制以后,很多地方身份证都不用了,手机号码报出来,所有的个人信息,所有证明你身份的东西都能够实现。我觉得将来可能是高度的集成化。比如说将来手机可以有很多的功能,包括一些小额支付,手机都能够实现。将来应该是越来越集成,技术上我觉得都不是问题。

  主持人(王尘):其实两位说的是同一个道理,但是在这里我个人,因为我不懂,你们是专家,谈到这方面的时候,我会联想到,比如现在在网上支付的问题,现在很多朋友,包括有的时候出去吃饭的时候,实行AA制,一个人先付,然后支付宝上有这样的支付功能,还有付水电费的功能。把支付宝打开,我欠你多少钱,我还你多少钱,然后通过手机信息。有各种的,只要你想象到的都有了,比如网上买东西,一般人为了保险起见,在支付宝上基本上很少钱,支付宝上没钱的时候会从网上银行转过来。

  刚才许主任说到安全信息的问题,比如说卡上有很多的东西,万一要是被盗了,可能会出现这样情况。但是我在想会不会这样,比如说我用支付宝,可能第一关,支付宝就存几十块、几百块,可是我还有另外一个,支付宝不够又到网银上,又是一套密码和帐号。从我个人的理解,能够有这样一个,其他的都可以去打通,不能打通的原因,是不是对于某些单位或者某一个部门的利益方面的东西,还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的问题?

  许跃军:你刚刚讲的支付的问题,我想起来前几年我曾经提过一个提案,也是这个方面的。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宁波市每个市民配一个市民信箱,我曾经提过这么一个建议。就是一个人按照他的实名配一个信箱。我的想法,觉得这个很好,你有什么信息你都通知我,因为我的信箱,比如是按照身份证号码建立。比如说帐单,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及时通知我。这是一个很理想的东西,比如水费多少、电费多少、银行对帐单也从这里面过来,公积金有多少,比如房贷了,每个月应该还多少,这个都可以过来。我那时候想着蛮好,很理想的一个想法,因为这方面其他城市,像杭州也建立了。

  但是后来实际当中了解到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市民信箱有的话应该是实名制的,有了实名制,就像现在的手机一样,里面发点广告怎么办?那就很容易发广告,这又无法拦住,你不知道他发什么内容,而且也有一些非法的广告,那就没法做了。本身一个很好的事情,就由于一些技术上、管理上还有一些问题,太理想化的事情做起来可能还是有一些问题。

  主持人(王尘):现在我们做的一卡通,不管是水费、电费、煤气费,包括有线电视费,都可以做在一张卡里。现在银行卡还可以开通,付了什么钱,马上就可以收到信息。这样已经是一个信息化比较靠前的功能了。如果说在我们市民卡的一些功能能够集中进去的话,可能会更方便一点。

  在这里,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池委员,在前面我们有网友说到一个问题,在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条和智慧城市相关的新闻,就是说以后看到一件商品,掏出手机,对着上面的条形码一拍,这个产品的生产日期、产地、有效期都会显示出来,购物可以放心。

  在刚刚举行的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专家咨询会上,中国联通的一位总经理,他就未来智慧城市的细节也谈了很多。有网友说,能不能请专家描述一下智慧城市的一些细节。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可以描述的东西?

  池逊:智慧城市的概念是比较大的概念,我们现在为了把它变得更实际一下,所以我们在十二五的规划中确定了,就是重点突破,突破一些关键的领域,和我们的管理关联度比较大,和老百姓的生活关联度比较大,选择了这么一些领域进行突破。

  刚才我也讲到,我们有十大应用体系、六大产业基地,还包括我们的网络基础设施,我们还确定了,根据前面的四项工作任务还确定了24项工程,其中有54个项目。这54个项目就关系到政府的管理、老百姓的生活,还有包括基础设施等等这些方面,就是我们有这么24项工程。

  我也初步数了一下,24项工程里面,跟老百姓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而且关系比较密切的,大概有12项工程。我相信,我们在这些工程完成以后,或者说在这些工程的带动作用下,我们有更多的工程完成以后,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智慧城市建设会取得比较好的成果。

  主持人(王尘):能不能透露一下在十二五过程中,我们基本上能够使显得,大概有哪些?

  池逊:比如上网这一块,这个因为和老百姓关联比较大的。我们现在互联网的出口是580G,这就像造高速公路一样的,造得越宽能够通行的车辆就越多。现在,就是2010年底是580G,但是我们的规划到十二五以后,是1000个G,差不多扩大了一倍。这样以后我们的上网速度方面,能够得到信息量的速度就能够快很多。

  还有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大家有很多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我们在十二五期间也会加大对信息安全设施的建设,这样的话我们能够上网更便更快捷,而且更安全。

  主持人(王尘):刚才您说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大概是1992年的时候,那时候我记得克林顿说过一个话,好像是克林顿,信息化高速公路,我当时还不懂,他说连接全世界、全球,当时好像很多人都没有上网、没有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那时候还是很模糊的概念。现在看好像是很近又很遥远的世界,全世界近得不能再近了。

  我想当我们看世界的时候,或者是我们,跟全世界的信息化高速公路,或者信息化城市建设,有什么样的距离?

  池逊:这个距离永远在缩小。我们上网的时候,传输信息的速度越快,我们的感觉就越近。而且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跟我们老百姓相关的,像教育、健康,还有文化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提升。像我们现在已经启动的,今年已经启动的一个健康工程,这个方面老百姓一直反映看病比较难,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改善这一方面。

  主持人(王尘):您说看病比较难,节目之前我们也提到医院的医疗卡,可能在两年前宁波市整个城乡一体化了,我的医保卡,挂号干什么的,基本的信息都会有。但是还有网民提到这个问题,还是有些问题不能解决。比如说我在象山拿着这个卡在这里可以挂号,但是在这里还要重新体检一遍。

  池逊:看病难,还有一个挂号难,特别是有些专家,大家都听说半夜两点起来排队,去挂某一个专家的号。我们推行的健康工程里面,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比较大的改善。现在已经初步在试点了,网上专家挂号这些方面都已经在推行。还有大家感觉比较明显的,挂号在这边也可以在那边也可以,不是以前每到一个医院都建一个档案。还有以后的社区医院,这些信息都会互通。至于网友提到的,像拍片的信息,因为这个还涉及到医院内部的管理问题,可能还需要时间来协调来解决。

  主持人(王尘):您提到的周主任也谈到了,现在很多社区、医院,跟老人健康服务的联系,基础的信息化工程已经差不多了。跟各个社区的家有老人的信息联络沟通,后来81890推出了老人机还是什么,家里登记了以后,有老人行动不方便,哪怕摔倒,不能拨号码,只要把电话碰倒就能连通,还是不错的。

  不知道三位知不知道,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帖子,宁波市中医院的挂号问题。当时就是说,在网上挂号,现在很多医院都推出了网上挂号,专家的。他说我挂了号以后,很多人没有理睬我,不知道是不是挂上了。为了保险,我还是得去排队。还有说专家是24小时在线,我能够先前沟通,这个情况应该到哪个科室检查。我在网络这端呼唤了很久专家都没有出来。

  我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确实像许主任说的,愿望也好、心愿也好,都是很好的,但是往往具体做的时候,人的行为要滞后信息化的工程很大一步,总是滞后的。

  许跃军:这个我觉得,你说到的拍片共享的问题,我注意到好像在鄞州第二医院已经实现共享,与下面一些镇上的卫生医院已经实现共享了。它是把片子放在一起,从网上调阅图片,这个从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有些可能拍片的水平,应该说不能完全一样。比如说有些医院,比如拍片的水平、设施各方面,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要重拍,也有这样的情况。也有不相信的,也有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过程。

  还有一个说到以后,我们这次搞的智慧医疗里有一个病历共享,比如说你前天看的什么病,医生把诊断的东西在网上存下来。这里面其实,你现在医院里面的这么多医院全部跟得上吗?现在大家都看到医院里的医生写病历的时候,全部手写,要全部变成电子化,要输入,我估计短期有难度。现在基本上做到药,配药可能可以做到了,但是要把病历全部电子化,这个可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主持人(王尘):您觉得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久?

  许跃军:我估计要有这么十年二十年,至少。

  主持人(王尘):为什么?是信息不够还是人的原因?

  许跃军:主要是人。像医院里面的专家,比如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年纪估计40出头了,他文字输入的能力,我估计跟不上现在的信息化。

  主持人(王尘):您能不能估计一下,我们有这样一个考核标准,所有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医生,必须实现无纸化办公,如果达不到的话,和奖金工资挂钩。

  许跃军:这个可以,但是可能会减少效率。比如一个医生一天可以看70个病人,但是这样一来可能只能看三十、四十个病人。

  主持人(王尘):您也去过医院,您也知道,医生可能是行书也好,草书也好,他一天看70个病人。但是病人看病理报告,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可能病人会减少,但是他回去不用看这样天书一样的病历,会方便很多的市民。如果说我们人为的能够提高的话,您估计会不会把时间再缩短?

  许跃军:对,当然可以采用技术的手段,采用手写笔的方法,比打字快很多。但是这个过程,我想一个可能,相对来说还是要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的努力,但是这肯定是一个方向。

  因为现在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在搞,如果病历不能共享,或者拍片、检查结果不能共享,那还搞什么智慧医疗?

  主持人(王尘):之所以智慧的脚步比较慢,根源还是在人的思想。池处长说到健康工程的时候,我想首先做健康工程的时候,人的思想首先是要健康的思想,怎么把思想提到智慧化城市建设中来,要改变思想,否则的话,我们大概几年前有很多人提到,说很多的医院的医生开出的处方像天书一样看不懂。如果真的能智慧化,哪怕再看,尝试一点点地去学,哪怕用手写板去完成,这样方便我们市民的东西,我觉得是最美好不过的事情了。我最怕的就是看医生给我开出的诊断书,我看了半天看不懂,我可以看清楚数字,可能看得懂,但是行书,不管是再年轻的医生,可能老医生字写得太好,看不懂,可是年轻的医生写的字我也看不懂。哪怕不是一刀切,是不是有这样的建议可以提上去,年纪太大的,四五十岁以上的,还可以依然手写,如果实在不能用手写板的话。40岁以下的医生,是不是逐渐的使用无纸化办公?如果三位委员,我建议,给你们的建议中,能不能加上这样一条?

  这两天做《对话》,总是给委员提出这样的建议,比如那天提到畅通交通的问题,今天我想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能够努力地人为去做。我记得几年前采访过一位来自慈溪的政协委员,他年龄也蛮大了,那时候他给我讲无纸化办公,他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字,一指禅的功力在打。他的提案大概这么厚,全是他一个人打出来的。我真的很佩服他,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60多岁了。我想只要去做这个事情,智慧城市这样的词绝对不是虚的。

  但是有一点,智慧化城市会造成很多浪费,可能几位委员会记得,前几年全国两会的时候,为了宣传无纸化办公,很多委员一下配了很多电脑,又是一种浪费。所以说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

  我想向几位建议,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能不能把我们刚才说到的这个,也算我代表网民,给三位委员提这样的建议,在你们的建议中能不能加上这一条?在智慧城市的打造中,这个建议能不能加进去,给广大网民带去这样的声音。

  不管是健康工程也好,还是关乎普通老百姓的最基本的智慧化的内容也好,把这个声音带去,我也谢谢三位委员。

  到这里今天的节目就要结束了,感谢三位委员的到来,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明天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