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走进今天的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特别节目的现场。本期节目是由中国宁波网与上海东方网联合推出的《对话》,世博中的宁波的一期特别节目。网友可能已经看到了,我身后是美丽的黄埔江畔。今天来到我们直播室的都是关于我们宁波如何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一些有关的嘉宾,我介绍一下今天直播室的几位嘉宾、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宁波市接轨世博办公室主任张松才、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吴胜武、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民宪。 三位嘉宾的到来,我们感觉到非常的高兴。包括很多网友也非常关注今天的节目,比如世博期间,网友最关心的就是跟世博和宁波有关的话题。比如说我们的宁波的旅游,以及未来马上要召开的世博主题论坛。所以我们这期节目邀请了三位和网友谈一谈宁波是如何参与世博、服务世博以及奉献世博的。下面首先请张秘书长和网友们谈一谈他心目中的世博中的宁波是什么样的形象。 张松才:世博是一次世界的盛会,宁波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我们宁波感觉到这样家门口的世博会对宁波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所以现在到了这样一个,世博5月1号开幕以后,可以说到了宁波以后,大家都有一种感受,宁波从我们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老百姓,我们通称是1000万的辛劳宁波人,都把世博作为一个热点、关注点。刚才我看到屏幕上有三句话,这也是我们宁波人、宁波的领导在奉行,在实践的。就是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这不是口号,这是行动。 主持人:对,这种行动就体现了我们宁波人参与世博的热情。 张松才:是的。应该说宁波参与世博,一步步过来,我们在参与世博当中,2007年就成立了以市长为组委会组长的办公室。 主持人:那您很忙,从2007年都忙到现在。 张松才:我们全市都很忙。 主持人:特别是我们信息产业部门、旅游部门。 张松才:这个面很宽。在我们一个会议上,如果我们世博中有一点成绩的话,都是各部门以及全市老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 主持人:相信另外两嘉宾听到这个话都很高兴。 张松才:这不是客套话,是真心话。 主持人:那么先请我们的信产局长,吴局长,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大家知道为了扩大世博的效应,在宁波首次开展的主题论坛,这个论坛规格非常高,会迎来八方世博客人。其中很多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包括信息产业部门的一些高官,他们都会来到宁波。那么作为你们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您怎么看? 吴胜武:实际上是这样,刚才张秘书长也讲到了,论坛在宁波的举办,实际上不仅仅是我们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举全市之力来办好这个论坛。按照我们市长的讲法,信息化论坛在宁波的举办,我们要做到四个促进,促开放、促展示、促建设、促合作。应该说这个论坛的举办对宁波来讲,直接带来几个大的好处。一个是有利于提升宁波的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第二个是有利于推进我们信息产业的合作。第三个就是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建设的步伐。实际上我们这次也是利用这个论坛在宁波举办的契机,把我们过去准备在几年内要完成的一些信息化的建设项目都提前到今年进行。实际上通过论坛的举办,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际的好处。 主持人:是的,我们刚才在底下有一场,关于宁波这次主题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很多的领导都多次强调,我们这次的主题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主题论坛,更多的是让未来的老百姓的生活信息化了。这样对于您这个信产工作的领导压力是很大的。 张松才:也是机遇。 主持人:张秘书长鼓励您了。 吴胜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就是,这么多的客人到宁波来,一给了我们一个舞台来展示宁波的信息化第二个我们有很多机会和世界各国的IT界的CEO们交流。在这次论坛期间,我们还会有十几个项目要进行签约。这就给宁波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挑战就是这次的工作难度是很大的,我们很多的市民也都参与到这其中来。 主持人:这就是宁波市民的形象了,之前有很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志愿活动当中。关于您说的具体细节,我们在接下来的话题中也会涉及到。我们节目刚开始,可能很多网友觉得,世博,作为普通网友,可能对世博会期间的旅游很感兴趣,因为很多人现在都喜欢玩,玩是最放松的,平时生活最好的一种方式。所以今天我们也邀请了旅游局长,陈局长,我知道您在这次世博会期间,刚才张秘书长说到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您作为宁波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对宁波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世博期间旅游产业的发展,可能有很多的感受,您谈谈您的感受吧? 陈民宪:宁波在接轨世博当中,是长三角地区城市当中,是东道主意识最早激活的城市之一。我们首先提出了一个营销的口号,就是看上海世博,有阿拉宁波,比较有特色的营销口号来全面展示宁波旅游的影响。 我们这次为了对接世博,特意提出了宁波旅游的九九攻略。所有九九攻略就是说,两个九,第一个九指的是我们这次推出了九条体验线路,这也是相关部门经过评审,梳理出的宁波的九条线路。 主持人:我们都说宁波有很多的旅游名胜古迹可以去玩,可以去感受文化氛围,可以体现城市内涵的一些东西。您谈到的这个九九攻略可能有非常多的旅游景点、景区渗透在里面,希望您能一一解答。还有一个九呢? 陈民宪:九大亮点,就是我们通过旅游,在宁波对接世博当中的,整个大旅游,城市的亮点。比如我们提的一个小村,就是滕头村,一个小镇,就是溪口,还有一卷故事,就是宁波的历史文化。还有一封家书等等,还有一次峰会。吴局长是从会议的角度来讲,我们也是把它作为发展宁波旅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不仅仅是信息产业,关键是两个标志性的意义,一是为宁波国际旅游的国际化的水准,会大大推进。可以这样说,宁波整个旅游,国际化的程度还是比较弱。这样五六百人来自国际上的重要的嘉宾,对我们的接待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 第二个,它是对我们进行旅游方面的一个高端的商务接待的能力,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所以这次整个的,接轨办把这个论坛放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实际上是对这个酒店整个接待水准的一次大考,我们也感觉是整个接轨世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 还有其他的,我们是九条线路、九个亮点,就构成了宁波的九九攻略。这也就是说,宁波需要在长三角城市扮演的一个角色当中里面的精华所在,也是我们的亮点所在,也是特色的优势所在。 主持人:是的。张秘书长,刚才说到了这次论坛特意选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很多网友也知道,关于信息化的峰会、论坛都有相当高的国际化的水平,不知道为什么把这个论坛放在香格里拉大酒店?是不是因为香格里拉大酒店可以接轨国际化? 张松才:这个我们确实对这个会议是高度重视,在选会址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们希望有主动性,有积极性,有自己把自己放进去,愿意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这样的酒店。 主持人:您觉得香格里拉符合这个标准吗? 张松才:诉求很强烈,他说我能够为世博做贡献,能够为办一届精彩的世博做贡献,主体意识很强。 主持人:如果有这样的人,也是以这样的心态在宁波工作,为宁波参与世博而服务的话,那我真的觉得这次宁波接轨世博,是非常的默契了。 张松才:具体的接轨中我们始终抱着一个观点,就是把自己融进去,你要把这个机会抓住以后,牢牢地把握住,然后做好它。我们在几个酒店里选择,报名以后,也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把条件都开出来。 第二条,香格里拉酒店在宁波崛起以后,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不错,他们有这个信心,我们也给他这种信赖。同时它又在宁波三江口这个很著名的景点上,从楼上看下去可以看到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三江汇聚的景点。 主持人:这是宁波地标性的建筑,而且来自其他城市、其他国家,在宁波感受城市氛围最突出的地方,这个地方体现了我们都市化的特色。 张松才:宁波特色的一些地标、地点很多,但是在整个宁波,这么多五星级酒店当中,通过竞选以后,是且定了香格里拉。其他酒店也不是说无所作为,也在为世博做贡献,通过各种形式,在旅游过程中、配套过程中、接待过程中,都有所贡献。 主持人:您谈到的这一系列更多的层面上反映了宁波人参与世博的自豪。 张松才:没错。应该说,我刚才第一个就说到,接轨世博和参与世博,光是政府层面、领导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发动市民参与,在世博中接受文明的洗礼,接受机遇的对接,在世博会中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为人类整个文明的推进做出我们宁波人,中国人的那种力量和贡献。 主持人:是的,所以您提到这次世博的主题,城市人生活更美好,不管是城市氛围也好,也有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很多人会把现代生活的享受,或者说世博为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科技,科技含量能够实现到我们生活中,这是非常的关注。也就是说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即将召开的主题论坛,我要多问吴局长一个问题了,比如这次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这个论坛中,您觉得在论坛召开之后,或者世博会结束以后,未来宁波城市建设中会不会借鉴到其中,专家学者或者更多人参与讨论的主题的示范?他们谈到的观点会不会在我们的城市中也有所应用? 吴胜武:实际上在论坛议程设置过程中我们都是结合这些问题考虑的。今年是十二五的编制年,很多的会议上的成果都会运用到十二五的编制中。我们一直讲,让我们的城市管理创新、经济,还可以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精彩。这次的观点都会围绕这些主题在论坛上碰撞和展示。我们也组织了一批人员专门对这次论坛将会留下的精神财产分类整理,最后结合到实际运用中去。 主持人:您说到有很多人在论坛中获得一种精彩的体验,这种体验不知道跟我们宁波的,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很关注的旅游,有没有结合呢?这个可我们的旅游局长比较有自己的观点了。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科技手段的应用,能不能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陈民宪:我想这次上海世博的旅游口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我想到宁波来就可以体验不一样的文化,可以体验不一样的美食。 主持人:怎么样的不一样? 陈民宪:宁波的旅游在长三角来说,旅游的禀赋,它的个性特征还是有自己的优势自。相对周边的城市来说,宁波最有特色的旅游,我感觉一个是海洋旅游,因为整个长三角是江南城市,而宁波这个城市既有江南的风韵,同时也具有大海的气魄。这是一个海洋文化。 第二是宁波整个在长三角里面,文化还是有自己的个性的。所以我们这次整个世博主题体验之旅里面,推出的第一条线路就是甬城的故事,也就是把宁波的历史文化做了一个详细的梳理,比如说你可以来到宁波,可以看一看天一阁,可以看一看宁波博物馆,还可以来到我们三江口寻觅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我想这些文化里面还包括了我们的宗教文化、佛教文化,比如我们在整个长三角里面比较有名的是三大佛教名寺,这些,特别是港澳台游客来说,对他们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 主持人:您说到宁波旅游的故事,到宁波体验文化之旅的感受,我想如果是我来宁波,我想至少要花半个月的时间住下来,然后去感受。如果说仅仅几天这样玩,我觉得您谈到这些非常好的旅游景点,根本都满足不了旅游的需求。 陈民宪:我们下一步做的就是要推进我们旅游的转型升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就是要从一般的观光旅游,进入到休闲和渡假旅游。宁波这个城市区域里面,没有奇山奇水,但是有好山好水。 第二宁波这个地方文化的深度旅游是可以细细品味的。比如天一阁和河姆渡,还有蒋氏文化,都可以细细品味。 除了这两点,我觉得宁波的美食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主持人:是的,现在关于玩和吃都是联在一起的。 陈民宪:整个长三角里面,可以自豪地说,宁波的美食是与众不同的,宁波最重要的美食,是海鲜。宁波海鲜的品类之多,它的鲜嫩,在长三角是最富盛名的。象山这个地方,可以说,上海开的海鲜餐饮达到200家以上。我们经常看到长三角很多的游客到宁波来重复消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冲着宁波的海鲜。我想宁波的文化、宁波的美食,是非常重要的旅游品牌。 所以我希望不是一般的观光,而是能够静静地坐下来体验和品味。 第二个想法,我们这个旅游来做,就是希望宁波从比较单一的商务旅游目的地,大家知道宁波是商务旅游目的地,商务会展业,这是整个中国非常具有个性的一个地方。很多人到宁波来都是做商务,谈生意来的,这是宁波城市旅游的一个特色。下一步我们也要推进,从单一的商务旅游目的地转变、提升为综合的旅游目的地。如果说有一天,宁波这个城市大家到这里来休闲渡假,静静地坐下来,像你一样住下来,七天半个月,这就是宁波旅游美好的明天,我们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我相信通过这次世博,世博对宁波旅游是一次大考,通过世博这个大的市场来检验宁波旅游的一些不足以及它发展的空间。基本上可以看出来,因为是非常集中的时间。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到了上海以后,看了世博以后,要向周边城市延伸,为什么选择苏州、无锡、杭州、宁波,游客有不同的喜好,这个选择有他的道理在里面。我们想通过这样的选择,我们来寻找我们自己的差距,来寻找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非常感谢世博这个大的平台。 所以我讲过一句话,它既是推进旅游的发动机,也是催化剂。 主持人:其实就是把旅游产业的软实力再拔高一个层次。 陈民宪:对,这是发展旅游软实力的绝好的机会。 主持人:这是我曾经听您说的。 陈民宪:补充一句,刚才讲到香格里拉酒店,我要说一下。香格里拉酒店承办这个论坛,我个人还是放心的,从旅游角度。我跟他们探讨过一个观点,我说这么多宾客来你怎么接待?他说香格里拉是个国际性的品牌,这里的员工、服务人员不够,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调集最好的,可以一起参与服务。香格里拉,我在包括香港也住过,很多酒店都住过,香格里拉一个特色就是个性化服务。他讲过,这五百个来宾,说不定这些顾客就是原来他们香格里拉服务过的一些嘉宾,服务过的都会有他们的档案,会知道你的爱好、喜好,根据你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我觉得,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是旅游的最高境界,也是提升旅游实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我相信香格里拉会完成好这么一次重要的接待任务。 主持人:我这里请教您一个问题,刚才您谈了很多关于酒店的服务,人性化,一定要人性化,所以我特别想请教一下,酒店的发展以及一个城市当中的酒店怎么样来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运营,这是不是也是由旅游部门来管理?还是其他专门的部门管理?或者说世博期间是不是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这些酒店的服务? 陈民宪:这样,宁波应该是饭店、宾馆、酒店拥有的数量,包括品牌和质量,在长三角里面是名列前茅的。现在统计,大概五星级已经挂牌的,大概有15家左右,还有在建的几十家。这里很多的酒店,很多都是国际性的品牌,比如香格里拉、万豪、喜来登等等,这些国际性的品牌,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我们民族的本土品牌,比如南苑也是非常好的酒店。还有一大批的经济型酒店,像速8、如家等等,都很多。还有一大批的乡村旅游。 我们旅游部门主要对他们进行行业管理,这次世博当中,我们专门提出了一个,迎世博、竖形象,旅游品质新提升的倡议书,希望通过我们的细节服务、微笑服务,能够做到,不是宾至如归,还要提升,宾至如亲,像亲人一样接待。我们旅游部门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倡议、培训和管理。 当然,从旅游角度我们还成立了投诉部门,如果服务不周到也可以通过投诉的渠道解决。今年有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国家旅游局提出来今年是旅游品质提升年,正好和世博接在一起。 主持人:刚才谈到旅游品质提升年,对宁波是一个非常好的表现的机会。 陈民宪:是的。 吴胜武:实际上我们作为论坛的组委会,对酒店还有更多特殊的要求。 主持人:比如说安保? 吴胜武:对,这实际上是对宁波整体接待能力的考验。在宁波,对会场来讲,我们实际上应该说,世博的论坛也是宁波历史上最高规格的一次活动,在宁波没有先例,我们也看不到任何的经验和惯例。 主持人:据我所知,可能长三角其他城市,苏州、无锡、嘉兴,都把这次论坛作为一个样板。 吴胜武:对,其他几个城市的领导对我们说,你们就是试运行,但是我们没有试运行。但是我们还是组织了一些工作措施,比如我们选定香格里拉作为会场酒店以后,我们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测试,包括压力测试。我们组织了大量的会议在这个酒店里面举行,我们甚至还举行了一个一千人的动员会在香格里拉酒店里面。我们组织了很多队伍,就在观察,看这个酒店在各个方面的反应怎么样,写出一份很详细的报告,说明哪些地方还要提升,哪些地方还要改进,哪些地方要充分投入来满足我们的要求。实际上也不仅仅局限于香格里拉大酒店,这次会议的规模是600人。 主持人:有很多国外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安保,包括到了宁波期间,行程非常紧张。所以作为主办方,考虑的东西就要更加细致了。 吴胜武:这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开会,还要出去参观,还有几次大型的宴会和文艺演出。我们在酒店里要完成好几次复杂的动作,包括大宴会厅,我们一天之内要完成三次换台。所以这些东西无论是对于组委会还是对于酒店来讲,都是很大的考验。 主持人:您说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会不也渗透一些信息化? 吴胜武:那当然。刚才陈局长已经介绍了旅游信息化面上的一些工作。实际上这次会议体验过程中也安排了很多信息化、旅游和其他行业结合的尝试。比如我们会议的嘉宾可以凭他的嘉宾证进入各个景点参观,这实际上也是旅游信息化的一个面上的展示。 主持人:就是他有一个房卡,这个可以吃饭、参加会议,还可以去景点玩? 吴胜武:甚至还可以坐公交车。现在我们在进行预先的个人信息的采集,根据不同种类,比如你是演讲嘉宾、听会嘉宾、工作人员、保障人员等等,分了很多的类型,这些信息都是写在智能卡上,凭这个卡进入会场进行各种动作。 主持人:您说得非常好,可能网友们看到心里痒痒了,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这么智能化呢? 吴胜武:这实际上是宁波市的现状,我们很多的信息化应用的体验,都是在宁波市现实的应用。当然还有一些应用是我们期望在将来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的。这个就是,我想目前对于宁波来讲,前面我讲到了,宁波市通过这次论坛的举办,把过去一段时间里面取得的信息化的建设成果进行了集中的展示和检验。第二也把今后几年准备要推进的信息化的工程提早到今年进行了,所以我们也达到一个通过论坛来加速信息化。 主持人:通过这样一个形式,论坛也好,探索、交流,刚才您也说到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会来这里。刚才我们在新闻发布会中,张秘书长也特别强调,这次的论坛当中会有很多的新技术的融合,以及我们从论坛当中,可以有哪些借鉴,借鉴到宁波未来的城市发展、管理、建设当中。刚才说到世博期间会对旅游产业一个考验,您作为世博接轨办的主任,您觉得除了刚才陈局长这里说到的旅游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他的有没有?其他行业会不会也受益? 张松才:机遇是综合性的,全面的机遇。比如宁波原来是两次蝉联了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争取三连冠,文明城市是系统工程,对城市的硬件、软件、美化、亮化,文明程度,是一个系统的考量。我们以这个为动力,把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再推进一步,使我们整个文明城市,团结和凝聚全市人民向这个方向前进。 再就是商业,我们宁波是一个产业基地,很多的产品,橱柜基地,服装基地,还有文具基地,宁波的产业发展很发达。借世博的机遇,我们把很多的产品,优秀的产品融入到其中,在世博中来展示。这样一个是提升了产业的层次,推广我们的品牌,同时作为企业,在这个当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与世界看齐,对我们的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第三个就是众多的人到世博中来,他们好多都是,刚才说的,商务客人。我们搭建商务的平台,我们在信息中互通、共赢,然后把我们的商务的对接,物流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到新的水平。 然后是文化交流,我们在世博期间有一个十里红妆,在主题论坛期间有一个十里红妆,是获得国家大奖的舞台剧。而且8月1号,是小平同志宁波帮帮宁波,那个著名的讲话的纪念日。所以在这个机遇面前,我们是全方位对接,希望让世博带来的机遇不流失,借此来向全世界展示发展中的宁波、文明的宁波,以及开放的宁波,也体现宁波人的一种,刚才说的,对世博的拥抱和热情。 主持人:这个可能更多的体现了宁波的自豪。作为宁波人,他应该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融合,来跟开放的城市相融合。这个可能是,包括每个宁波市民,以及这次参与世博的建设者、志愿者,他们所有的一种感受了。 张松才:对,一种滚烫的情怀。 主持人:您说了参与世博、服务世博有很多的志愿者,以及在我们身后,浦西园区的建设中也有很多宁波的建设者。您有没有进去看看? 张松才:有。一个是对世博的热爱,第二个就是实践区里面有宁波的案例。所以进去以后,看着每天在变,然后撩开了它美丽的面纱。 主持人:刚才看到的这些东西,感受最深得过程可能是之前建设的过程中,之前有很多的记者由于工作原因,很多次的来采访,他就觉得每次来都不一样,开始是施工,就是一个大工地。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两天呈现给所有世博客人的是一个崭新的生态家园的形象。所以有很多人,包括我昨天也去了滕头馆,里面很多的工作人员就说,滕头馆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宁波的生态文化。就是说这种,寓意了宁波这座城市包容了很多东西。 张松才:没错。城市最佳实践区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创新。 主持人:而且我看了一下资料,在实践区当中,唯一一个入选的乡村馆,很多人就会觉得,一个乡村怎么有资格入驻世博园呢?您怎么看? 张松才:这个问题很多你的同行都问过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什么乡村进去了?我刚刚前两天,跟东方电视台的,在互动过程中,有一个观点,不一定成熟。我们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我认为整个人类,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我们需要的。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追求的方向,就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在追求的过程中,乡村向城市发展是我们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主要的课题,对发达国家也是一个所面临的问题。 主持人:您谈到的这一点更多的是说,我们现在的,包括滕头村,它的实体就是奉化滕头村,就是未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案例了? 张松才:它作为一个案例,我认为是要反映宁波乃至中国城乡怎么样和谐发展的,这样一个成果。因为我们世博会不是一个商品交易会,它是一个文明成果的展示会,展示的是人类文明成果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做出的努力和探索。所以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和融合,这是我们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宁波以滕头村为代表的宁波乡村,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而且有一点,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些值得借鉴的摸索,在此呈现给大家。 主持人:就是让生态的一种乡村建设,在未来的城镇发展以及在未来辐射到我们的城市发展当中,让城市的人也能感受到乡村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 张松才:生态是一个方面,我们在这个案例过程中,包括陈局长,作为我们的专家,我们认为我们的落脚点是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生态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与动物的和谐。 主持人:这可能也是宁波的城市特点,很多人来了宁波,觉得宁波这个城市蛮轻松的,包括城市氛围,以及宁波市民的生活方式,都非常的轻松。 张松才:可能对于宁波,宁波城市有两个特点大家都很清楚,一个是港城,一个是商城。说到商人,无商不奸,往往与奸连在一起。但是为什么有宁波帮?就是和谐,我挣钱,也让你挣钱,大家共赢,这是一种和谐,商业的和谐文化。 主持人:是不是未来也会应用到很多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比如即将召开的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主题论坛,它说了与城市发展的主题论坛,必然就是在强调未来城市的发展,您刚才说到港城建设,我们一直在说要打造现代化的港口城市,我们也有独特的深水港,未来是不是也会融入很多的信息化建设? 张松才:没错,刚才的新闻发布会中也说到,宁波为什么承办这个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因为近几年宁波的信息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贡献,在全国是第一方阵里面。 主持人:在发展过程当中,为了我们港口城市的建设、为了我们和谐城市的建设,有没有什么做法?我觉得宁波,好象不仅仅是因为世博,我们的信息化、科技水平就要有一个提升,好像一直在提升,您怎么看? 吴胜武:张秘书长提到,我们宁波是港口城市,其次是一个商贸城市。从信息化主管部门来讲,就是要使宁波成为智慧城市。这个词现在比较时髦,但是要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第一部,智慧城市就要实现数据采集的智慧化。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大家看电影可能看到过,一个农村怎么管理的。战争时代,一个人在山上看,有敌人来了就把树推倒,这就是一个信息采集,然后作出一个反馈,把钟敲响。 但是到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今天,这个系统越来越复杂,城市也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需要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也越来越多。这样就要实现数据采集的智慧化。 第二步,你采集到这些信息以后要进行充分的整合,使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公共管理的理念进行充分的整合,形成一个智慧的基础设施。 主持人:物联网和互联网?您这里说了一个新名词,这个物联网是什么意思,您解释一下? 吴胜武:物联网就是说,我们最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在做这方面的尝试。物联网的概念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就是用大量的传感器把城市里的大量数据采集上来。我们2002年做了一个项目,对全市所有的,我们认为是重大危险源的地方进行了实时监控,把传感器拴在工厂的设备上,可能老板还不知道什么情况,我们就知道是什么情况。 还有环保,重点的环保区域我们进行监控,有企业偷排污水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这样运用了互联网的技术,使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处在一个非常智慧化的水平上。 第三个就是要激励创新,因为你有了一个智慧的基础设施系统以后,实际上从政府来讲或者从企业来讲,乃至从个人来讲,都要充分发挥各自创新的动力,在这个智慧的基础设施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应用开发。比如刚才讲到智能卡,智能卡不仅仅是在生活中,比如说一卡通、多卡合一,在生产中也有很多的实践。比如宁波港,宁波港的吞吐量越来越大,在全球排在前几位的水平。但是从港口,这么多的物流出来,靠过去传统的方式,再要提升效率是不可能的。只有全方位的使用信息技术,才能使物流的效率提高。比如我们也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宁波港的智能通关系统,一辆车过来了,过去是一个提单,交给关口去验,验完以后再放行。这样一个动作再快可能也要一两分钟时间。现在用一个芯片,直接一张纸贴到集装箱上,车过来以后自动读取数据,验证这个车有没有合法的通行权,决定放不放行,这样的效率就是一个数量级的提升。 第四个就是城市的协同运作,其实作为政府来讲,还有作为企业来讲,它实际上这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有这个智慧的系统来实现协同。比如说我们政府有很多部门,各个部门可能都在针对企业做很多工作。但是他们之间的数据的互联互通,在行为上的协同,也是需要用信息化的技术实现整合。我们统计过,比如针对一家企业的开业,我们有15个部门跟他有关系。但是如果各个部门都是独立的信息系统,虽然都是信息化,但是这个信息化是不协同的,就是我们行业话说的“蜂窝煤”现象,这也带来很多问题。我们也曾经做过一个典型的项目,在这次世博会论坛上也会展示,就是基础法人数据库的共享系统。我们把所有针对企业的数据进行整合,这样一个项目也带来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主持人:您谈到的这些,不仅仅是就这次论坛而言,以前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就一直在提倡和关注信息化在城市中的创新。所以说到这个创新很多网友就觉得,宁波是一直都强调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古老的文化很多,但是年轻人喜欢现代的东西,喜欢轻松的,所以这也给旅游局长提了要求,未来城市建设旅游项目当中,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推介文化内涵或者说文化感受的同时,是不是能多结合一下现在的文化创意、文化创新的东西在里面? 陈民宪:这个问题讲得非常好,我们最近几年来一直在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我觉得宁波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几年整个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市政府是高度重视在整个城市发展当中如何留住人脉。也就是一句话我们在说,多留遗产少留遗憾。所以城市建设中,城市的记忆保留下来、传承下来。比如天一阁、保国寺、庆安会馆,都是国宝级的单位,现在成为整个城市中最精彩的记忆。 主持人:包括前段时间的国宝展里面还有两件宁波的文物。 陈民宪:是的,你看得非常仔细。还有就是我们做项目开发的时候,要注意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的融合。一个好的旅游产品,应该是受到不同受众的欢迎。比如让年轻人感到很时尚,让老年人感到很怀旧,让外地人感到很经典,让外国人感觉很中国。我们下一步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就是怎么样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喜欢,而不只是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厚重的同时也让他感觉到亲切,这就要设计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旅游产品,比如奉化的旅游乐园。 主持人:九九攻略中有没有类似样的旅游景点? 陈民宪:都有的,我们整个旅游产品开发中特别强调互动。宁波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宁波的节庆旅游,这是年轻人参与的最好的载体。比如象山三月三,这个过了,这个据说有十万人上去。后面还有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我想年轻人需要动感,只有节庆才能释放他们的生命的活力。 主持人:这个节庆接连不断我是有深刻感受的,真的是非常轻松的城市生活。 陈民宪:比如前面说的九条体验旅行线路,比如到慈城体验做年糕、包汤团。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打年糕,好像我们专门有一个针对宁波本土打年糕的方式还有讲究? 陈民宪:是的,年糕实际上有更多的文化象征意义,年糕年糕,就是年年高,这个应该说在宁波这个民俗是非常多,我小时候也打过。除了这些传统的节庆,我们开发了更多的适合当代青年现代旅游,比如东钱湖现在在做一条自行车的游道,可以骑着自行车,骑行东钱湖。比如一些湖泊的休闲,还有一些高端的,比如海钓等等,非常吸引年轻人,可以寻找一种快乐,甚至一些刺激。 我们还设计了很多的露营帐篷,这也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新的旅游业态。所以我们针对年轻人,我们也多设计一些特种旅游,体验式的旅游。让历史和文化灵动起来、亲切起来,才能更多的吸引年轻人,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时尚旅游,这一点我们一直在研究在开发。 主持人:说到这里我有这样一个想法,难怪以前大家都在说,包括亲戚朋友都在说,宁波的旅游很有特点,我今天知道原因了,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有个性、有远见的旅游局长,因此宁波的旅游业真的发展得非常好。听到您说的这些,我真的有一种亲身的感受,非常迫切的想感受这些旅游景点,包括您说到世博期间有这样的九九攻略,九大亮点以及九个路线这样的旅游产品。 我想在这期间,又不仅是宁波市民会自己去玩去看,可能更多的是世博客人,其他城市的游客,关注宁波,喜欢旅游的人,他们都会到宁波来。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们感受更多的,真的是从这个旅游中体验到了轻松的城市氛围,这是非常重要的。刚才张秘书长也一直在说城市发展的和谐,和谐中也有很多,包括信息化的建设,生态绿色家园的建设。您认为世博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有一个怎样的示范? 张松才:世博对整个人类都是一种示范,每届世博都有很大的启迪。对于宁波来说,世博给我们带来的,首先是一种理念。刚才我说到了,怎么样让宁波人,生活在宁波城市里的一千万宁波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和谐、更和美,这是一个理念。所以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围绕着一千万人的生活更美好,这是第一个。 主持人:刚才您也说到,更多人是围绕这个主题,围绕这个议题去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世博开幕之前有很多的志愿者就参与到世博了,那么我们作为市民还能做哪些贡献呢?包括我知道,滕头可能有很多的世博人家,其他的人如果还想服务世博,他应该怎么办? 张松才:很简单,就是让我们的城市美美的,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我们宁波人的热情,感受到宁波的美丽、文明,我们的奉献也就在其中。 主持人:文明说大了是很大的话题,说小了就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提倡的文明行车、文明出行等等,很多关于文明非常细小的一些提议。其实这个东西,关于文明的话题真的就是这样,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张松才: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 主持人:是的。我们每个人付出多了,成了习惯了,可能我们的生活就成了世博园中的滕头馆一样。通过和几位的嘉宾,我感受到世博不仅仅是一个展览会,更多的是为城市发展理念的一个创新、引领,特别是对我们宁波长三角城市,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次世博选在上海,又能够把长三角地区所有的亮点都集中在这起,然后扩展出去,就包括马上要召开的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主题论坛。 如果网友关注宁波、想了解宁波,想感受更多的东西,我建议你赶快打起行包、拿起行囊,来体验宁波。 张松才:宁波欢迎您。 主持人:谢谢我们的张秘书长。节目最后我还是要说一句,感谢我们今天网友关注我们的特别节目,同时也非常感谢几位嘉宾,几位嘉宾都是刚刚从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赶到了我们特别节目的直播室。所以在此我再次感谢三位嘉宾。也感谢所有关注中国宁波网和上海东方网的网友们,谢谢你们。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