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English | 对话 | 博客 | 红人堂 | 宁网电视 | 电影 | 牛播网 | 社区 | 论坛 | 贴吧 | 金视
 
首页 | 节目预告 | 热点关注 | 政策解析 | 往期回放 | 往期集锦 

2月7日文字直播:聚焦2010宁波“两会”系列对话(四)——议民生 促和谐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年02月06日 16:28
                               点击观看视频                     点击进入留言提问   

    宁波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宁波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分别于2月5日和2月3日隆重召开。此次“两会”是在全市上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中国宁波网和宁波日报联合推出两会系列对话,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市民面对面。改善民生一直是我市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重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

    2月7日下午3:00——4:00,相关代表和委员将走进《对话》直播室,就此话题与网民进行探讨。欢迎您在直播页面下方留言,或登录中国宁波网天一论坛发贴、提问,同时也可拨打热点参与电话:87685369,与主持人和嘉宾及时互动。   

嘉宾介绍   

赵文琪 市人大代表;乐孝艳 市人大代表;杨小朵 市政协委员;赵夏娟 市政协委员。

—————————————————————————————————————————————————————————————————————————————

主持人: 对于民生,在节目之前杨主席说到了一句话,就是说除了经济类的都是民生问题。所以现在说到民生问题有时候我觉得很含糊,有时候经济类的也是民生类的,是不是所有的话题都是民生类的,是不是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从杨主席开始。
   
杨小朵:我的理解,民生问题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具体来讲,我觉得关系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卫生,这些与老百姓有切身关系的,定位在这里比较合适。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对民生问题也是非常关注。我们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问题都提出了一些,政府都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特别是提到了要办十方面的实事。我觉得这十方面的实事就是民生问题。
   
主持人:哪十方面的问题?
    
杨小朵:
住房,教育,卫生,交通,社会保障等。
   
主持人:说到这些民生问题,似乎很多网友也谈到,就是年年说的都是这些,为什么我们年年都在说?是不是办事力度不够所以导致了我们年年都在说住房、医保、教育、卫生?
   
赵文琪
像住房问题,原来宁波市的人均住房是15平米以下是困难户,现在已经提高到25平米。就是说标准在不断地提高,政府在解决的还是这些问题。问题是老问题,但是这个标准是新标准,要求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主持人:现在提出的标准不仅仅是住房,比如我们住房的面积,还有房价。
   
赵文琪:价格方面是比较复杂。去年宁波市是涨得比较多的。
   
赵夏娟:实事工程里面要加大廉租房建设,2010年,我印象当中有2500套,而且这个门槛要降低。原先是18平方以下的都可以申请,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
一般都是按三口人家的标准来,就是54以下,可以计算这个人均数。
   
主持人:今年我们代表委员在提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跟以往有不同,民声特别强烈,而且问题很尖锐。
   
乐孝艳:有两个感受,一个是问题力度比较高,其实利益也比较远。第二个是关心民生的几种问题,就是提得,真的向市领导提得比较尖锐。有的时候,像我们这一组,毛市长亲自参加,我们几个代表真的是提得很尖锐的,就是关于交通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主要是出行难,城市改造以后老百姓出行更加难。
   
赵文琪:原来是轨道交通一号线在建设,交通要组织的措施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从其他城市来说,宁波市做得应该说不差,我们轨道交通一号线在施工,基本上影响的程度不是很大。本来我们中山路就是比较拥堵的。现在的轨道交通采取的措施是占用多少道路,尽量回复多少,有几个节点,交通组织还是比较得力的。宁波市民可能要忍受三到五年的镇痛期,现在整个宁波市都是一个大的建筑工地,三五年以后会好的,这个要相信。
   
主持人:
在我们整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的问题占了多大的部分。有人在猜测,我们毕竟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或许政府部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着重的可能是整个的经济的平稳,经济的稳步上升这一块,是不是民生会被忽略?而恰恰我们的委员和代表在很强烈的提民生问题,所以我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究竟是怎么的,民生和经济的发展是什么样的比例?
   
杨小朵:我感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经济问题,在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平稳过渡,经济加快发展,保稳定的前提下面,特别是财政投入,还是重点投向民生。所以在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政府能够把财政,就是说来关注民生,使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得到实惠,我觉得这是一个政府的意识上,就是说对民生问题是高度重视的。

另外我们也了解到,比如明年工作当中,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也需要政府投入很大。特别是关于民生方面,我了解了一下,明年一些改革措施,包括卫生体制改革,这些体制改革要落实的话,就是要投下去30多个亿。就是说财政的增加部分,全部用于民生问题了。所以我觉得,今年的政府对于民生的关注力度,投入力度应该是最大的。
   
主持人:从整个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看到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你觉得最为关注的是不是就是你能记住的五大点?
   
赵夏娟:衣食住行、教育医疗这些都是民生问题,我觉得今年我印象特别深的,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我记得征求意见稿的时候还是农村幼儿教育没有放上去,后来改善农村幼儿教育办学条件,改建多少所标准中小学标准学校建设,都放在民生。我原来是教育部门出来的,这一点还是比较关注的,对教育政府还是加大力度。
   
主持人农村幼儿教育,着重一些相关的问题是怎么样的?
   
赵夏娟:政府提到要均衡城乡教育,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我觉得这几年来,从政府的角度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赵总,在整个民生问题当中,从你个人的角度来讲,您最关注的是哪一块?
   
赵文琪:我和我们赵主任可能着眼点不一样,我平时工作是工程类的,我对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推进大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方面比较关注。从我们这里来讲,刚才主持人也讲到出行难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很多大的道路骨干网还没有建成。像五路四桥项目,大概经过2010年年底以后,基本上可以建成。我们现在普遍有感觉到,我们鄞州区跟江东区的交通还不是那么畅通,这其中有几条主要的道路,桑田路等,都还没有沟通。桑田路已经快了,富民路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估计一两年也可以沟通。一旦路网形成,出行相信肯定比杭州好。
   
主持人:
现在跟我们大交通建设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说全面的关系,如果说从比例来讲,只是占到了1/4或者1/3。这里面还有主要的因素就是人为的因素,比如人的出行不能文明出行。
   
赵文琪:对,这个都是我们一个长期的教育问题。我们自己的素质提高的问题。我们现在看好了,我相信每位自己开车的都干过一件事情,就是加塞。我们国人开车都是这样的。如果我们都依次等候,总体来说会快,但是对个人可能会有一些损失,可能晚一点,但是从整体的流量来说会更加流畅。往往在早高峰的时候,尽管红绿灯在那里,一旦有车子抢黄灯,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我觉得我们市民的开车的素养还是需要自身提高一下,自己要想一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前一阵看到报纸上写的,交警支队在开明街搞了一个单行线。上次我在机关错时上下班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也提出来,宁波实际上可以在某些区域搞一个单行线,这样反而有利于畅通。宁波城市不大,绕一圈可能更顺畅,比堵在那里好。

主持人比如就说我今天早晨从家里过来的时候,人特别多。几个地下通道,平常我们走得都非常顺,应该说宁波人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了,走地下通道,冬暖夏凉。现在每逢过节,就是走地上面,尤其是今天特别多。前年我们记者也做过一篇报道,也呼吁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就是非常明显的在城隍庙,旁边都是有围栏,在春节其中不知道是不是相关部门把四个围栏都打开了,这无形中就给人们示意说,可以在这里走。没有人行通道没关系,但是打开以后就会觉得可以在这里走。但是这个时候正好是交通拥挤的问题,往往在这个时候没有人管理这些事情。是不是可以在这里想想办法?不知道几位代表和委员有没有在平常注意到这一点?

赵文琪:这个穿行十字路口,主要的我觉得还是习惯问题。还有人员比较难处罚,需要素质的逐步提高
   
主持人:习惯性的东西,怎么样去改变,是不是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你这种不文明的出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赵文琪:我们应该寄希望于下一代,我从我儿子身上就可以看到,有时候我们随口吐痰,我儿子就说,你这个不文明。我觉得现在教育得还可以,小孩子都可以指出来。学校教育的一些好习惯可能在父母亲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树立坏榜样。
    
还有我们的生活条件逐步在改善,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事情,到五星级宾馆、大饭店绝对不会随地吐痰,为什么?周围环境干净。
   
主持人:
乐科长,在过去和现在,您都做了哪些的建议或者说,关乎民生方面的一些建议,有哪些给我们说说看?
   
乐孝艳:刚才几位嘉宾都谈到了,关注老百姓一些看得到、摸得着的民生问题,我觉得还是关注就业问题。一个是就业,还有一个是农民工问题,还有一个是环境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民生。前一段时间,包括是已经,这次四次会议了,包括环境问题的话,我也提了两个建议。另外包括就业问题,就业保障问题也提了一个建议。我是比较关注这一块,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就业问题。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就业问题主要要解决的是什么方面?
   
乐孝艳:就业也是一个系统问题,一个最大的问题其实,一个是社会导向问题。很多学校毕业以后,都是涌向大城市,一些大学生都涌向大城市。其实像基层,像农村,一些企业里面的技术操作工这些岗位,他们其实是很缺人的,但是很少有人去。我觉得这一块是将来一个就业的发展空间,应该要有所引导。
   
赵夏娟如果工资高一点,大学生还是愿意去的。
   
乐孝艳可能一个是意识问题,一个是环境问题。各种保障,待遇问题,还有他是暂时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这可能各方面都存在欠缺。我觉得需要社会管理层要深层去解决的。
   
主持人我记得去年和前年,宁波市政府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就是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到农村去支教也好,当村干部也好。怎么样给他创造一个环境吸引大学生去农村?
   
赵夏娟:现在到乡镇去,很多大学生都愿意去的,这个门槛很高的,要考的。上次公务员考试,鄞州区乡镇是585考一个,也是乡镇。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民办教师或者说山区里的,或者偏远地区的教师一直是缺的。
   
赵文琪:国家没有后续保障。
    
赵夏娟:现在也是有大学生去的,相对还是少。
   
乐孝艳正在逐步改变这个现状。但是就业难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杨小朵实际上也是一个,我觉得是一个大学生比如在考学的时候,一个专业选择的问题,还有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择业观念问题。
   
你刚才讲到的农村,农业发展非常重视,国家给予非常大的支持。比如鄞州,大学毕业生在鄞州搞农业开发,每年给你2万多快的补助。到企业打工也就是这样的工资,但是现在宁波人,考农、林学校的非常少。所以你去看好了,大学招生的时候要补招的都是农、林大学。现在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我也了解到一些县市区的农业服务部门要招一些相关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居然找不到人。就是说报考的人非常少。我举这么一个例子,就是说明我们的大学生就业难,可能涉及到前面报考的时候,实际上家长对孩子选择专业的引导非常重要。现在农村,我觉得现在打工,现在说民工,大学生工资还不如民工,是有这个情况。打工在企业里面,可能一个月两千多块也有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比如一定要去搞个管理岗位,有时候一千多块。刚才赵总也讲了,大学生毕业一千多块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他在读大学的时候,比如选择一些,有些技术专长的,有一些特长的专业,社会需要的专业的话,我觉得他毕业出来以后,选择工作的余地,比如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会好一点。
   
赵夏娟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收入分配问题。为什么同样乡镇,刚刚讲了,乡镇团委书记,这个可能岗位报名很多的。
   
但是涉农服务中心这个报的人就少了,这个待遇相差太多了。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工作好坏,还要选择待遇好的、很轻松的、很体面的岗位。所以我觉得现在收入分配,是民生问题很大的一个问题。我记得是1982年大学毕业,那时候到机关,我们也有同学到企业的。那时候企业跟机关,工资差不多的。有时候可能待遇还是企业好一点。同样是农村上来的,企业的他父母亲的医保还有报销50%,机关还没有的。那时候所以很多人愿意到企业去。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当公务员?这里面还是收入分配问题。
   
主持人:
我觉得您说的是特别实在的问题,真是这样的。为什么有人说,所谓蓝领阶层的人招不到人,但是他们的待遇,现在也开始逐步提高。但是逐步的速度,和我们公务员之间的距离,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发现现在农民工开始有这样的现象,就是等今年回家以后就不再回来了。我到这里一千多块钱,在家里也比这个少不了多少,但是支出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夏娟:这里的生活成本高,在宁波。
   
主持人对,赵总也谈到单位里有大学生来做的时候,要负担很多东西,比如房租,吃饭,交通费用,这是最基本的。其实谈到就业问题,就有说不完的话,在这里问一下杨主席,您过去提到的一些议案,还有今年您带来的一些议案有那些?
   
杨小朵:我是妇联界别的委员,所以对性别问题比较关注。这几年应该说我关注的话题比较多,比如像今年的话,我就关注了一个妇女健康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有政府支持女性创业、财政贴息贷款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关注的。前几年我也关注一些,包括出生缺陷问题,加强婚检力度。因为加强婚检和出生缺陷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都是免费婚检。当时取消强制婚检的时候,宁波的婚检率从98%掉到25%。经过这几年的呼吁政府对这块的工作比较重视。到现在为止,应该说宁波市这块的上升还是比较快的。现在全市平均大概50%到60%,一百对新婚夫妇中有五十、六十对是去体检的。在北仑已经达到了80%到90%,全省宁波市也是比较高的。
   
主持人:北仑区和其他区相比是不是高一点?
   
乐孝艳:应该是高一点,这几年其他县市区也跟上来了。原来是认识问题,一下子取消以后,就是杨主席说的,他们都不愿意婚检。后来通过教育,政府多方面的措施干预,现在的婚检率确实提高了很多。
   
杨小朵:我前年提过一个提案,就是建议婚检跟婚姻登记实行一条龙服务。就是说,比如现在很多新婚夫妇去办登记手续,让他婚检一下,要跑很多路去另外的地方婚检,觉得很不方便。我建议就是说,是不是可以把这两个部门放到一起,比如一楼搞婚检二楼搞登记的。这样相对来说,婚检率会提高一些。
   
主持人:可能会有难度,现在大家知道去办一个登记手续或者其他手续,都在一个大楼里。比如海曙区、江东区、鄞州区,如果把这个体检放过来,就是涉及到卫生方面等。
   
杨小朵基础方面应该是可以处理的,比如一楼是搞登记的,婚检放到三楼、四楼,相对比较有隐秘性,操作比较单独。
   
技术是没有问题的,现在一个是理念问题,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规定,包括登记部门、民政部门,上面有规定的,要单独设大厅的。所以就是说,现在有些地方,包括杭州下城区,他们已经在做了。我们有几个地方也是在借鉴人家的经验,也在做一些尝试,在全市推开也要一段时间。
   
乐孝艳像杨主席说的一条龙服务,专门开辟一个专门的区域,体检、登记、计生、卫生,就是一个独立的区域,是像杨主席提的一样,一次性就办好了,估计有望在2010年底吧。
一个是学人家好的办法比较积极,第二个政府也比较重视。

杨小朵:已经开过经验推广会,对全市其他区的带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
   
主持人:问一下赵秘书长,据我所知您今年提到的议案好象有四五个?
   
赵夏娟:我个人提高了三个,都是民生问题,两个是跟教育有关的,一个是小学一二年级试行8点30分到校的建议。因为现在低段学生按照课时是26节课时,小学排课是上午四节下午一节,一周五天其中有一天下午是两节。我觉得这样安排不科学,小学生每天早上,一般八点上课,七点四十分要到校,学生必须7点40分就起床。而且有时候还想睡觉,爸爸妈妈把他叫起来,赶到8点钟上课,上到上午11点30分,快5个小时才吃饭,下午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搞一些课2点30就可以放学了。家长至少4点以后才能下班,这一段时间又没有人去管。我这次就提了一个提案,就是小学生作息时间改一下,8点30到学校,这样早上时间也充裕,早上学习时间不要这么长,上午三节下午两节,这样分配更加合理。
    
赵文琪:这个也有一个问题,大人作息时间跟不上的。大部分人,因为公务员是8点30,企业都是8点钟。
   
赵夏娟: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因为你规定8点30,早点送去没事情的,因为学校高段学生已经在了,学校管理上跟上去,比如有一个老师,值班老师,一些早的家长可以把这部分管起来。有一部分人可以晚点去,统一规定7点40分,必须晚的人也要7点40分之前到。下午是个问题。
   
赵文琪:一般两点左右就放学了,这段时间,所以为什么社会上有一些四点钟学校,生意好得很,就是应运而生了。小孩子这么小,睡眠又不足,我的孩子也是这样看着过来。
   
主持人我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让孩子在学校来正规地多停留一些时间。
   
赵文琪:这个和政策又不相符了。
   
杨小朵所以她的建议就平衡了。
   
赵夏娟:对,可能就是两三点以后放学,这段时间也缩短了。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这样时间上更加均衡。我到小学也去过,跟小学校长也探讨过,他也说应该能行的,就是管理上稍微麻烦。
   
主持人:辛苦一个老师,幸福一班的学生。可能老师要比较早到校了,有的可能8点半上课,8点到校。下午应该没有什么影响。
    
赵夏娟:一般规定清校是四点。主要还是一二年级,因为高段课程多了,所以我没有提这个建议。
   
主持人:我看到网友说的,幼儿园的下午接送时间,还有就是幼儿园放假的时间,因为放寒暑假的时间,小学以上的孩子可能自理能力要强一点了,但是幼儿阶段的孩子自理能力不强,不可能一个人放在家里。有老人带孩子还好,没有老人带孩子,这些父母一到寒暑假真是头疼。
   
赵夏娟这个幼儿园还是有措施的,有个困难班,照顾寒暑假没有人照顾的孩子,还是可以放到幼儿园去的。
   
赵文琪:网友反映的可能是个别问题,大部分幼儿园都有放心班等等。
   
乐孝艳这个已经推行很长时间了。
   
赵文琪:
我儿子读的,跟大人的作息时间一样的。这个网友可能说的是个别的问题。我们宁波包括我们现在全国,幼儿教育这一块还是比较重视的,发展也比较好。
   
主持人:您提的主要还是,特别关注的还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今年您提的是什么样的建议?
   
赵文琪:今年我自己提了三个建议,其中一个也是网友提供的,在这里我想表扬这位网友,真的花了一点心思,而且做了一些调查。我觉得他也有很强劲的数据,就是关于电动车的,他是要求不推广。
   
我们国家去年也出了一个标准,20公里、40公斤的标准,车速不大于20公里,车子自重不超过40公斤。我也比较赞同这位网友的观点,我们电动车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才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把这块去掉,为什么还要限制重量?说时速,20公里说实在是比较慢的,电瓶车可能是,到底多少公里合适,这位网友提供了一个数据,美国是35公里,我是想想,美国因为人口稀少,我们国家可能人太多了,这个是不是合适,还值得有关部门探讨。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电瓶车限制多少公里,要有一个合理值,比较适合中国的值。我们关键的要抓住和自行车的刹车结构。我不知道大家,可能开车的比较多一点。
   
我们的电瓶车刹车系统原来是用于自行车上面的。自行车的速度每小时15公里了不起了,是刹得住的。用于电动自行车以后,这个刹车系统要么就很刺耳,要么就刹不住。这个闸的系统有问题。

我这里讲得不太专业,我大概了解一下,有一种是碟刹,用在汽车上的。在改装这块的系统上面,我希望国家有强制标准,比如在40公里以内,就在3秒或者2秒内刹住,从40到0,达到这个标准才算合格。从这一点来控制,我觉得电瓶车还是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主持人
现在电瓶车有一些类似摩托车的装备,有一个网友说,音响,在下班的路上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到酒醉一样的人开着电瓶车呼啸而过,放着非常响的音乐。
   
赵文琪:这个我觉得人的心态要宽容一些,我们有一些人肯定是比较另类的,他喜欢追求不一样。就像汽车好了,我们有吉利汽车有宝马汽车,那是不一样的人。这种东西,真的是没有必要。他骑个电瓶车,这种现象我也碰到过,还闪着光音响音质很差的,开是开得很响的,他感觉很好。在马路上可能只碰到一两个,这个是极个别的。可能还是宽容的心态来对待。

但是他一个是速度快,又回到刚才的问题,把刹车检验合格了,保持刹车是有效的,能及时刹住的。当然我这里的观念并不是说同意他超速,没有这一说的。汽车很多道路上也是限速60公里、80公里,高速公路上也就120公里。但是历程表上170以上,但是只有个别人才会去开。造汽车的时候最高时速120公里,那就是QQ车,大家还看不上眼。这个就是个人自己,你骑电瓶车的,也不可能无限高的,最多40公里。
   
自重不够,稳定性很差的。大部分人还是,一个还是结构上要安全,刹车要安全,一个骑车人要有这个素质,不能横冲直撞的。不能因为车子能骑那么高就把他禁掉。
   
赵夏娟:我也提了一个提案因去年这个电瓶车的死亡认识比前年高10%,我现在有时候开车、乘车,电瓶车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我觉得,骑电瓶车的人交通意识差。
   
赵文琪:这个交通死亡率的人数多,你看到的是绝对值,相比去年增加的。这里有一个网友提供的数据,国家交通局提供的,电瓶车和自行车死亡率是不一样的,现在很多人自行车不骑了,骑电瓶车了,这样自行车死亡率下降,电瓶车死亡率上升。
    
主持人: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考虑,说心里话,我是有点赞同很多网友,就是取消电动车的呼声,但是我们没钱的人怎么办?骑自行车赶时间赶不起的。这可能需要很长的阶段,我们加大投入公交车的力度。
   
赵文琪:你说的加大公交车,我们公交公司的朱总也是在我们江东代表团的,今年是准备投放400辆公交车。今年宁波市城管局还准备提出杭州一样的公共自行车。这些都只能解决一方面的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不了。有一些公交车到达不了的区域怎么办?
   
主持人公交车到达率提高是不是可以解决?
   
赵文琪:
政府财政不可能无限投入,解决不了的。公共自行车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主持人:我们是不是也能够从这方面的力量去集中,往我们的公交线上去投入?
   
赵文琪:这只能解决一部分,不可能全部解决的。我是这么一个观念,关键是我们怎么增加一些道路交通法规的教育。电瓶车有很多,你发现没有,我们的电瓶车,真正在骑的,实际上外来务工人员很多,真正骑飞车的,我这个不是歧视他们,但是确实存在,他们的比例比较高。还有一个,刚才说放着喇叭的,也是这部分人可能性大一点,我没有什么歧视性,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生活在城郊、农村,可能他的老家交通没有我们这么拥堵,这么骑也没有什么危险。但是在我们这个城市里面这样骑的方法就会存在问题。一旦出了事故他也悔之不及。如果再重新让他骑,我相信他也会吸取教训。

我觉得政府相关部门,有些比如骑自行车闯红灯,有很多人骑自行车闯红灯了,我们罚款也不好罚,也很麻烦,行人、自行车怎么罚?让他受教育,罚款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他受教育。
   
赵夏娟对于电瓶车交警没有说对汽车那样,一闯红灯就罚款、教育,闯红灯就闯过去了。
   
赵文琪你看到可能是早晚高峰,交警部门有一个原则的,在轻微违规情况下就放过去,一旦去处罚要堵车的。轻微的违规还是放行的,还是人性化执法的。
   
主持人: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所以网友说,什么都不要讲,就是把电瓶车卡掉,有像治理摩托车一样。但是这里还存在一个,没有电动车之后,我们这部分怎么解决?
   
赵文琪:普通百姓怎么出行的问题。

公交车有什么问题呢,速度慢,线路少,准点率不高。现在推出了电子报站,但是一旦堵了,要多少时间根本就不知道的。努力是在努力,但是我们实际上还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大家都分担解决一点。光依靠这个,大家都坐公交车,不现实的。我上次还听到网友要求恢复原来的三轮车,就是把这个东西弄得漂亮一点。不同的声音都有,但是我们也是卡掉了,把三轮车禁止了。
   
主持人是这样。今天做节目之前有很多网友的问题,我都没有一一说出来。之前我和杨主席、赵秘书长都打电话说到幼儿教育、幼儿入学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谈到。时间非常快,虽然有很多网友的问题没有回答到,但是我觉得今天的节目是最轻松、最有意思的,我们说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孩子的教育、电动车等等。现在差不多已经过了节目结束的时候了,我真的很希望把这个节目能够再延续一、两个小时。我们今天说得也非常热闹,但是我们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对话》到这里就只能说结束了,如果说各位网友有什么问题想要通过我们几位委员、代表,向上反映的话,你依然可以给我们留言。前两天就有一位委员把我们网友的问题复制了以后说,希望在开会的时候可以提上去。如果有必要,我们把这些问题,几位嘉宾也可以看一下,是不是可以帮我们网民呼吁一下。

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四位嘉宾,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