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过去我曾经听说过镇海是一个不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近些年来我又听人说镇海环境变化很多,我就在想,从过去到现在,这些年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很多人对镇海有了不同的看法。您认为从改革开放,从最早,我们镇海它的发展历史到今天真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马卫光:接过你这个话题,我想也从镇海是不是适合人居环境这块讲起。我来镇海工作之前,包括来镇海工作以后,我也听到过,很多人跟我说镇海什么环境因素不是最佳的人居的城区,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应该说镇海作为一个滨海的城区,作为生态园林式的城区,作为现代化城市化推进得都还比较快的城区,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适合于人居的地方。而且这么一个观点,现在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这种误解呢?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在发展经济方面也都走过一些弯路,镇海区作为适合于发展化工工业的区域,在当时由于项目各方面的因素,历史上也引进过小的化工企业,这些小的化工企业由于环保投入和环境意识等各方面因素,也曾经产生过一些对环境影响的事件。所以造成大家认为镇海是一个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环境不适合人住。再加上历史上有些化工企业,它的税收、隶属关系不在区里边,从干部到老百姓本能上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有污染,工业税收享受不到,老百姓对这个问题反响比较大。

  区委区政府都非常重视,在污染企业的搬迁、环境保护的投入,尤其是对环境的在线监测,包括生态绿化的建设方面,应该说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资金。

  主持人:在整个镇海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政府也好,市政府也好,花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从镇海大的变化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说镇海在前些年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现在我们看到镇海在发展了,开始有一些细小的转变。比如说我们看到九龙湖山庄,还有农家乐园,还有生态防护林等等这些变化。我们也看到在着重经济发展的同时,镇海还注重生态效应的发展,镇海的发展现在不单单是整个城区的建设,还看到了经济的变化还有整体的生态的建设。

  马卫光:对,当时我们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工企业实施了搬迁,同时加强了留下来的、环保要求、排放都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一些企业的检测监控,应该说目前在我们区内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是已经可以说是对环境没有什么影响了。

  在这个同时,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四条生态防护林带,最宽的有3公里到4公里,最窄的也有300到500米,通过四条林带把工业区、城市建成区、高教科研区,以及现代化的都市型工业区,把它分割开来,这样也有效地改善了我们区的环境。可以说我们现在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全省的生态区、环境质量各方面来说都非常好。这五六年以来,我们的大气环境的优良率都保持在91%以上。

  主持人:这很不容易。

  马卫光:对,也好于全市的水平,整个生态绿化都非常好。还有一个是我们镇海虽然土地不多,但是在重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重视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把农业作为一个精品来抓,既发挥它的产品的经济功能,同时又发挥它本身自然的生态功能。所以我们这几年搞了一些生态的农庄,搞了一些特色农产品的基地,比如说白枇杷基地、优质葡萄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等,已经在华东地区有了比较大的影响。

  我们引进了一家以农产品配送、整理和基地化生产的一个龙头企业叫飞洪公司,我们所形成的一条优质农产品产加销的体系和模式,已经被我们市委市政府领导命名为镇海的飞洪模式。所以应该说我们在生态环保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6月5日,我们全国的第一座县市区级的有国际水平的环境监测中心就要投入使用了。设备不算,我们在土建方面就投入了4000多万元,如果包括人员配备在里面,可以达到7000到8000万元。

  主持人:从刚才跟你聊的过程中,之所以很想谈到环境的问题,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在过去人民印象算是一种误解,但是确实有一些情况发生,不大适合人居住,说是环境不好,但是看到了在发展过程中整个区委特别重视这块,刚才您也谈到了整个检测环境达到了90%以上,甚至比市区还要好,这一点可以证明镇海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除了重视经济而且特别重视人所居住的环境的改变,还有您在介绍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整个镇海的发展中很有代表性的特色发展。

  过去我们看到,镇海炼化,镇海电厂,还有镇海中学,刚才您也谈了一个飞洪模式,镇海整个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说30年来甚至几十年来,到今天不仅仅是镇海人,镇海区的领导,我们外界都可以说看到了它的成绩。但是总结这个成绩,我想有你值得你骄傲的地方。

  马卫光:今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也在回顾总结镇海区的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历程,所取得的成就。确实,从镇海的这么一个小的窗口,或者是样本来分析,这30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点是上下干部到老百姓都是认可的。回顾这30年里,镇海有哪些变化,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可以概括。

  第一,由于开放,使我们镇海的经济融入到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循环里面去。镇海的经济总量不算很大,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已经紧紧地跟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像去年243.7亿的GDP,将近1400亿的工业销售,我们区域内的实际进出口量达到了100亿美金,属于我们区统计口径的数据是40多亿美金,中石化炼化是分公司,统计在北京,实际上是镇海口岸发生的。经济外向度,按照统计数据算超过150%,如果按照实际来算的话,超过300%。这说明什么呢?

  我们镇海的经济是一个大进大出,跟国际市场非常接轨的经济,包括现在美元的贬值,汇率的变化,原油价格的提升都跟我们整个的镇海经济共冷暖,当然我们企业的应对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前两天广交会看了以后,形势非常好,也非常欣慰。

  主持人:有什么收获吗?

  马卫光:我感觉到,在整个市场变化当中,在各种要素制约下,在商务成本提高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通过创新,提升的产品的竞争力,效益又在回升,说明我们在开放中学会了游泳,在游泳中更加适应了开放。这是我们30年的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个,由于我们改革,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我们镇海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接轨。在改革方面,我们镇海还是在这30年中一步不落的跟上了脚步。比如说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及时地跟上了,农业生产的潜力一下子得到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根据当地的资源,依托上海的技术人员的优势,发展了乡镇企业,所以使镇海的经济在农业基础上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在大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本土经济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再后来,乡镇企业随着规模提升,它的体制出现了“二国营化”现象,后来我们也及时地实行了乡镇企业的转制,使我们乡镇企业的机制率先跟市场经济接轨,也获得了很大的潜力的发挥,实现了新的飞跃。

  再后来,我们的国有、集体企业从乡镇企业的转制中,受到了启发,学到了经验,也相应地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所以使我们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在改革当中获得了新生。包括最近几年,原先我们有一些优势企业认为100%的掌握在我们这里的,最近也是相应的做了一些改革,尽可能地让它体现民营性,政府更多是从公共事业、公共投入上发挥一些作用。

  再后来,我们予政府的自身改革,企业这个微观主体改革了,政府这个主体没有改革,它的服务与管理“两张皮”产生了脱节,所以政府职能的改革,行政许可制度的改革,行政许可职能的归并,包括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等等这些,所以使我们政府的服务管理的体制跟企业的发展有效的适应。

  再后来,我们在企业的发展当中怎么样能够充分发挥员工、人才的积极性,我们这些企业包括全社会人员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要跟上,所以我们也实行了一些城乡一体全覆盖的保障体系建设。所以说通过30年的不断的改革,一系列改革、深化,我们及时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接轨的一套运营体制和机制。所以我们的发展不断地有新的活力。我想这是第二个大的变化。

  第三个,由于我们不断地注重发展,我们的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都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可以说全国30年保持了9.8%左右的年增长,我们平均下来超过15%以上,这30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

  现在我们人均GDP超过了16000美元,这个数据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形成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三方面的强有力的产业体系。从现代制造业来说,我们区里面现在石油化工业是最大的支柱产业。像镇海炼化有2500万的炼油能力和100万吨的乙烯在建,接下来还要再建新的炼油和乙烯项目,我们还有其他的以石油化工为原料的按照它的产业链发展下去的一些好多项目。我们有国内成套机械比较多的机械工业体系,像油压机、冲压机,可以说成套机械设备在县市区里面,不单在全市,可能在全国的县市区里面,我们有一些拳头产品。我们的机械工业比较强,我们的电子工业也是非常强的。像一些电子元器件,现在有很多的电子的整体产品,包括这几年引进了一批软件开发和创意产业这样一些现代的新兴服务产业,中国软件总公司在我们这里建了2000人规模的软件开发基地。

  主持人:什么时候?

  马卫光:已经在建了,香港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在大陆的第一个基地,宁波的分中心是6月8日要正式入住。去年在香港签定协议,已经在装修了。现在国家级的的网站和其他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有将近30家,6月8日要正式开业了,所以制造业这一块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实力。镇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连续9年保持了全省100多开发区中综合实力的前10位,一直保持着;宁波化工区今年的年销售也突破了100亿,也是国内可以说是前三位的基础功能和环境比较好的专业的省级开发区。还有城市功能区也形成了100亿以上的产业规模,有一批比较好的企业。所以我们的制造业这块还是比较强。

  现代服务业这块,这两年我们也起来了,依托港口优势,以物流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正在形成之中。像目前我们有5大专业市场,液体化工市场、煤炭市场、钢材市场、木材市场、还有运输市场,去年已经突破了250亿年交易额,我们还正在依托港口和沿海区位优势,要打造一个在长三角里面有重要地位的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枢纽港。这将会是我们镇海现代服务业中今后非常有潜力的一个区域。

  主持人:我突然想起来在前段时间跟同事们曾经聊到的对镇海今后的畅想,前段时间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采访的时候,提到轻轨已经开始建设,以后宁波到镇海就更方便了就更近了。有人说镇海沿江路滨江大道,晚上夜宵生意肯定不错,下班以后可以直接坐轻轨过来吃夜宵散散步。我觉得镇海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错的,如果让我来介绍镇海的话我觉得会有几张牌。比如说最早的海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一个旅游方面,比如九龙湖,还有招宝山,还有镇海炼化、镇海电厂,还有很自豪的镇海中学,还有飞洪模式,包括您说的制造业、物流等等这些方面。我总觉得镇海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两个角度而且是很多个角度在发展,有人说不管是某一个单位某一个行业,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低潮和高潮的时候,还有它也像一个孩子,它可能从幼年到青年到壮年到老年。您认为镇海发展到目前来讲,它如果说比作一个人的话,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期?

  马卫光:我想可能还处在20岁左右吧。刚才我讲到现代服务业当中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像物流这些,包括传化集团的物流信息港,传化集团的公路运输项目,一个5月份开工,一个下半年要开工,以后都是在全国有影响的物流基地。包括航运业,我们05年的时候做到了10万吨,06年做到20万吨运力,07年我们达到40万吨,今年我们要超过60万吨,到2010年之前我们确保100万吨,力争150万吨。这将是我们海运货运为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地。

  主持人:镇海有这么大的发展空间,您刚才说到6月8日有很多的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到一个问题,人才引进的问题。镇海方面是不是有不同于其他地方不同的优势。

  马卫光:在人才引进这方面,我们有几块可能跟人家比有不同的地方。一个方面,我们首先树立人才不分区域,只要是我们区里边,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其他的各种经济主体、组织也好,只要是需要的,我们无门槛地引入,我想这一块我们应该说通过这几年以后,我们已经有了一种包容四方人才的共识。

  主持人:什么叫无门槛引入?

  马卫光:我们在人才引进方面不设要求,比如说年龄、籍贯或者其他不同区域的非平等的一些条件。

  第二是针对不同人才过来,遇到的一些困难,我们相对应地出台了一些政策,并给予支持。比如说住房是各方人才来的障碍,好多人尤其中西部地区全国各地的一些院校高校毕业,到宁波镇海是好,收入总体也可以,但是住房价格很高,他会有点担心。

  前年出台了政策,去年正式实施,两个方面,一个住房补贴制度,大中专学生进入镇海企业工作的,每个月本科生200元,硕士以上研究生400元一个月,这是政府给他的,企业怎么给我们不管,只要在镇海区各类企业工作的,我们就给住房补贴,补3年。3年以后如果还在镇海工作,一个他可能要留下来了,第二个他可能要结婚了,3年以后可以享受购买限价房的资格,比经济适用房价格稍微高一点的限价房的政策。这样的话,政府通过出台政策,解决他们住房方面的后顾之忧。

  主持人:我觉得这非常好。我刚才想问,引进人才,让他无门槛进入了没关系,这可以做到,怎么样留下来呢?

  马卫光:第三个,我们对高层次的人才进行补贴。比如说在企业、医院、学校工作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或享受国家级荣誉的补贴一年3万元,省级的2万元,市级的1万元,区级的6千元,特殊的人才在住房上,在研发资金上都可以相应的给予一些配套。

  主持人:刚才一直谈到了镇海的过去,镇海的现在,作为一个区来讲,可以说从我的理解当中,能够利用的资源来更好地发展的问题都好象利用得差不多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镇海是不是没有太多的亮点和发展空间。如何在今后的规划中、在这个内容中让它扩大呢?

  马卫光:这块也有人担心,但我认为在我们区委区政府研究的发展蓝图、具体的推进措施当中,我们倒是没有担心。在要素制约不怎么强的情况下,我们也确实走过了一段粗放式经营的发展路子。比如说依靠大量利用土地,水、电,包括劳动力,以及其他消耗能源排放等等这些。但这几年随着整个的宏观经济趋紧、要素制约较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叫做在紧运行中求发展、在硬约束下求突破,在这个情况下,实际上省里领导提出来在“倒逼机制”下,我们先适应,主动性的适应和整个战略思路的调整。所以我们现在发展的一些项目,无论是工业项目还是服务业项目都跟以前不一样。一个树立了“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就是发展对外产出怎么样,效率怎么样,节能减排怎么样,作为我们主要衡量的依据。

  第二个是减少对一般的要素的依赖性,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来求发展、求提升。我刚才介绍的制造业的项目,还有服务性的项目,都是在零土地下求发展的项目。比如说物流业的项目,我们搞楼宇经济,搞服务业基地,信息化服务,很小的面积里面就可能几十亿的产值上百亿的总量,几个亿的税收。

  像我们的航运业不需要土地的,船到处在跑,另外我们开发的旅游业的项目,我们叫三点一线:招宝山风景旅游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即将开发的庄市商帮故里风情旅游区,以及我们生态休闲带,三点一线,这些都是在不影响现有土地性质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搞发展。

  刚才讲的那些服务业,基本上不过多地占用土地、消耗一些资源。我们通过创新来发展一些主要是依赖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产业,这个我们都有具体的规划。今年专门开过工业创新的大会,也开过服务业创新的大会,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实现不断的发展。我们对镇海经济的发展应该说是充满信心的。

  刚才讲改革开放30年,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三点了,由于开放我们融入了国际市场的整个体系,由于改革我们积累了一套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体制机制,由于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有相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综合实力。

  第四,我认为由于我们注重民生,我们已经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老百姓共建共享改革成果的良性循环中。我们镇海区现在在社会保障各方面、在改善民生发展还走得比较前面,我们的第一轮“解难创优”三年计划顺利完成、超额完成,我们从今年开始第二轮“改善民生”计划已经启动,八大行动计划基本上跟省委的改善民生八个方面是相吻合的。

  而且我们今年提出了几个,一个是消灭零就业家庭,镇海城乡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够有人就业。通过采取促进企业就业,企业安排劳动能力比较弱的人,我们给用工补助。第二,政府提供公益性的岗位,有关社会管理的岗位让他们来参与,以及通过发展新的项目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比如农家乐、餐饮等。

  第二是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一个是城乡全覆盖,第二是不同群体全覆盖,小的、老的,工人的、农民的。应该说在保障程度方面至少在宁波市还是比较领先的。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的这些,我感觉是在看钱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一样,潮水一起向前涌动。在这样的情景下,我有一点担心,也是今天最后的一个问题,在我们各方面不断地向前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在奔跑的过程中如果稍不留神就会摔倒,作为镇海区在发展过程中,从人文,从民生,从经济,从社会的发展都考虑得比较全面。但有一点我在想,我们区委区政府它是不是更注重了从树人这个角度考虑这件事情,我们说树人先树身,树身先树心,包括政府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当中行风研究过程中,我们会不会在这个方面有所忽略或者说您在这方面也考虑过了,跟钱江潮一样是一起往前发展的。

  马卫光:这个方面实际上我们也注意到了。我们认为我们要保持镇海社会可持续的较快健康的发展,有几方面很重要。

  第一方面是人才的保障。能够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提供它所需要的优质的人才。刚才已经在讲了我们怎么在促进。

  第二是永远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的公共服务体制和机制。这里面确实我们也担心,也是各个地方比较麻烦的、遇到的比较头痛的问题,怎么样能够保证长效常新,做体制的常青树,这块这几年我们都在探索,一个是实现行政许可职能的归并,可以说是我们真正做到了归并的一个县市区。

  主持人:这样过程中还有好多的工作要去做。

  马卫光:有好多利益的调整,比如一个局里边,几个科里面,原来都有许可职能的,几个局长里边都有负责一块许可的,现在不管那个局都要统统归并到一个科,只有一个副局长分管,这个难度很大。我们讲这一定要做到,去年7月1日以前我们都做到了。

  第二所有行政职能许可的部门的这些人员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的窗口真正是一个办事的窗口,而不是一个传达室收发室。

  第三,我们一定要改革与高效服务不相适应的办公服务的体制,比如所有的科在服务中心的,副局长在分管的,也留有办公室,都去了,有些涉及到程序,由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定的,这个办公会议有可能本来会议一个星期开一次,甚至两个星期开一次,那如果星期一开会的话,我星期二送进来,意味着到下个星期一才能通过,在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我们就要求该授权就授权,确实比较重大的,增加办公会议的时间,比如一个星期开两次,效率就提高了,我们要他们改变这种内部的审批流程。

  主持人:对于合并单位来讲每个人思想的转变很重要。

  马卫光:转过来以后就习惯了,检察厅的一个副厅长来看了两次,他认为我们真的是做到家了,现在镇海的行政许可审批所有项目不超过7天。

  主持人:办事效率快。

  马卫光:90%以上的项目当场办结。如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现场踏勘的,统一由行政服务中心来组织。这块我们保持着公共服务长效的体制和机制。

  第三是“透明政府”,把政府的各项制度、规定、办事流程全部公开化,如果做不好就让老百姓知道,可以投诉、监督。

  主持人:这个公开化老百姓在哪里可以看到。

  马卫光:在所有的政府网里都可以看到,包括阳光热线,我们通过电台“市民桥”每个月基本上随机接受市民的咨询、质询。主要是透明化。这块是无形的压力。

  第二是行政效能的监察,接到投诉的、没有及时做到的,我要实施督查,主要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如果是主观原因就进行谈话、警告、必要的组织措施。包括我们的管理软件都上去了,行政许可按照你规定设定好是多少时间必须办结的,现在在哪个环节,每个环节允许你最长滞留时间是多少,如果快到时就会发出警告,这个系统时间是无法改变的,搞假都搞不了。要登记在案。政府的公共服务一定要跟上。

  第三是好的投资和生活的环境。我记得比较早的时候有外商开座谈会的时候,怎么样做到能够把外商吸引来,有个外商老总讲的一句话我印象比较深,他说你首先把生活环境给做好,我做投资一定会把人派过来,薪水高低固然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你这个地方人居环境好不好,如果生活环境不好再高薪也不会来,找不到人,他说我项目就无法来办。

  第一是生活环境,第二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所以说现在就讲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是发展的软环境、硬环境。我们一些基础设施,包括行为习惯,实际上都要努力往那方面做。包括前段时间机关里还专门搞了一个礼仪教育,如果客人来了上电梯,是客人先进还是主人先进,出电梯是客人先出还是主人先出,比如说吃饭怎么入坐,讲话怎么讲等。这虽然很细小,但是会给大家感觉到你这个地方有一定的素质。

  马卫光:包括打造一个廉洁的干部队伍,如果给人家看到都很贪的风气不好人家也不会来。再一个就是治安环境等等这些,如果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地方,是无法得到发展的。这些我们想从全方位的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发展的可持续性。包括现在我们政府组织机关部门里面,包括行政服务中心都是通过ISO9000系列的认证。它一个原则里边,我认为两个原则非常好。

  一个是以服务顾客满意为原则,我们要以服务发展为目的。第二是要不断地改进。体系认证好了不是永远都好的,如果以后形势变了就要不断地改进,让它永远保持它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要注重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有,不是100%完美。

  主持人: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和广大的市民朋友时刻监督时刻鞭策自己。我觉得采访完之后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放心”,而且有很大的展望的空间。所以预祝镇海,预祝马书记的和镇海人民能够更加和睦友爱,更加地从人的居住环境上去考虑镇海发展得更好,这是我们所有人对镇海的祝福,而且我们真的希望镇海明天能够越来越好。

  马卫光:谢谢,讲到“放心”,我想到上级党委给我们基层领导同志的两句话,“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作为党委政府的一个主要负责同志,一方面注重发展,抓发展,有一个比较美好的明天。第二个要抓稳定,让老百姓感觉到放心,不管是对明天发展的放心,也是对今天的放心,我们一定努力做一个让老百姓放心的党政机关领导同志,另外我们也全身心投入、大力度推进,既站高看远又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把它推进下去,把镇海的明天建设得更加好。

  主持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