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8年的新春到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了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雪灾,冰冻之灾,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在其中感受到了痛苦,在雨雪灾害到来的时候,我们失去了很多,但在失去的同时又收获了很多,有很多同志说收获了真情,比如我们共同抗击风雪时感人的故事,我们也看到了一线的工人为抗击风雪所付出的努力,最终,我们在雨雪冰冻灾害中一起走过。
宁波铁路南站站长王明伟问答回顾:
主持人:可能在情绪上会激动,都可能会产生,其实各个运输方面,大家都知道交通、民航、铁路,但是对于铁路方面大家在网上都看到了,尤其是广州、北京,宁波站我们记者也去了,王站长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宁波站在抗击冰雪灾害是什么样的情况?
王明伟:我们的运输方式是网状的,我们的运输次序是非常混乱的,在这样的突发事件面前,我们往南方去的四对列车是非常混乱的,先后有9列次停运。
主持人:这个滞留的人次会达到多少呢?
王明伟:有2万多,由于宁波的发展,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民工流是非常明显,主要是运输,我们运输的设备是20年前的设备,最高的设备是5000人,现在是18000人,春运最高达到了31000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设备是完全满足不了滞留旅客的需要,很快我们就启动了预计预案,我们就采取了几个应急措施:第一个就是限时秩序,这是一个措施。第二个措施紧急搭设了广场的篷,防止旅客在外淋雨,在加上28日以后,由于京广线电力机车出现了问题,我们马上就跟市春运办汇报了情况,尽管我们搭设了5个应急的侯车篷,大概有不到3000平方,但是还是满足不了旅客的需求,这次市政府也是很支持,巴音书记和毛市长很重视,腾出了地下停车场,为了帮助旅客避风雨,这样就使旅客的情况相对比较稳定,在这个期间里,海曙区也做了餐饮保障方面的工作,其中为旅客,特别是滞留比较长的像广州的旅客和贵阳的旅客免费送面包和矿泉水,全部都是免费的。而且对小孩和老人加送了棉被。
主持人:是来自哪里的?
王明伟:市民政局,主要是为了保证他们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场所。我们车站设置了“雪灾应急指挥中心”,我们交通局的张局长基本上就是车站完全指挥交通工作,因为当时其他的工作很难运作,相对铁路的运输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主持人:在整个雪灾天气的过程当中,旅客滞留当中,南站的工作人员也是不分昼夜的工作。
王明伟:我们的员工有最长的有1个月没回过家,有不少员工也是没有合过眼的,所以家里的事情完全顾不上。
主持人:这也是挺难的,一年工作到头了,也不能回家,这时候的心情是非常急躁,对这方面你们这里可能还好,但铁路方面情绪波动的有吗?有没有找你们说一说的?
王明伟:情绪波动大的人有而且还很多,我们主要是以情感动他们,主要是把我们所做的工作介绍给他们,我们是网络,不是我们想开就开的,在这期间广州的有一躺班车,旅客滞留了3天,他们的心情是非常焦急的,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早点回家,而且旅客一滞留就很难恢复了,因为能力就这些,我们节分头分批我们带着完全嘶哑的声音,跟旅客讲运行当中非正常的特殊情况,争得旅客的同情。当时在地下侯车区我们在协调下,安装了6台电视机,主要是让他们有一个信息平台,这样一部分的旅客是比较理解的,但是还有一些旅客是不理解的,他们认为我们买票就是签合同了,为什么不把我们送走,但是我们是近我们的努力来恢复线路。在这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许多好的机制,这样能不能一部分的旅客乘车,乘车尽快的折返。
主持人:王站长这种情况您也是第一次遇到吧?
王明伟:第一次,我们最快的一列是25分钟折返,我们的人员全方位的保障,好在西南区域有一些滞留,其他的区域还好。
主持人:民航可能要考虑备上两台扫雪机了,用人扫雪首先这是不科学的,王站长铁路经过考研之后,对今后出现这种情况能不能讲一下经验之谈?
王明伟:不光是宁波本身的考研,我们还承担着铁路网运输的考验,应该说这次市委市政府高度的关注,部队关注和公安全面的配合,还有职工的辛勤付出是密切相关的,从今年雪灾以后,我们在两个方面今后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我们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比较匆忙,那天晚上搭设雨篷是连夜搭的,搭设的过程中比较简单,特别是春运办搭的雨篷,因为雪下的比较厉害,中间曾经塌了一部分,所以在安全方面还要考虑得更多。二、旅客的情绪非常激动,我们信息相对又滞后,我希望动态的能够更完善,能够让旅客及时的掌握。因为没有制订动态信息的公告方式。
主持人:我就有这方面的感受,到了火车站就有人问这路车什么时候开,那个地方的什么时候开,反复的问,可能这方面像您说的要增加联络。
王明伟:这方面我们也担忧,我们自己的网络是给的大概的时间,但现在在运行过程中反复变化的比较多,因为天气的原因反复的晚点,但是我们在网络信息接点的过程中,我觉得有提高信息源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