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嘉宾访谈 现场传真 往期查询
 

1:取缔残的摩的,逐步淘汰人力三轮车
残的摩的存在由来已久,有关部门也多次对这类车展开整治行动,但是收效都不理想,一方面整治不严且有一阵风之嫌,整治过后即可死灰复燃;另一方面残的摩的驾驶员的再就业也是一个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残疾车本是为残障人士服务的,但是现在满街的残疾车却是健全人士在开且从事客运经营,而摩托车也本是个人代步工具现在却成了公共运营工具,且多为江西、安徽甚至河南的民工过来驾驶,这批人在宁波结成帮派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问题,去年整治过程中甚至有群攻警察的现象令人惊栗!这类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破坏了投资环境,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事故层出不穷,影响道路顺畅和司机行车,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都避之不及,更导致了公共客运市场秩序的破坏,去年爆发的出租车司机起义事件就是明证!个人以为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再袖手旁观了,而应该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根治,上海早就没有残的了而杭州、成都等同级别城市的整治效果也很明显,为此建议今年宁波也务必采取行动:为残疾人士免费添置新型的残疾车,车型美观小巧且后部不能带人,解决真正的残疾人的出行问题,同时适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补贴;发挥宁波再就业工作的长处,组织专场再就业招聘会解决残的摩的司机就业问题,这样他们才不会重操旧业;严厉禁止外地牌照摩托车在城区通行,同时可考虑借鉴杭州、温州、绍兴等城市全城禁摩的经验提速摩托车报废过程,为尽早在全城禁止摩托车通行打下基础;建立专门的整治办公室,开通整治热线,一旦发现有车继续违法运营则毫不手软一律销毁。

整治残的摩的的同时,也可以同时整治一些货运三轮车私自从事客运经营的行为,而且以宁波的经济发展和城区规模情况应该尽快分批淘汰人力三轮车,限制货运三轮车,为畅通工程铺平道路。
整治此类车需要政府极大的决心、信心和耐心,这一过程应该是复杂和艰巨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我想还是比较顺利的,广大的老百姓也是拥护和支持的,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放任自流最终只会难以收拾!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乃最佳选择
在众多百姓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消灭黑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类车之所以屡禁不绝正说明它还是有存在的市场空间,试想如果没有市民会选择这类车出行那么他们还会出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依然有市民会青睐这类舒适度低又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而非价格更为优惠更为安全的公交车呢,我想其根源还在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滞后,一旦完全消灭这些车辆还是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一定不便。

最近有关公交发展的法规正式出台,政府再一次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口号,其实之前逢交通会议或谈及城区交通现状都有明智人士提及要加快发展公交发展,此项目也曾连续几年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加以实施,我们欣喜的看到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市的公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更应该看到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矛盾,除了残的摩的的大肆出现,马路上巨量的自行车更是公交未能成为市民出行首选的明证。

这几年宁波都在大量的引进新车增开线路,城区在不断的扩展但是优惠卡的乘车范围却没有大的变化,很多市民抱怨搬到鄞州和江东区外围以后交通费负担大为增加;也有不少市民指出宁波城区就那么几十条公交线还分普通和特种两种优惠卡,线路编码混乱,坐车时容易搞错;与此同时匮乏的财政补贴导致公交部门时常大道苦水声称亏损严重,不愿意增开优惠线路,还要背负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免费乘车义务;而优惠卡收费的不合理性又导致城区空调车数量奇缺,每到夏季市民都意见很大。

此外:公交场站的建设缺乏规划,用地往往得不到保证,客运中心、大剧院等地均难以想象的没有安排公交车专用场站,而公交一公司在南苑停车场被迫拆除后便只能远迁在洪塘的公交培训中心,连建设新场的地都没有,运营费用大幅增加;既然正式的场站不足,部分非主干道明明没什么车流量却又不能腾出来公交车作马路终点站导致一些线路无故延伸,不利车辆周转;完整的公交专用道还没有出现,公交车优先的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之前传出的中山路和中兴路会改建专用道也没了下文;公交竞争只存在于一定区域而且为了抢生意一些线路胡乱延伸,完全没有通盘规划,资源共享程度也很低;公交运营时刻还是偏短,晚上车次也明显不足,对城市夜间经济发展造成诸多不利,抑止了城市夜生活,这一切又都给黑车以可乘之机,尤其是南站、客运中心等地夜晚黑车相当猖獗……

与邻近的兄弟城市想比宁波的公交发展水平亦毫无优势可言,杭州温州两地对公交事业都极为重视,一个城市就一个公交集团在经营却比我们有五家公司同时在竞争搞的更好,人家的车辆档次、服务水准、线路规划等也比我们好的多,同为计划单列城市的大连、青岛、厦门和深圳早就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这些城市的自行车也都相当少。

现在许多城市包括宁波在内都在描绘轨道交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趋势也是必然,但我更想说的是建设轨道交通一公里投资可能就要上亿,而一个亿如果投在公交上可以产生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每年都投几个亿在公交上恐怕宁波的公交发展水平可以领先全国了。



近年来出行难日益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而由于公共交通主导不利,导致分流率偏低,马路上的非机动车不见减少,还滋生了相当多的非法运营车辆,与此同时落后的道路建设步伐和交通管理水平也是该矛盾难以化解的重要缘由。

3:加快道路建设

先谈道路建设,表面上看宁波城区道路建设一直没有停步,不过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近几年大手笔的道路建设动作几乎没有,大多是打通非主干的断头路,新辟之路或社区内道路一类,老城区的道路规模和格局基本未变,而通达东部新城和鄞州新城的道路建设项目又一拖再拖,现在很多在谈论如何化解停车难的问题但是道路就那么一点,即便有足够多的场地来供你停车又有多少空间供你行车呢?!车子总还是买来开的而不是停的吧。

饱受行车难的城市国内并不少,省城杭州堵车问题比宁波更为严重,不过在道路建设方面杭州显然是走在宁波前面的,几年下来很多主干道相继拓宽、第一条高架路建成、大幅度的单向通行等,同时还有更多道路建设新建计划也呼之欲出,宁波不趁着现在东部新城还未开建、鄞州新城尚不成气候的时候大力建设道路日后行车难的问题肯定会更加复杂,重要节庆日出现的大面积堵塞现场的发生频率也将大幅上升!

其实宁波完全可以伴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拓展主干道,例如解放南路、望京路等部分路段完全可以拆除人行道上过宽的绿化带用于拓宽马路,大沙泥街延伸段、通途路等路段也不要再一拖再拖了,一些重要的卡口如兴宁桥西以及城北主干线环城北路完全可以考虑上马立体交通;此外一些流量不大的马路人行道应改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混行,为日后大力发展公交减少非机动车和整治非法运营车辆作准备,一些过宽的非机动车道如福明路、中兴路等完全可以划出空间给公交车或机动车用,这样马路没有拓宽机动车通行空间加大了,行车速度也可以提升。

根据宁波临江城市内水系众多的特点,桥梁的作用还是十分显著,部分老的桥梁如解放桥、新江桥、兴宁桥等应该考虑加固和拓宽,不然邻接的马路宽了桥还是那么窄还是容易堵塞,另外完全有必要规划和建设跨江隧道,适度建设一些新的桥梁,在这方面的规划和设计要超前一些,以便满足未来车辆增长之需。


4:强化交通管理

接着谈交通管理,其实不发运营车辆如残的、摩的、货运三轮私自从事客运经营等等便是交通管理不严的明证之一,考虑到该方面之前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去年八月份交警部门曾拿出一套大幅调整城区交通的建议书并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然后在搜集了各方意见之后该方案却没有了下文,亦不知何时能够完善并最终执行,实在另人费解!个人估计是有很多意见令该方案难以完整执行,例如不少禁左和单向通行的规定另一部分人出行不便了,于是这部分人就有意见了,这一部分那一部分的,最终意见归结起来就似乎整个方案都要改,要都按照这些人的意见全改了那就几乎等于没这个方案差不多了,个人的观点是管就要管的严,有方案就应该拿出来先执行看效果后再完善!

征求大家的意见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普通的百姓总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的,而交通整治必须首先确保大局的顺畅和稳定,这必然会给一小部分群众带来一定的麻烦,先拿出来执行而且要严格执行,有了大局效果那么这小部分群众也就会慢慢欣然接受的,总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杭州当初推广单向通行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反对意见,推行的前几天持续严重堵车,但现在下来经过不断完善和调整,总的方案方向并没有改变,但效果已经出来了,这点就很值得宁波有关方面学习!

如何利用非主干道和支路来分流车辆也应该好好研究,这方面南京和上海就做的很好,其实这部分资源利用好了对于理顺城市交通也大有帮助,但在宁波目前还比较盲目,很多小路本来就很窄了还要双向通行,小路中还有很多小路,这样就很容易堵,比如孝闻街等;另外十字路口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也很不到位,很多都乱闯红灯的,如果多招募一些下岗职工在这些地方充当安全管理员不是很好,其实一些干道岔口也可以安排一些协管员,毕竟依靠市民自觉来遵守交通规则还不是很容易。

此外公交专用信号系统设置、智能探头设置、较宽路口安全岛设置等也应该有所考虑和实施,交警的巡逻时间应该延长,这样交通违法和混乱的情况会减少很多。

 
 
[关闭窗口
广告中心|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0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