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齐心协力 缓解出行难(二)—— 专家学者把脉宁波出行难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视频《对话》齐心协力 缓解出行难(二)—— 专家学者把脉宁波出行难

现在我们的嘉宾已经进入我们的直播间了,您有什么总是想共同探讨可以直播页面下方留言。今天的 嘉宾是: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博士 袁红清;浙江万里学院副教授 孙琪



主持人:在文字的交流过程中,两位已经对网友关注的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能不能谈谈两位从文字中了解到的网友的问题的感想?



孙琪:很多网友的观点非常朴素。作为任何一个城市居民,尤其是宁波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好,在市外的交通十分便利,成为全国的节点城市。但是市内交通,出行难成了很迫切的问题。网友从行车、停车,多个角度来提出,都谈到了很好的建议。



主持人:袁主任您看了网友的问题,您有什么感想?



袁红清:他们的问题跟我们每天发生的问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宁波的交通拥堵问题,估计以后会越来越严重。包括上海、杭州,他们的问题以后都会发生在宁波,而且因为宁波城市相对而言要比他们还小,回旋余地更小,因此可能更严重。由于宁波多商业中心尚未构建,就是很多人只来天一广场的。这种情况,也许这种问题会比较棘手。


再加上宁波的工程比较多,包括机场路改建、轻轨,这些可能对交通拥堵问题会带来加剧的作用。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的确是当前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确实,在昨天我们缓解交通难的第一期节目推出后,我们也看到很多网友谈到的一些自己的感想、建议和看法,甚至有些人都提出,我们怎么样缓解交通难。也确实说到了一些方法。从这些方法看,往往存在,似乎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一些节点上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有位网友谈到,要求改善公交系统。昨天我们也谈到这个问题,可能从很多以前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包括我们整个城市的规划,一直到现在,可能对于整个大的公共公交系统的建设,似乎现在一下子去改变它比较难,如果说让两位为我们整个城市的公交系统进行把脉的话,你们个人从目前来讲,怎么样解决公交系统?


比如说会不会增加公交车道,或者是沿街的店面房该拆的拆,该强制的强制,两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孙琪:我一直认为任何的交通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问题,公交只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就交通来谈交通,我觉得拥堵问题解决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多部门、多管齐下来治理交通拥堵问题,才可能会有效。比如说现在出现了很多出行难,有一些拥堵,那么很可能在规划上就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说像有些城市,把交警、交通、公安介入到城市的开发建设决策中,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商业网点建设中没有解决好交通问题,他们可以一票否决,这样可能对于整体的交通拥堵的缓解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说到公交系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增加运力,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那么像杭州,有一些快速的交通的道路的修建,另外还有一个很健全的交通换乘的体系,能够建立好。那么我觉得,从公交这个角度来说,在解决、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上还是有一定作为的。



主持人:孙教授谈到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的网友,市民助理,提出来的,强烈要是改进公交系统。每天下班人很多,挤上车都不停,好不容易停下来又挤不上去。在挤上车的那一刹那可能有小偷紧盯着你,可能有被偷的情况。真是感觉在寒冬,人的心更寒。希望政府部门在人流量多的线路上多增开几趟车,或者设置公交车快车道。袁主任您怎么看?


袁红清:包括东门口、解放南路的站,是很多人的起点站,而公交车是过路站。这个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宁波缺少多商业中心,买东西非到海曙来买,已经形成习惯了。如果在江北,比如大庆南路这个地方,也搞一个大型商圈,很多人就没必要到海曙来。这是第一个问题。这是规划问题,我觉得规划,据我所知中国很多城市的市民对规划单位都不满意的。



主持人:明天就是我们规划局来做节目。



袁红清:他们也很难,他们权力很小,规划是综合治理、综合规划,细路,包括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庆丰桥刚才修好,也挺好的。规划的时候是快车道,其实不允许自行车、摩托车上去的,但是谁来管?现在引桥做好了,但是没有开放。不管自行车就上去。边上的辅道又很矮的,有可能掉下来。这谁来负责?规划是规划好的,是快车道,但是管理和规划衔接还是比较困难,规划还是滞后,不可能超前看这个问题,出了这个问题怎么管理?要综合治理,规划要全局规划,要通盘规划,治理是综合治理。如果再出现,像东门口乘车难,是结构问题,是大问题所带来的小问题的一个发泄。这个小问题是这么一个大局才发生的。


包括宁波现在也在规划未来几年会造多少桥。如果江北区的人和江东的人买东西都要海曙来,就算把甬江上都铺上桥也不能解决问题。



主持人:我也有同感,相信孙教授也有这样的感觉。从宁波市来讲已经对这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据我所知,刚刚开始的城市广场在江东,一个大的商业圈刚刚开张。还有就是江北万达广场马上要建成。还有现在形成一定规模而且比较成熟的是鄞州这边的万达广场。它已经分流了一定的购物人群了,我想如果说从城市广场,它建成之后,现在已经开始运营了,那么这个运营之后,也会分流一部分,江北区这边也会分流。可能从整体规划来讲,我们从目前看好象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但是不能否认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因为整个城市原来就这么一点,我想带回20年前的时候都想不到宁波会发展成这样,谁也不会想到月湖在90年代是什么样,这里面可能会存在现实的问题。


但是您也说到,我们不能否认现在规划的角度,我们怎么样把眼光看得更远一点。


孙琪:是的,现在建设很多轨道交通,但是如果没有轨道交通节点的换乘设施,以后的轨道交通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拥堵的节点。因为我们讲,交通有所谓的动交通和静交通,动的我们刚才袁博士也讲了很多桥的修建,一些静的交通,比如停车泊位。现在很明显公共停车泊位是不足的,有些单位所设置的一些内部的停车泊位也不能在有效的机制上对外开放,造成现在,来了以后停不了,只能停在路边,成为新的拥堵的因素。这方面也需要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就是建高架也好,也是同样的问题。上得去下不来,还是形成拥堵。



主持人:其实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有一部分刚才谈到,目前存在的规划问题。不能说以前的规划问题,因此以前不能想到现在变成什么样。现在的问题要规划部门全盘考虑的。还有刚才两位专家也建议,我们能够把所谓的商圈给逐渐地扩大,让人流分散。因为不管老宁波人也好以前的宁波人也好,我们有一个习惯,好像是一般购物,可能在海曙,最早可能在金光,还有老银泰这个地方。这样一个节点上又形成了天一广场这样一个圈,然后就一直在围绕这个地方在扩大。那么现在我们开始慢慢地向外扩容了,这是两点。


还有我们的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现在大家已经都看到了,是热火朝天的建设过程当中。正像刚才孙教授所说到的这样,轨道交通在整个的规划过程当中,如果说考虑不周全,可能会成为今后交通拥堵的节点。


再有,我想问一下两位,有一位网友说,现在马路到底在进行那些项目建设?其实很多项目有些人是了解了,我自己感觉有点模糊,中山西路沿路都在修路左边修完修右边,想知道在进行那些项目的建设?除了轨道建设,每天都有修路。昨天晚上在新华联那边汽车横得乱七八糟,突然觉得宁波一下子变得好乱,跟我半天看到的不一样,是不是晚上就没有人管了?


针对这个问题,比如说大的一些节日,或者是长的假期,类似于黄金周的,我们整个在天一广场所看到的情形,不仅仅是交通拥挤,而是交通秩序混乱。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市民要把自己的素质、文明程度提高之外,还应该从我们政府层面怎么样去解决这个事情?真的就是一定要很多交警或者是协管站在那里管理吗?



袁红清:这个我以前好像在金报上对天一广场商圈一些打折、促销这种活动做过一些评价,我们的商家的促销活动,其实你说不促销也不行,但是国外的这种促销是很少的,是日常化,我的低价,像沃尔玛,是天天降,没必要挤在某一天。那你说,这个事情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从长远看是坏事情。如果是理智型的,应该是天天购物的,不需要挤在某一天。这无形中确实会增加交通拥堵情况,要增加人力管理,我觉得也很难。的确是因为人太多了,那么现在无非就是,要么增加供给,有更多的点让他们消费。第二个就是分散人流,或者时间错开,银泰在几号,金光中心在另外的时间,肯定要错开。



主持人:商家之间沟通,可能谁也不愿意让步。前几天两位有没有关注?好像是老银泰进行打折的时候,白天我记得好象不是在周末的时候,也在打折。



孙琪:他们也有意识地去错开。

 

主持人:但是因为我们记者采访回来的时候看到了整个拍到的就是老银泰门口的这个地方,包括乐购出来的路口,包括对面国美电器,整个都很混乱,交警也出了很多,车也是横七竖八。我的店庆没有想制造拥堵,但是很多人想去购买,可能过了这个时间就没有这么高的折扣了。那怎么办?好像没有办法解决了。



孙琪:交警部门处理的时候可以精细化。很多地方提出了单向大循环,比如杭州,我觉得处理局部的拥堵问题我们宁波可以向其他地方取经的。类似像杭州,单向大循环。另外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候有的地方搞店庆,做预案的时候就要包括交通,包括停车,一系列的问题。然后有一些专门的审批。第三个就是,我刚才也说了,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广播的一些引导。尤其是现在空中的电波还有网络都非常的发达,可以给很多的行车者提供很多的信息。


一方面交警在具体管理的时候要精细化。第二个,来了以后停车问题上能够有一个有效的停车泊位的引导。第三个就是在新闻、媒体方面,能够做一些预先的引导。


比如现在很多店家说了,从江东来的,希望你们不要把车开过这个桥,停在那边就可以了,这样做引导,比消费者盲目的到这边一看,什么都没有,就多堵在那边,这样就好多了。


主持人:这也是一个办法。商家做促销宣传的时候,事先要报批,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明文规定,必须多少天之前宣告打折,在各个媒体打广告的时候就必须要加上,你的线路在那里,比如在那里停车,比如在网络上有个路线图,什么地方有大的停车场,比如到老华联、新华联、天一广场这边,乐购上面有停车场,在哪个地方比较拥堵,可以提前找停车位走过来等等。这也是一个办法。


您也谈到单向的大循环,可能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怎么样一个循环?大循环?从宁波城市的起点或者规划来讲是不是行得通?怎么样连接起来?可能都是大面积的问题。


明天我们将邀请到宁波市规划局的一些领导作客我们的对话节目,就出行难当中我们碰到的规划方面的问题将进行探讨。大家也可以在今天和明天,我们节目开始之前,发帖留言,把您的问题放到我们的论坛上,在中国宁波网的天一论坛和每一次对话节目直播页面下方都可以留言。我们也希望您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一一转达给嘉宾。


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对话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两位嘉宾作客对话,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明天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