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缓解出行难(一)——错时上下班第一天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宁波网的视频《对话》节目。今天是2009年的12月21号,在这一天,我们对于很多人来讲,似乎这一天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对于我和我的同事来讲,今天似乎又显得非常的忙碌。我们在忙碌什么样一件事情呢?是忙碌着有关出行难这样一个系列对话。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齐心协力缓解出行难”这个系列对话。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错时上下班第一天。
那可能对于一些网友来讲,今天早晨在上班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或者是说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些情况发生。但是就我个人来讲,从今天早晨特别坐公交车从家里到单位,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所以说,今天我们特意请到两位嘉宾走进我们直播室,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错时上下班第一天的一些情况。
首先我要向您介绍的嘉宾是来自我们宁波市交警支队道路秩序处的施斌峰科长。另外一位是来自我们宁波日报社的崔小明。
今天我们节目一开始,我想请大家先来看两个片段。其中一个片段是我们的记者在东门口为大家采制的一些情况。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灵桥附近在八点半以后的交通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
(视频短片)
现在是北京时间的八点四十分,按说在平常在这里大家可能刊印到,我背后的灵桥,整个路段应该是早高峰的尾声时段。今天大家知道是12月21号,也就是宁波市实行错时上下班的第一天。很多人说,今天早晨有一些情况让大家感觉到确实有明显的变化。比如今天特别的从第一医院坐公交车到报社这里,明显感觉到通畅了很多,不像往常等车和坐车的人都非常拥挤,大概是8点20分左右。
今天和我们一起错时上下班的还就重庆市,据说重庆的情况不是很明显。好像变化不是很大,大概要等两三个灯次之后开。
.
主持人:好的,刚才我们看到这两段视频录像,对我们早高峰这样一个情况,错时之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里问一下施科长,在之前我们推出这个错时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也举行了听证会,那么大家对推行这个错时上下班这样一个举措来讲,当时您感觉是怎么样?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比较赞同?
施斌峰:从我们目前这个交通拥堵来说,虽然有好多措施我们想上,但是就这个错时上下班是比较容易采取的措施。从我们讨论来说,从我们听到的声音来说,应该是大家都还比较支持。因为我们的交通拥堵很明显是时段性的,是区域性的拥堵,这个措施应该比较有效。
主持人:从您个人来讲的话,就是说当时要推出这个错时上下班这样一个举措,您有没有自己曾经想过,就是说它可能会得到什么样一个结果?
施斌峰:我们最初设想是想,错时上下班这个概念也不现在的,原来就有的,2001年我们已经开始在做。我们首先想是这次再深化一下,不单是政府机关,还包括学生,包括商业系统,包括企事业单位,现在我们第一步先推出的是把政府机关上班时间往后调,早高峰、晚高峰都会把这个流量在时间上分布更加均衡一点。现在先做这第一步。
主持人:小明我知道你在整个的错时上下班这样一个举措,推出之前和之后都是一直在进行采访,今天早上你也在进行采访。刚才你也看到了我们的记者在今天早上八点和八点半的时候都分别进行了采访。那么他们看到的情况和你所了解到的情况有什么差别没有?
崔小明:我觉得差不多,因为作为联系公安交警这条线的记者,我今天早上也是有准备地进行了采访。今天早上我为了掌握更多的信息量,我自己没有开车,而是打了一辆出租车。那么上车之后我就问出租车司机,问他今天的情况怎么样。他就是说,感觉好一些了,比较明显。那么他的业务量稍微多做了几笔,也就是说流动性加快了,对他来讲。
后来在去采访的路上,我特意让他选择了我经常走的而且比较堵的点,就是江东北路由北往南走,到江厦桥东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话,以前我自己开车的话一般要等两个灯次以上,排队比较长。今天走到那边大概是8点30分,我们前面是一个红灯,已经是红灯了,但是我们这出租车开到第一个位置,就是前面已经没有车子在排队了。这跟以前的情况相比,是很少见到的。我每天都要从那里过,大概偶尔会碰到一两次。
所以就是,我觉得今天这个情况,但愿它不是一个偶然,是一个常态。
主持人:但愿不是你自己开车的技术和出租车司机的技术问题存在。其实我今天早上也特别的,刚才大家在前面的视频中也看到,我也是从第一医院到报社这个时段。在平常的时候可能施科长和小明也都知道,这一块,从第一医院到灵桥这个时段,应该是非常拥挤的。那么我大概出行的时候是8点10分到15分左右这时间段,从这里坐车的时候我就感觉非常明显就是说,平常我要是坐,比如说820,因为从第一医院到报社这边车还是相对比较多的,我选择坐820。因为以前的时候820是非常难做,等很久都不一定坐得到。今天早上,或许我也是希望不是像小明刚才说的,不是一个偶然,我今天很容易坐到820公交车。
而且以前在第一医院等车的人真的是非常多,今天早晨我就感觉到冷清了很多,我自己也在想会不会是一个巧合,今天特别冷,所以说大家选择了不坐公交车,打车了。还有就是我上了公交车之后,发现820这个公交车上竟然有空位子。
以前的时候绝对是挤得很挤很挤的,甚至有时候会站在门口的地方。那么我从第一医院上车之后到我们报社大概要经过三个红绿灯,一个是艺术剧院这里,然后到城隍庙,然后到灵桥前面这边就是在凯洲这里,大概要经过三个红绿灯。
那么我今天早晨只吃到了一个红灯,大概也就一分钟就通过了,然后就是很快到这里了。那么真的我也希望这不是一个巧合,就是因为错时之后所带来这样一个交通便利。
很多人都希望,如果说错时上下班高峰真的能够这样顺畅的话,可能我们也希望政府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能够再延伸或者加大这个错时上下班高峰的其他单位。
施科长,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在接下来,有没有考虑到,如果这个错时上下班真的能够起到一个比较好的缓解交通状况的结果的话,会不会还有其他单位也将推出这样一个错时上下班?
施斌峰:我刚才也讲过,我们的高峰就是时段性的东西,不是说从早上到晚上都拥堵的。时段性的东西,我们把流量拉均匀一点肯定会好的。所以我们也建议,我们跟有关部门也建议,就是说不是单单政府部门,还有其他部门,特别是学校,可能要加入到这个措施里面。现在我们发现还是有些,主要是中学,放学比较晚,晚高峰,还有跟各个单位,事业、企业单位的下班时间可能叠在一起,这样加剧了高峰拥堵。
主持人: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施斌峰:对。
主持人:小明,你有没有感觉到,就是说咱们这个错时上下班,它能不能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还是需要其他什么解决办法来把这个出行难进一步解决?
崔小明:我觉得错时上下班这个制度的推行,一个是比较好的办法,比较利于实行的办法。第二个我觉得它会是一个见效比较快的办法。因为很明显,一部分人上班的时间推迟了,那么我们的早晚高峰时间段也将会延长。时间延长了,那么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肯定要降低。那么对于缓解我们,特别是早晚高峰的拥堵情况,应该是会有帮助的。最关键的就是怎么样,刚才施科长讲了,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或者是让一些企业单位能够积极地参与。还有呼吁一些,比如说有弹性工作制的企业,能够参与到我们这样一个错时上下班的高峰来。对我们缓解当前的交通拥堵情况肯定会有一些帮助的。
主持人:在这里我们很多网友对错时上下班高峰也都做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比如说一位徐先生说,家住在青林湾,每天开车到单位的话,最少要四五十分钟。他说,他女儿在上学的时候,现在已经上六年级了,自己到广济中心校上学,那么坐公交车比较顺畅,相对比较顺畅的话要30分钟。他说起码在错时上下班这样一个举措推出之后,能够对我和孩子上学上班减轻一定的压力。有的时候,他说我开电瓶车曾经尝试了一下,也不过就是30来分钟。而女儿坐公交车也要30多分钟,而且是在相对比较畅通的情况下。
还有些人说,在我们宁波老三区来讲,私家车的增长率是相当之高,具体多少本人不知道,据说是非常之高。那么我们能够采取限号这样一个措施,不让私家车增长得太快,再有就是说很早以前我们宁波就说要推出公交车专用线路,但是据我所知,似乎并没有真正的几条公交线路。所以这些也都是治理出行难的一些方法,亟待配套解决的。
不知道两位对网友这些说法怎么看?施科长?
施斌峰:这些说法也是很好,刚才提到几个,一个是上学的时间,就是说对于这些普通的市民的出行有三个事情要关注,一个是出行的方式,第二个是出行的时间,第三个是出行的线路。一个也通过我们媒体把信息传达给交通参与者,让他们知道哪些时段、哪些路段拥堵比较多。当然我个人建议你出行的方式尽量选择公交,这是一个绿色的出行方式。
第二个,你出行的时间,像我们做的错时也是一样,就是避高峰的,你出行的时间或者早10分钟,可能到达的时间会早20分钟,可能有这种情况。那么出行的线路,现在市区比较拥堵的药行街这条线、解放路这条线,你如果能够避开就尽量避开。
第二个他讲到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作为我们是非常支持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公交专用道我们公安部有个关于公交专用道的标准,对公交专用道应该达到多少流量、多少客流都有一个规定。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有一条规定就是说一条路应该单向有三个车道的,作为公交专用道。像我们单向三个车道的路在市区是不多的,也就是单向三车道双向是六车道,这样的道路是不多的。
像去年我们建委规划,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城管的配合下,把中兴路改造了公交专用道,花了很大的资金。中兴路原来中间四个车道,在辅道里面我们各增加了一个车道作为公交专用道。像去年建成的,就是今年,都是在今年才建成的,一个是大庆南路的公交专用道,一个是中兴路的公交专用道。这个建设的成本是很大的,所以不能说这两年没建,都陆续在建。
主持人:可能我们感觉不很明显。小明对刚才几位网友说的看法你怎么看?
崔小明:我觉得整个城市的交通的缓解,或者是说我们当前面临的这个出行难的这样一个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路网结构,因为长期的传统的历史因素,造成的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城市框架不大。
然后我们的经济、行政和商贸中心全部集中在三江口这一带,然后造成大量的高峰期的车子全部往三江口这一带走。
同时我们因为三江,三条江,把城市分成三个区块,然后我们城市一拥堵,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路和桥的接口这样一个地方。这些地方对我们的交通拥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以从根本上解决的话,还是要路网结构的再造和全市交通体系的这样一个规划、调整,涉及的面可能会比较广。
主持人:我还想问一下,就是说,我不知道你在采访过程中,跟一些市民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人反映过,就是说造成出行难的,目前造成出行难的一个原因,跟整个城市交通建设有一定关系?比如说对轻轨的建设,有人说可能在某些方面的处理不当增加了出行难的原因之一?
崔小明:我觉得就是,作为一个城市建设,我们现在不管是机场路的改造、高架桥的建设还是轻轨的建设,都是为了长远的缓解或者改变我们出行难的这样一个举措。这是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必经的这样一个过程。目前处于阵痛期,但是从我了解的情况来讲,我们目前的道路拥堵的原因,我采访的权威专家的解释是,50%是由于我们的,比如说我们不文明出行,这些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我了解到的一个数据,我们交警部门提供的一个数据,我们的高峰期,每分钟的车流量是60辆车。
主持人:是指老三区?
崔小明:每分钟是60辆,一个小时大概是3000辆,就是中山路高峰期的,车流量是这样的一个速度。如果说,因为我们现在是在搞各项建设,路的组织体系是比较脆弱。如果一个地方发生拥堵,那么你停留五到十分钟的样子,你将会有几百辆车,如果你发生一个事故,不及时处理,现场将会有几百辆车堵在那个地方。那么今天早上,我在采访的时候,在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采访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讲,今天海曙有两个事故,一个孝闻街一个事故,造成了整个海曙区的道路出现不是很顺畅,就是因为两起事故。而且两起事故,我们民警当场到现场去清理,一辆奔驰车和一辆电瓶车发生事故。路口之间的民警说,请你马上撤离到边上去,我们现场也可以处理的,事故原因也很明显。他不愿意撤离,一定要等我们事故民警122过来。我们122过来,高峰期过来今天花了七、八分钟,将近十分钟的样子。这十分钟的话,这辆车就堵在那个地方,前后左右的车就无法通过。
因为这种事故,这种轻微碰撞或者轻微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是我们目前拥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交警,包括媒体也呼吁广大的市民,碰到一般的简易的交通事故的时候,可以采取快速的处理办法,第一时间撤离路面,然后进行协商处理,叫民警过来处理都可以,都不会影响后面事故责任的认定,但是要第一时间把路让出来,保证通行。
主持人:其实在我们说到出行难的时候,刚才我们施科长还有小明说到这些情况,我想可能以前的时候也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或者说网友也经常在关注的。那在今天做节目之前,我们中国宁波网特别在天一论坛推出了专题的,有关缓解市区出行难的一个专帖。在这里很多网友都说到这样一些问题,有关出行难还要靠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有位网友说,我们在这里解决出行难,我认为也有很多很多的原因需要我们作为市民进行考虑的。我觉得,有一个叫偶尔的网友说,我觉得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实行错时上下班,效果不错,省时。现在我们宁波市马上就要实行了。
他是12月17号留言的,还有他说到,建议机动车新手尽量避免高峰时间上路。这个比较难,人家也是这个时段上路,新买的车也得上班。
另外他还说到,各交通参与者,比如说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前段时间我们说到,就是有关斑马线的一个问题,到现在我觉得,虽然说这个建议非常好,措施也不错,但是好像在实行以来,各走各的,行人不管开车的,开车也不管行人的,觉得好像并没有什么,给我们带来方便之处的一些东西。
还有他说,我们交警也应该加强路面管理。比如说对于故意违规的,要见一个处理一个。说实在的,有的时候发现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漏网之鱼,有的时候是你们没看到呢还是这个问题不好处理?
还有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他说依我看,暂且停止轿车上牌三年。等到地铁造好以后,高架桥通车了,宁波房地产问题解决了之后再开放。这个好象有点太绝对了。
还有一位网友留言说,海曙、江东只要是上下班,有不堵的路吗?每个人都坐公交车不现实,挤都要挤爆了。关键还是要造高价之类的分流、疏通,跟大禹治水一样的道理,慢慢来吧。
还有一位网友说到,等到轻轨和地铁,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不赞同楼上的说法。
有一位网友叫天生我材,他说一,造路,二,再造路,三是继续造路。
再有一个网友,他说把规划局的一些网友干脆都撤掉吧,他说有些问题规划得好像不是很合理。
这里面其实很多网友都是留了不同的一些看法,那么当然了,有些可能会存在一些偏激,但是我想每个人对于出行难或者交通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肯定是有一些原因存在的。那么在今天早晨,我们还是回到错时上下班的问题当中来,我想问一下我们施科长,从今天早晨您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整个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施斌峰:先说一个背景,我们这个上班的高峰,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最堵的是星期五下午的下班高峰。然后早高峰的话是星期一的早高峰最堵。然后今天有这么多的出行者感觉比平时还要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因为平时的话,星期一是比星期二、星期三更堵一点。
主持人:没错。
施斌峰:星期一出行都比较集中一点。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这个措施应该说是我们所有措施里面,比造路造桥来得快,也不花什么钱的,马上就能做的事情,能达到这么一个结果也比较理想了。
刚才你前面提到,我这里说两句。就是说交通拥堵,说到根本上就是供求关系有矛盾存在。造路解决供应的最关键是造路,解决需求最关键是限号,也都提到了。有些东西不是说一句就可以马上做成的事,有些措施、思路方向我们也是赞成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施科长说到,上下班高峰期是星期一的早晨是上班的高峰,就是比较拥堵的。还有星期五的晚上下班的时候比较拥堵。那么我不知道小明,在早晚高峰的时候你有没有去做过一些具体的采访?你所了解到的情况,从今天错时上下班,它会不会是今天最好的,或者说今后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开端?或者我们最主要还要看今天晚上晚高峰才能让我们有一个初步的对错时上下班有一个认识?
崔小明: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讲,从早高峰来讲,今天他们讲到几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叫做潮汐流,交警部门有一个专业用语叫“潮汐流”。潮汐流的话,比如说有一个早高峰,我们一般是江东往海曙流,晚高峰是海曙往江东流。从今天早上掌握的情况来看,从视频监控系统,我们路面交警提供的信息来看,今天的早高峰的潮汐,江东往海曙,明显比平时要好一些。比如以我们琴桥为例,如果是以前我们星期一排队,琴桥上排队,一般要排到桥的路中间这样一个位置,甚至要排到演武街那边去,也就是过了桥那边去了。但是今天的话,这个路中间是没排到的,只排到前面,排队的车比平时减少了很多。当然这个时间段是在最繁忙的八点钟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所以就是,那么当然还有下午的话更是一个考验,下午晚高峰更是一个考验,更能够验证我们错时上下班的效果。
实际上,要掌握更多的信息,过两三天综合起来可能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综合三天的流量的情况,三天的拥堵情况,可以综合判断出晚高峰,错时上下班对我们早晚高峰的这样一个帮助到底有多大。
主持人:其实正像两位说的一样,早高峰不可能通过今天第一天开始这样一个状况就能够判定它这个决错究竟是好还是坏。或者是说,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便利。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个制度也好,这个方案推出以后,很多人还是表示赞同的。当然有些人说,究竟能取得多少的成效还是要看有些单位是不是真正执行这个方法。
比如有些说,实行早上九点开始上班了,但是有些领导说,他们上他们的,我们不改,我们还照样八点半上班。我知道这样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如果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果确确实实我们的错时上下班真的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像刚才施科长说到的,我觉得这是最不费力、最省事而且最经济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出行难。
在这里我看到我们网上的网友基本上是形成了两派,不是说赞同和不赞同错时上下班,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这样两派。骑车走路的人说,要限制上牌,限制每个路段机动车的流量。这样才能对于我们整个城市的建设当中出行难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一方就是说,现在从环城西路和联丰路交叉这个地方的堵车很严重,之前轻纺城也堵得很严重,但是最近也好了很多。我们建议在这里可以对那些骑车违章的、乱骑车的、骑车比较乱的一些人进行治理。
比如像电动自行车早就该取缔了,摩的都取缔了,电动自行车我觉得也应该取缔了,它比摩托车更加危险。还有那些骑自行车的大爷、大妈们,在骑车的时候根本不看路的。我觉得应该上了55岁以后他们就不要骑自行车了。
还有一些过马路的行人,虽然有斑马线,但是奉劝你们在过马路的时候不要左右都不看,低着头就过去了。往往在这个时候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我看了一下,往往大家在说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在开车的人就指出了没有开车、行人、骑自行车的一些违规行为,或者说一些走路的、骑车的人觉得开车的怎么怎么不好。不知道两位怎么看?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在出行难过程当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个人的素质问题。
有的时候不敢你开车怎么样,有时候抢道,来不及了,着急,可能都有这个原因存在。
施斌峰: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交通的目的就是解决一个人的流动。人的流动有很多方式,有公交,有自行车,有小汽车。按照经济的方式,也就是这个人占用路面的面积跟时间来说,公交车是最经济的,自行车比私家车还好一点。如果开私家车的人都骑自行车的话,交通问题是会好很多。所以你说,这也不能互相指责,作为一个人对路面占用来说,应该说还是自行车少一点。
再说我认为电动自行车,相对于不太富裕的阶层用的一种交通工具,我们还是不应该给他限制。
主持人:小明你怎么看?你每天是开车上班的,你觉得在上班的过程当中,开车的一些人或者走路、骑车的一些人,最主要的毛病会出在哪里?
崔小明:实际上就是出行的问题,实际上是衣食住行,行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个作为产品来讲是必需品。道路资源也是公共资源,不管是有车一族还是无车一族,道路资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平等的。
实际上就是说,相互指责,或者开车的人说要取消电瓶车,骑电瓶车的人说要限制汽车,这些东西都是不需要的。我们整个的道路交通秩序的维护是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限制谁,都不是一个公平的做法。
我们实际上要倡导的就是,讲也讲过很多次的,实际上是选择共同交通出行的方式。这个前提,选择公共交通,让我们老百姓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前提就是要做到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
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比如说建设公交专用道也好,那么轻轨也好,都是在往这方面在努力。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只有把我们的公共交通建设好,方便、便捷,包括绿色、环保这些,只有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方便,别人才会自动取选择这种他认为非常合适的方式。
如果你开车从家里到单位要一个小时,你如果坐公交车只要半个小时,那么很显然,每个人都会选择坐公交车。而且点到点,还有比如说我不用挤、不用排座位,当然我愿意坐公交车。
所以就是说,我觉得这种还是发展公共交通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大势所趋。
主持人:所以说像我们很多的一些市民期待着轻轨能够早日建成一样,我在今天早晨出门之前特别看了一下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今天早晨在采访今天早晨北京的路段,还有昨天晚上北京的路段。主要是从中央电视台前面的这条路采访的时候就是,整个的车你看着比蜗牛还要慢。当然了,北京跟我们不能比,比我们这个要严重得多。那么从这里,他们也谈到的就是说,个人素质的一个问题,其中有几个镜头拍的就是抢道,抢道现象。而且反而在这个抢道过程当中造成事故,这样就更加剧了堵车的现象。
在节目之前我们施科长也说到,整个宁波,从老三区机动车拥有量大概是19万辆这样?
施斌峰:老三区现在汽车是18.1万辆。
主持人:整个大市区可能60多万?
施斌峰:68.7万,69万辆左右。
主持人:这个是指四轮的汽车?
施斌峰:对,这只是汽车。
主持人:如果加上摩托可能,但是在我们老三区可能没有两轮的情况。主要是这个数字。相对这个数字来讲,当然我们城市也小。但是这些车来讲,您有没有分析过,这个数字对于我们宁波这样一个城市来讲,它是饱和状态还是超饱和状态的,还是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
施斌峰:应该说还不到饱和的,所以我们现在表现出来还是时段性和区域性的拥堵,不是全天所有的道路都拥堵,那不是,没到那种程度。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说多几个问题,谈的时候把几个单位也都说到了。那么说的可能有些尖锐,这位叫甬京铁路的网友说,问题的关键不是路多不多,路多,汽车停在上面不动,又有什么用?需要让不动的汽车动起来才是非常关键的。
第一,我觉得减少岔路,都可以转弯到主干道的方便原则,个别的人方便了,主干道大家不方便了,以取消三步一红绿灯的奇怪现象,尤其是主干道,不能或者少设红绿灯,这样车开起来可能才真正的叫动了起来。
还有他说,闹市区多几处汽车立交桥或者地下拐弯,就是立体的通道。还有他说单位面积路的密度要达到一定的程度,立体交通才能有根本出路。在这里我有一个不解的问题,说很奇怪,我们宁波市的,又说到规划局。宁波市的规划部门有很多的高材生,但是怎么觉得我们宁波的规划总是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提高不到一个高度上来。
还有这位网友说,我是凡人,他说在我们宁波,我觉得出行难第一大问题就是公交,这里不说像加大公交车的投放、缩短班次这种期望,因为说了几年也白说了,这里要提的就是加大公交IC卡的折扣到三折及更合理的折扣,让一部分人选择放下小车,选择公交车出行。
还有就是加大打折力度,肯定会吸引一部分人回到公交车上来。还有就是合理布线,线路合适,我肯定会选择坐公交出行的。比如说像我住的地方,前门两条线,后门六条线,应该算挺多了,但是没有一条是直达市中心区域的。不是绕着环城线走就是通往郊区。有的时候如果能够把这种线路进行更改的话,我想有些人一出家门就可以坐到自己单位不远的公交车站的话,我相信也有一些人会加入到公交车当中来的出行办法。
他还谈到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治力度。看香港闹区非常繁华吧?可能很多人去过香港都会看到过,但是他们秩序井然,交通非常的畅通。再比如说我们这里的交通秩序,真的是没办法比。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闯红灯、乱穿马路,机动车驾驶员随便变道、加塞,还有就是逆向行驶,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执法不严是不是也是重要的一点呢?
前面这两位网友提的也都是一些存在的现象,比如刚才谈到的香港交通,我有这个非常大的感觉,香港的交通,香港的人、车,真的比我们宁波要多多了,但是可能去过香港的人都有这个感觉。
施斌峰:说到香港我插一句,我们宁波老三区下来机动车拥有量每百人是22辆多,现在我们老三区的人口是81.9万左右,常住人口82万人。机动车刚才讲,汽车是18万辆多。香港的每百人的汽车拥有量是7.7辆。
主持人:是私家车的拥有量还是整个的?
施斌峰:是汽车,所有的汽车。
主持人:那是比我们宁波要少多了。
施斌峰:我们人均的拥有量是香港将近3倍了。所以说前面有网友提出要限号,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这个牵涉到政策、法律,有很多事情,也不是说很简单,或者我们宁波有权限做这个事情的。
你说香港的机动车多,香港当然有很多我们可以学的东西,但是我现在提一个东西,不知道宁波有多少的车主愿意学。我们交通有一个做法叫做以静制动,我们把停车叫做静态,把行车叫做动态的话,香港的一个小区里面一个停车位是两千到三千,我问了一下,一辆车在一个小区里面租一个停车位是两千四,那他出来跑到他单位上班,他单位又租了一个车位,这个车位是三千六。那我们如果把这个政策学来的话,宁波交通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买车的人没了,用车的人没了,交通问题也没了。要学香港,学这个还没法学。
那我们现在说,有些小区出来一个车位,一个路面划一个车位一百二,小区下面地下停车比如说多少钱,三百六还是多少,现在还不愿意去租。等我们去算一下,他一个车位的建设的钱,拿去存在银行,他的利息都比不上他的租金,你说要解决停车难,你让谁去投资建这个停车位?没办法建。
那现在是,等于用车的成本很低,所以车增长的速度很快。刚才有个网友,我们宁波市这几年来,2001年来,私家车增长率是39.8%,这个数据非常惊人的。
主持人:是,现在买一辆私家车对很多人来讲不是难的事情。
施斌峰:就是买车的成本,以后用车成本很少的,相对很少了。
主持人:施科长说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感觉这个情况,不仅仅是在限号的办法解决,还有就是说,如果能向香港学习这个办法,你家里的车位,单位里的停车位。
施斌峰:原来有一些城市做过,你去上牌,上牌之前你去买一个车位,或者你去租一个车位,然后拿这个合同,或者有这个证件,拿来再做一个,这是作为前置条件。当然我也不限制你,你可以去买车,但是你要有个停车位,你有一辆车,自己有一个私有车位是你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这个政策当然,在中国好多事情是知易行难的,要做下去牵涉到,如果真的做下去我们的执法成本也非常高。你要违章,所有的违章要取缔掉、处罚掉,这个是,当然我们也是希望这么做,但是就牵涉到执法成本。
现在我们像海曙区这么一个区,平均每天的事故,交通事故是227起,民警要到现场的。最高的一天是570起,我们海曙区交警大队他们八个事故接警车来接,16个民警在接,接到晚上11点半才接完。你说,如果这个民警旁边看到有个违章,他根本不可能去管违章,事故都来不及,事故好多肇事者或者事故双方都在打电话催,我们事故等了半小时、等了一小时,怎么还没来?警力都跟不上的。
主持人:我们原来说到出行难的时候也说到这样一个问题,大概也说了三四年了。现在很多网友说,一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带有一种气愤或者其他的情感在里面,为什么我们经常在提到一些关键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说警力不够。那么警力不够我们可以增加人员,你的处罚力度到了,处罚的钱数也上来了,这些钱完全可以让我们增加警力的配备。那么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解决?或者说还存在其他更难解决的问题呢?
施斌峰:警力这个编制因为我们公务员的编制是由省里面核定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可能也不是咱们今天能够说得到的。在这里还有就是说,说到出行难,我不知道小明怎么样看刚才我们施科长说的,我特别对这种方法,我觉得很好。如果说能够在咱们国家或者咱们宁波市进行先行的话,我觉得这个肯定,作为我来讲肯定不会去买车了,买车可能不会很贵。现在三四万、五六万都可以买一辆车,就交个油费、养路费,一年万八千块钱就够了。
施斌峰:现在养路费也取消了。
主持人:那么这样一来,我好想,就是说在小区里面就一百多块钱、两百多块钱,到单位又不用停车费,那这样的话我的成本不大。如果说能够把购买车以后的成本加大的话,那么还有多少人在考虑买车?
崔小明:实际上这就是,增加用车成本,通过增加使用成本来减轻这个需求,这样一种办法来解决我们交通拥堵的问题。当然这是一种途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目前这种政策的实施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个人觉得。
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从国家的整体战略来讲,我们国家一个是当前扩大内需的要求,从长远来讲我们现在还在鼓励汽车消费。从各方面的政策来讲,还没有说要收紧这个办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也没有说实行单双号出行,或者是采取多么严厉的,上海现在在限制上牌,就是拍卖,牌照拍卖。这跟我们国家的战略有关系的,我们现在是鼓励汽车消费。因为汽车是一个国家工业的脊梁、支柱。那么我们国家要走工业化的道路,走汽车这个产业是一个必经之路。我们还没有到工业化比较发达的程度。所以从限制消费,从国家战略来讲,可能限制大规模的或者严厉限制汽车消费的话,这样的政策比较难以出提。
但是施科长讲的一些,适当地增加成本,比如说你在小区里面买一个车位,这种办法,然后买了这个车位之后,你再去买车,前置条件是有一个车位,然后再去买车,这种办法实际上是可行的。因为根据我们国家,我们宁波市的规定来讲,所有新建的小区,一般都一比一地配有车位的。那么你不买的话,这个位置就空在那里。你不买的话,意味着你的车要停到道路上,要占用别人的交通资源。所以这种办法的话,可能可以实施,你不买,起码可以租或者用起来这样。适当地增加用车成本的话,这是有些帮助的。
主持人:可能有车一族平常交不了多少停车费的一些私家车主可能对我们这个“损招”好像比较愤怒。
施斌峰:这个肯定是,现在作为一个车主,他买了车,我觉得他占用了公共资源,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
主持人:我想最起码有一部分人,跟我一样心理状态的人,一听说要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话,车肯定是不买,花不起。后来这些钱,不是说你前面买完车就拉倒了,后面要付出的钱可能要越来越多。所以说我觉得这是我们在限号这样一种方法之外还有这样一个方法,如果说限号,再加上这个的话,今后的私家车也好,汽车的增长量肯定会有很大的缓解。
施斌峰:我们希望这个速度尽量放缓一点。不是说限制,这个增长速度我觉得还是太快。
主持人:不管是从出行难还是整个的大体的环境污染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还有就是说,如果能够在限号或者刚才我们施科长,当然不是施科长一个人,还有我们俩说的这个“损招”的前提之下,再加上整个大交通建设,都能够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情况之后,我相信我们宁波那时候的出行不会再像这样了。
首先从今天早晨错时上下班的第一天就已经有这样的感觉了。希望经过两三天之后大家得到的结果或者说,能够听到的消息会更好。
离我们今天节目时间还有一点点,在这里我想问一下两位另外一个问题,今天早晨我在新闻中看到,重庆市今天跟我们一起实行错时上下班,但是他们有一点不同的就是说,上下班的时间比我们要长,错时要长。比如说他们原来是八点半,他们有的是实行八点钟上班。另外的时间就是九点钟上班,它是机关和行政,以及事业单位是保持八点半。还有的单位是错时到八点钟上班,一些特殊的单位。还有一些是对于一些商业型的服务单位,我故意可能是商场一类的,到十点以后上班。他这时段就是相对比我看到的,咱们宁波的时段要细一些,还有下班时段,除了事业单位和机关行政部门,另外的是从四点钟一直到六点钟,有一个跨度好像是。我不知道这个网上网友拿到的消息是不是准确的,网友说看到这些,有些网友说,如果能把错时的时间再拉长一点,可能对于宁波这样一个城市来讲,城市不大,但是只错时半个小时的话,会不会在根本上解决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不知道两位怎么看?
施斌峰:这个应该不是说立竿见影的,也要再看几天才行。但是我们错时已经错过两次,我们2000年是从八点钟改到八点半,现在是从八点半改到九点钟。那等于说现在我们上班是有八点钟、八点半、九点钟这么三块的。也就是说,像重庆可能,我不知道他原来有没有做过。
我们还有一个不同的,我们是非机动化出行的比例比较高,也就是说步行加上非机动车出行我们有62%,那跟重庆可能不太一样。重庆可能不行可能有个20%左右,但是他的非机动车出行基本上是没有的,因为他是一个山城,没办法骑。
我们的早晚高峰,非机动车高峰是比较明显,但是我们机动车高峰的话,早晚高峰并没有像非机动车那样,高峰跟低谷差那么多。因为我们好多人比如上班,到了单位以后,然后开着车子出来办事。也就是说机动车的话,这个流量比较平,非机动车的高峰比较明显。所以说有可能重庆做了以后,跟我们结果不太一样。他因为还是机动化出行的话,本来高峰不像我们那么陡,我们是自行车高峰比较陡的。
主持人:因为城市本身的基础都不一样。
崔小明:他框架比我们大。
施斌峰:出行方式也不一样。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重庆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这个地方我觉得是没法骑自行车的,骑自行车得累死了,坡那么多。
施斌峰:山城嘛。
主持人: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情况,但是我也感觉,不知道小明,我们两个人是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你有没有感觉到,如果把这半个小时再拉长的一个小时的话,这个有可能吗?
崔小明:我觉得从我们宁波的城市框架来讲,实际上是不需要的。因为我们,比如说重庆,具体我没有比较过,可能比我们框架要大一点。也就是东西南北的框架大一点。实际上,我们宁波的话主要是以三江口为中心,前后大概就是那么十公里的样子,一般中心城区。
比如说以我住的地方,我住的地方到市中心应该算是比较远的,我住在高新区,到三江口来上班。我一般开车的话,这个距离算远的了,不到十公里的样子。一般开车过来也就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这个可能在市区上班,算时间比较长的了。就约等于从南高教园区或者青林湾那边到中心城区,应该说是最远的几个小区了,20分钟到半个小时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再拉长的话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一般八点半、九点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主持人:这样拉长的话可能八点钟的人是七点半左右就从家里出来了。如果说九点钟的话,我们要出行在八点半就行了,基本上是差不多了。
所以在我们今天做节目之前,网上有一个帖子,最开始说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就是说在我们错时上下班高峰之后,这个举措出台以后大家有没有设想过这样一个场景,就是有一天你的生活场景是这样,早上八点钟你才懒洋洋地从被窝当中钻出来,伸一伸懒腰,不慌不忙地吃个早点,然后去上班。错时之后,我觉得带给我的,就是这位网友说的,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特别的阳光的早晨。
那么不用再跟那些人去挤公交车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会填饱肚子,慢慢悠悠地去上班。
可以说这是很多人都期待的一个生活场景,早上不再像打架一样,曾经我听一个朋友讲,他说他早晨起来的时候,每天早晨是一边拿着毛巾在洗脸,一边嘴里在刷牙。他说,因为我必须得提前将近一个小时起床,我去挤公交车。因为女孩子,早上我力气不够大,有时候公交车挤不上。
那么通过这样一个错时上下班,我真的很希望我们更多的能够看到这样一个非常幸福、很阳光的早晨能够在我们身边出现。
还有,不知道两位有没有看过这个电影,是美国拍的一部大片,是什么电影忘记了,那是一个科幻片,就是交通不再是全面地下了,他的车可以在地上飞的穿越的,是在三零几几年的事情。但是我想,我记得曾经在做一次出行难的对话的时候,也曾经跟我们的嘉宾谈到这个问题,说是不是有可能有一天我们也真正的通过研究,如果说有像类似于飞艇一样的汽车,既可以在路面行驶,比如说我们到郊外,到郊区的时候车不多了,我们就可以下来在地面走。如果在市区当中比较繁华的路段我们就可以在空中走。我们幻想我们出行不在难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我曾经看过一个孩子画的画,他画的就是说,未来他出行的方式,他出行的方式当然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到的,就是他自己开着直升飞机就去上学了。
其实这当中可能也可以反映出从孩子感受到了我们城市中的交通压力。否则的话一个孩子不会想到我要坐飞机去上学。所以我们真的很期待,通过解决出行难,这样的,咱们宁波市实行了错时上下班只是解决出行难的一个开始,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部门或者有关单位,包括我们每个市民能够真正地有所作为,为我们的出行难。
好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施科长,感谢小明。我们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