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们要谈的是跟很多普通老百姓直接相关的最现实的问题,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人大代表袁海鸿,他也是余姚市人民医院的院长,另外一位是人大代表林萍,可能很多的网民认识林大姐,说到林萍我们都知道。社保出台了,很多新政在我们看来是实惠的,我在节目之前也看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我想问一下袁院长,对这个政策了解到的,我们新政具体上有哪些调整,能不能给我们做个介绍?

  袁海鸿:医保政策调整事关民生,我们社会大众都非常关注,每次调整也是出过大量的调研,包括意见的梳理。第一个是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调整,原来是11%,现在降到了9%,对企业也是一种减幅,个人医保账户的管理也做出了一些规定,把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和本地居民的政策尽量保持对接。

  第二个应该说是载一抱的就医政策方面做了一些新的调整,我觉得很多都是符合我们当前老百姓就医需求和我们医疗机构条提供服务中遇到的政策问题,政策的障碍也是部分得到了解决。

  第三个是民众非常关注的待遇调整,待遇的调整总得来说是更加合理、科学,整体上能够降低一些大病患者的一些医疗负担,主要是这三方面。

  主持人:确实在我们看到社保新政出台之后,有很多很细节的,不像原来我们看一些政策,有些东西看不懂,只知道一个大概,有一个新的政策出来了,这次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社保新政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这里我们很多人说政策调整主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样的?很多人讨论的角度不同,林萍大姐从您的角度说说,这次政策的调整主要出于哪些原因?

  林萍:主要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社保政策更加公平可持续,在当前背景下,保险制度要更加公平,在社会保险的条款下使公民的权利得以公平,要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说要建立合理的个人负担机制,这个背景下做的一个调整。

  主持人:之前的时间跟袁院长说的,之前大家都知道得了一些恶性肿瘤疾病的时候,很多的费用都需要自己来承担,这次改革之后,对这方面有很多的变化,您能不能介绍一下。

  袁海鸿:新政对整个恶性肿瘤的治疗很关注,恶性肿瘤发病率非常高,现在在肿瘤方面新的技术也在发展当中,首先第一方面对医保的一些特殊病种纳入特病管理,在门诊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这是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价值,这次新政调整既是促进传统医学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让肿瘤患者减轻了负担。

  第二点就是取消了三级医院的起负线,这次肿瘤患者治疗就取消了,也纳入了医保统筹报销。

  主持人:我们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比如说一千块钱以内是需要自己付的,超过一千块钱以外才可以纳入某个项目中报销百分之多少,现在起伏线就取消了。

  袁海鸿:我算了一下数据,老百姓的费用可以减少960块,这是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是现在肿瘤的门诊治疗线界定更加人性化,原来是手术或者专科治疗以后,30天以内的门诊费用是纳入特病范围,但是只要是针对肿瘤的治疗,都纳入了这个范围。比如像介入治疗、细胞免疫治疗,这些都是探索性的,都已经纳入了报销范围。包括在门诊可能继续做一些手术处置,这些也纳入特病范围,包括我们的医保基金都是有利的,我们的门诊能做一些治疗成本就低,占用的医疗资源也少。

  第二,病人不需要住院也承担相对少的费用。

  主持人:刚才说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对很多的一些疾病,刚才说了一些术语类的我不太了解,说到起伏线我是能够理解的,它是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调整。如果说我们平常非常关注这块的话,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新政出台之后具体的变化,以便我们在疾病发生的时候,该怎么样面对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实惠,还有一个问题问一下林大姐。新政出台了,在恶性肿瘤或者重大疾病上,这方面我们有直接受益的地方,从保险这块来讲,新政出台之后,有哪些险种直接起到了变化?有什么变化?

  林萍:我刚刚听袁院长讲过,我昨天也了解了一下,原来好像是个人看病到了年底有政策性的补偿、减免,现在是变成你每一次看病,每一次当前的账户有一部分免去了,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还有一块就像袁院长说的,肿瘤是非常的常见,像这种治疗的费用很高,现在肿瘤治疗这块就是1200块钱以内的,也可以由政府医保为老百姓买单,这个实惠也挺多的。

  主持人:从我们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险种。

  林萍:商业保险是作为一种补充,你个人有意愿了解这个重大疾病的需要,你可以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这块跟社保不冲突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尤其是以生命作为标的的保险跟补偿险的保险又有区别,比如你买了50万的商业保险,不管治疗还是不治疗都给你赔付的。

  主持人:医保新政出台之后,从医保这块有很多的具体变化,但我想可能会在保险公司相关的一些险种方面有一些变化,目前保险公司这方面有没有逐渐出台一些险种?以前医保政策刚才袁院长说的这些,大病肿瘤有很大的改变,比如说我做了某一个险种,针对大病或者恶性肿瘤这块是保险的,新政出台这块是不是也有变化?

  林萍:商业保险这块也跟上了,重大疾病保险比较广,对癌症的保险有护理的赔款,也要介入、细胞免疫等。

  主持人:在这些险种上有增加的?

  林萍:对。

  袁海鸿:我补充一下,政府非常倡导,保险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和产品还是需要进一步努力。事实上国外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是保基本的,补充保险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是多元的,每个人的差异不同,市场的手段在解决医疗保障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林萍:现在政府推崇的护理保险、老年人的护理保险也在陆续推广,我觉得商业保险跟社保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个共同点的话,我觉得对社会有很大的利益,对老百姓也有很大的利益。

  主持人:从以上的利益点之外,还有一点在新政中也有体现,我们宁波人比如有一些重大疾病,有一些人想到上海、杭州,甚至到北京治疗疾病,这方面袁院长你可能了解得比较多。

  袁海鸿:是的,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老百姓所期望的服务水准就会很高,我觉得也是人之常情,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对于转出本地的病人,大病、疑难杂症的转院,应该人性化,也要考虑病人的负担问题。但是一些轻症病人转出的话,与国家的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使用是有非常大的冲突。我们这次医保新政的调整是慢慢朝着分级诊疗和减轻大病负担的方向在走。我们这次新政规定转到宁波市外的杭州、上海,这两个地方一个是省城,上海也是能够代表国家级的水平,能够转到这些地方,宁波市定点的是降低了10%,但是如果在定点之外还要降20%,如果你自己转出去的还要在此基础上降10%。我觉得不要让医保基金在使用方面不要出现配置的不合理,不要老是到大医院看一些小毛病,其实宁波市的医疗水平都不错,一些常见病、多发病80%都能在宁波解决。我也信心宁波的综合实力,当然群众期待很高。我觉得在宁波的医务工作者解决老百姓的常见病还是有底气的。

  主持人:刚才您说的这些情况是确确实实的,有一些需要到地区医院诊疗的话,他现在跟以前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你去上海或者杭州去看病,原来看病的时候要把这些单据拿回来报销,新政中是不是也可以直接在医保卡里报销?

  袁海鸿:浙江省实现了统筹,宁波是最早实现的,门诊的都能实时结算,能够降低很多患者的负担。还有转诊的比例在下降,事实上我们这次医保新政对大病还有另一块补偿,患大病转到杭州、上海,他个人的负担并没有增加,一些常见病负担增加也可以理解。因为国外的转诊制度还要严,国外如果没有经过转诊的话,可能医保基金不给你付。

  主持人:这方面有一些人需要到这些地方进行诊治的话,对这些政策还要了解一下,可能还有很多的细枝末节上的变化需要去深入了解。这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我在网上也看到,这次新的社保保费下调之后,林大姐能够为我们企业节省多少成本支出?

  林萍:我也是做了一次了解,对宁波企业有三个亿的医疗保险费用,具体的统计数据对单位来说并没有多大的下降,对个人来说下降的基数还是比较大的。

  林萍:另外我们在说到医保卡当中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之前我跟袁院长说过了,对你刚才说的起伏线中,对这块的一些使用范围,您是不是能够介绍一下?我看很多网友对这个关注比较大的。

  袁海鸿:这次医保新政对个人账户这块给了很多灵活的政策,我觉得可选、自选的医疗服务项目都可以用支付宝,原来的限定是非常严,个人基金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这次一些自费的药品、材料,我们原来说种植牙这些需求相对比较高,现在已经很普通了,这种费用只要有自己的个人节余,医保也愿意给你支付。包括到药店去购买自费药品,也可以个人账户支付。当然也有限定,比如工伤、美容等不会给你支付费用。

  主持人:我看到网友的一些提问,有一些嘉宾也在回复,美容这块不会给你付的,有的人说我个人账户是我的,等于从我的腰包里掏钱一样,你认为为什么不可以呢?

  袁海鸿:工伤和生育有单项的保险支付,美容这种高端的医疗,个性化很强的需求,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基金,即使是你个人账户也应该统一管理,我觉得医保基金替我们管这些钱还是有意义的。

  主持人:有人认为个人账户余额本来是属于我的,我就可以随便使用,看到不能随便使用都提到了一些异议,我们所有的历年账户余额中,我记得好像是类似捆绑一样的,比如说我的父母需要家庭医生了,可能把他的账户和我的账户进行捆绑,可以用我的这笔钱,里面有一个细小的条款在里面。

  袁海鸿:在家庭医生制度配套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统筹,医保基金还是会鼓励的。作为一个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责任制,其实是提供一个基本的医保,为居民提供管理的服务方式,医保基金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政策,比如说我们现在像中医的养生、膏方,也允许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应该是在逐步的湿度放宽,但是这个基金不可能无限制。

  主持人:也是根据老百姓的需求不断在提高,刚才提到种植压也可以有历年账户来使用的,这个是原来不可以的。

  袁海鸿:之前的账户余额中有,这次调整了以后又进一步放宽了,种植牙的患者需要种植,费用也很高,他就有这种需求,我觉得也是医保机构顺应老百姓的呼声,而且这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医保不可能把很前沿的技术列入医保范围,医保政策推动的话可能也不利于医保系统科学合理的运行。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既然说到牙齿了,昨天的时候我有一个同事牙齿不小心磕掉了一半,这样的条件可以历年账户使用吗?

  袁海鸿:当然可以。

  主持人:原来是不可以,现在可以用历年账户来支付,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另外我想问一下林大姐,我们的新政过程中,对于各个险种的变化大家也是非常关注的,除了基本医疗保险之外,我们可能需要保险公司的一些辅助性险种来支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说到,最近的政策出台以后,有些人认为对企业是减负了,是不是职工的个人待遇降低了?有些人说社保、医保这方面进行了调整,有很大的政策优惠措施,工资就有可能下降,这方面你是不是了解?

  林萍:这方面对个人绝对不会有利益受损的,因为制度肯定是越来越优化。因为医保牵涉到的不是个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制度的完善,对个人来说肯定是所得的利益比原先好,而且不会因为政策的调整使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商业保险这块也是,设计出来的险种更加人性化、多元化,个体的要求去选择不同的产品,对医疗保障意外保障更加有保障。不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更大的变故,以前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政府肯定有对大病的补贴,这个也是非常好,对个人不会有损害。

  主持人:刚才林萍大姐提到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场大病就回到几十年前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医保还完善到农村,一生病就回到解放前的感觉肯定有。这次的社保新政的出台,有很多的一些是在宁波本地有一些政策已经进行调整,或者说我们当地的医疗政策也已经跟其他的地方相比较,跟别的地方还是有所不同,可能要更早一步来做这件事情。袁院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您的工作过程中,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袁海鸿:这个话从大的层面讲,我觉得应该说医保和我们医疗的制度改革一种联动的体现,比如说转外就医的报销比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我觉得可以很好的倡导分级诊疗。还有一个从宏观层面来讲,有利于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不鼓励解决老百姓医疗基金解决高额的医疗费用上去,我觉得医疗基金对大病这块大幅度的优惠政策,真正是民生工程。刚才两位谈到一生病回到解放前,您说的情况可能有,但是现在整个社会救助体系基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社会的公平更加体现了,也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展现。

  从微观层面来讲,医院的监管也是必要的,这方面我们也非常希望更多的互动,因为我们在医改的政策中我也参加过很多座谈会,部门领导都有共识,医保、医院、医药联动,今后的趋势,未来这种改革持续的优化,包括第三方市场力量的介入,一定会使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主持人:说到这里请两位谈一谈结合自身的特点,您认为从宁波来说社保的政策方面是不是能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林萍大姐要不您先说两句。

  林萍:未来社会越来越进步,政府关心民生问题,医保这块完全可以放开,由政府为民买单,这个也是我所希望的,可能是更多老百姓也希望的。

  袁海鸿:刚才林大姐讲得非常好,我的思想观念上可能看得更远,或者从更高的视角想这个问题,国际上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医保是占得比较大的,各国都非常重视民生医疗保障问题。今天林大姐参与这个话题是非常好,让我也有很多感触。现在政府大包大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不够完善的,或者是不够科学的、不够合理的,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让政府保障基本,然后由我们市场解决多元化的医疗保障的需求,这个我觉得会让各个层次的老百姓更加满意。然后政府解决一些非常贫困、非常艰难的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我觉得现在政府还是非常清楚的。克强总理在很多场合也谈到这个问题,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国外有很多机构自己组建保险公司。还有一点是希望医保机构独立起来,能够成为每个社会群体的管家婆,把医保基金管好,把钱用到刀口上,这个是医保改革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医保的专业人士,也需要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包括我们服务每个患者,都会参与到这项改革,长全社会当来关注保障的健全,让宁波这个城市更加幸福。

  主持人:刚才袁院长说的这些话让我非常感触,我们以后是不是请相关的保险机构在一线上都比较这些政策,我们想把他们也请到直播室,除了政府大包大揽这些之外,还有没有保险公司涉及到的险种让老百姓感觉受益,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期就到这里结束了,非常感谢两位嘉宾,我们下期节目再会!